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手工电弧焊焊接过程的特点,研究设计了在小规范条件下用“连续投影悬滴法”测试焊条熔滴的表面张力,并用卧滴法测试焊条熔渣的表面张力作为其必要的补充。同时,使用上述方法对不锈钢焊条药皮中的钾长石、大理石、萤石和合金粉等对熔滴表面张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玻璃生产过程中因高效、高速和高温而不便于对玻璃料滴进行常规称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测量料滴的体积和质量的非接触测量方法。搭建动态料滴的冷态模拟系统采集料滴图像,在B通道分量中阈值分割得到料滴与背景的二值图像。利用水平切片法计算料滴体积,分析料滴偏转角度对水平切片法计算精度的影响;根据边缘确定料滴的旋转对称轴,计算料滴偏转角度并自适应纠正偏转料滴,累加水平分割的各部分体积得到料滴体积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滴旋转轴发生偏转时,测量误差随着偏转角度增加而变大;对于不同料滴形状,利用轴线偏转切片法测量料滴体积的平均误差与标准差分别为0.96%和1.24。  相似文献   

3.
表面张力测定方法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面张力是影响各种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液体重要的物理性质。介绍了常见的几种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包括毛细管上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吊环法/吊片法、滴重法/滴体积法、振荡射流法、旋滴法和悬滴法,着重介绍了悬滴法用轴称滴形分析测定表面张力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杨红兰  薛俊义 《科技信息》2009,(36):261-261
本文介绍了生物滴滤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效果,总结了国内近年对生物滴滤塔结构的改进措施,讨论了生物滴滤塔几个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曲线拟合座滴图象求解界面张力的数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座滴子午线座标求界面张力,润湿角及液滴体积的计算方法与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讨论了座滴法测量界面张力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Sol-gel法制备羟基磷酸钙超细粉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Sol gel法以磷酸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制备了羟基磷酸钙 (HAP)超细粉末 .重点研究了体系pH值、磷酸的滴加方式和滴加速度对产物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磷酸的滴加方式和滴加速度 ,在体系pH为 1 1~1 2条件下可制得纯HAP超细粉末  相似文献   

7.
表面张力是液体体系的基本物化性质之一,是研究有关表面现象的重要参数,也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性能参数.它可以帮助了解润湿、去污、悬浮力等问题,工业设计中可用来帮助估计塔板效率等.笔者自制并改进了滴体积法实验装置,用滴体积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及  相似文献   

