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地热资源主要富集区之一.具有热储分布稳定,水温适中,水量丰富且易于开发等特点.该区地热资源为低温地热资源,温热水型,地下热水主要赋存在新、古近系碎屑沉积岩中,属层状孔隙--裂隙热储.地热资源以住宅供暖、洗浴及高效农业开发利用为主,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阜新盆地阜新市区的地质、构造情况。并对该区地热资源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热储、盖层、导水和控热构造。详细的对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有用组分以及有害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勘察、评价、开发利用该区地热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已成为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通过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实现热储空间结构透明化,有利于地热资源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因地制宜开发。以天津双窑凸起构造区为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与地质对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geology object computer aided design, GOCAD)相结合的方法,利用GIS对钻孔、平面地质图、地质剖面、地球物理资料、文献等多源数据资料综合分析,并对数据可信度进行优先级排序,利用GOCAD对构造、地层面和地质实体进行了构建,建立了热储三维地质模型。模型实现了对研究区新近系、奥陶系、寒武系、蓟县系等不同层位热储及其边界断裂的空间发育情况的三维刻画,研究结果可以为热储结构研究、地热资源评价和因地制宜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南京仙林大学城地区羊山公园地热地质条件,在了解该区地层岩性结构构造、热储埋深等地热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 CSAMT)对断裂构造进行地质物探综合解译,并结合地质资料综合研究调查区2 500 m左右深度内断裂位置和展布特征,对该区断裂构造进行深入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地热资源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并具备地热储积的"热源、通道、热储、盖层"等基本热储水文地质条件,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勘查前景,断裂交汇处为地热资源勘查有利部位。研究结果对掌握南京市地热资源总体特征、了解地热流体补给来源、制定地热资源保护区划、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热资源评价是贯穿地热勘查和开发全程的一项工作。不同地热勘查和开发阶段资料的丰富程度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同。体积法在地热调查初期或大区域地热资源评价中应用广泛,此时数据较少并呈现较大的空间变化,可结合蒙特卡罗等随机模拟和风险评价方法计算。然而当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时,热储温度和体积不易确定。本文基于体积法,通过地质建模求取热储温度和体积,并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模拟,对雄县地区3000 m以浅砂岩和碳酸盐岩热储的地热资源储量进行了评价,可为区域地热资源静态储量的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原市位于汾渭地堑地热带,地热资源丰富。文章对太原市热矿水分布状况、地热地质背景、热储模型、地热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初步分析,为今后太原市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减少风险提供了水文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热资源形面的热储,盖层、热流体通道和热源等地热地质条件,其特点是:分布范围较大,埋藏较浅,易于开采,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以下在分析聊城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和石油探成果的基础上,对井孔布局和成井结构设计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大庆长垣西部地区地处松辽盆地地温梯度的高值构造带,属于典型的沉积盆地型中低温地热资源。该区地温场受到莫霍面埋深浅、深大断裂发育等因素的影响,中部含油气组合等热储层温度较高,通过对各个热储的物性特征以及地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了三类热储,并估算了控制资源量,有效地指导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地热资源较丰富.介绍了山东省地热资源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热储特征划分了全省地热资源的类型,进而进行了地热分区,并分别对各分区地热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山东省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避免盲目开发造成浪费;为保护环境和地热资源,应加强地热尾水处理及回灌技术的研究,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菏泽凸起位于聊考断裂带以东,地下热水资源十分丰富,区内不仅具有良好的热源、盖层和热储条件,而且导水、控热构造也较发育,该区主要包括新近系底部和奥陶系石灰岩两个热储层,热储温度介于40℃~60℃之间,属中低温地热田。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地质演化发展过程,其热储概念模型为圈闭式层状热储。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丰城市圳头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现已发现4处出露地表的温泉,但仅有2处得到开发,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为了探明控制研究区地热产出的深部断裂构造,在该地区部署了4条音频大地电磁(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AMT)测