8.
3维体外培养法(Three dimensional culture)在研究某些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存在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3维悬滴培养技术,观察前列腺良性上皮细胞系RWPE-1和BPH-1,前列腺癌细胞系PC3、LNCaP、LNCaPable和Du145在3D悬滴培养条件下的形态学特征.运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比较了在普通2D培养与3D悬滴培养条件下E-钙黏连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雌激素受体α与β(ERα,ERβ),G蛋白偶联受体(GPR30)以及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2D培养法相比,3D悬滴培养法抑制了前列腺上皮细胞发生EMT;在RWPE-1、BPH-1和PC-3细胞系中上调了ERα的表达,在LNCaP与LNCaP-able中下调了AR的表达.提示,与2D法相比3D悬滴培养法培养的前列腺上皮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铬对改善铜与炭石墨材料润湿性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座滴试样比接触面积法研究Cu-Cr合金与柔性石墨和炭片的润湿性,Cr含量愈高,座滴与炭石墨材料的比接触面积愈大,接触角愈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滴体积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和pH对明胶浓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沉积法和滴涂法制备的聚多巴胺修饰电极对Fe(CN)_6~(3-)/Fe(CN)_6~(4-)的催化氧化还原性能,在聚多巴胺基础上构建了其与碳纳米管复合物修饰电极.比较了沉积法和滴涂法在电极表面修饰聚多巴胺的效果,深入探究了两种方法的最佳条件,对于沉积法,沉积时间3 h、多巴胺溶液浓度2 mg/m L为最优条件,对于滴涂法,多巴胺溶液修饰量3μL为最优条件.在聚多巴胺修饰基础上,用滴涂法修饰碳纳米管,所构建的复合物修饰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高稳定性,可应用于电化学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推荐一种测定过渡熔滴尺寸的方法,即62年英国电弧物理会议上石崎敬三提出的d_(50)法。这种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定量测定过渡熔滴尺寸,再现性很好,方根差为0.059,误差系数为2.1%。本文就此方法做的一些验证性试验研究,结论如下: Ⅰ、d_(50)法把统计理论应用于随机量的测定,具有较科学的理论基础,实验证明它可以对各种影响熔滴尺寸的因素进行定量评定,因而不失作为一般焊条厂测定过渡熔滴尺寸的有效手段。 Ⅱ、焊条与碳棒之间夹角越大,熔滴尺寸越大。 Ⅲ、电流强度增大,熔滴尺寸是减小的,只是由于药皮类型不同,减小的趋势不同而已。 Ⅳ、极性对过渡熔滴尺寸亦有影响,通常正极性施焊要比反极性施焊时熔滴尺寸大。但变化趋势相同。 Ⅴ、能增加电弧析出的气体量或减小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的成份均能使过渡熔滴尺寸减小,如大理石、长石等。 上述试验研究表明:用d_(50)这个量来评定过渡熔滴尺寸是较为合理的,因为这个尺寸的熔滴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因而适合没有特殊手段的工厂作为评定过渡熔滴尺寸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聚物表面的润湿性实验及表面张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去离子水等8种测试液体在聚四氟乙烯等6种低能固体表面上的润湿性,用ADSA滴形分析软件的LB-ADSA模式测量了接触角.以新的润湿性理论计算方法为基础,分别计算了6种固体物质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采用座滴法研究润湿性及固体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张力引起的接触角的变化存在着敏感区与非敏感区,当测试液体的表面张力远大于固体材料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张力的变化对接触角的影响敏感,用座滴法所计算的固体表面张力数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因而可以用表面张力较大的纯净液态水作为计算大多数高聚物表面张力的测试液体.实验所获得的固体表面张力数值均大于相关文献给出的计算值,表明目前常用的几种表面张力近似算法存在着计算数值偏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理论和实验证实凝析气藏多孔介质表面润湿性由液湿性转变为优先气湿可显著提高气井产量,且气湿程度对气井产量影响较大。但是由于气体具有较强的压缩性,传统的液湿性定量评价方法((USBM法和Amott法))不适用于气体润湿性评价。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润湿性实验研究,整理并提出了气体润湿性评价的新方法:停滴法、气泡捕获法、表面能法、毛细管上升法。本课题组首次提出应用停滴法和气泡捕获法分别建立了气湿性定量评价的方法,确立了气湿性定量评价指标,为气湿性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理论和实验证实凝析气藏多孔介质表面润湿性由液湿性转变为优先气湿可显著提高气井产量,且气湿程度对气井产量影响较大。但是由于气体具有较强的压缩性,传统的液湿性定量评价方法((USBM法和Amott法))不适用于气体润湿性评价。通过理论分析和润湿性实验研究,整理并提出了气体润湿性评价的新方法:停滴法、气泡捕获法、表面能法、毛细管上升法。首次提出应用停滴法和气泡捕获法分别建立了气湿性定量评价的方法,确立了气湿性定量评价指标,为气湿性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用小角度散射法测量气溶胶滴谱的原理和实验设备。给出了牙托粉和水雾的测量结果。牙托粉滴谱的小角法测量结果和显微照相测量结果甚为接近,水雾滴谱的测量结果有一定的重复性。文中讨论了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滴加法制备超细α—FeOOH的工艺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制备粒度分布窄的超细α-FeOOH为目标,研究了滴加法制备超细α-FeOOH过程中操作对产物组成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为制得纯α-FeOOH其搅拌转速,通气量及滴加流量相互制约而存在一临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沈文闻 《广西科学》2007,14(1):63-65
采用毛细滴管数滴微型滴定法测定混合卤化物中的碘离子。毛细滴管数滴微型滴定法以自制的液滴体积为0.01~0.02ml的聚乙烯毛细滴管就地进行滴定,其主要仪器外形小巧、便于携带,滴定快速、准确,滴定剂用量仅为65~100滴。毛细滴管数滴微型滴定法的不确定度Urel(C)约为1.27%,与常量法相当。其分析样品的结果与常量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比常量法的略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操作步骤、滴定、计数、计算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改进,提出了Zn(Ac)2作迈滴定剂的尾数微滴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用于重水分析的落滴法中液滴在介质管内的运动规律,发现液滴的运动与Stokes定律偏离甚大,且随着滴径──管径比(r/R)的增加,液滴有一最大降落速度。实验测得了在粼氟甲苯介质中与最大降落速度对应的径比。r/R=0.43-0.44,此值不随落滴管的直径改变,也不随水样密度改变,从而提出了描述落滴在介质管中运动的经验公式:在极大速度点工作大大减少了落滴体积大小不一所引起的误差,从而缩小了由于室温变化、余液效应、读数不准所引起的误差,使落滴法在分析低浓重水(小于0.4克分子%D2O)时精度达±1ro实验也测定了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影响介质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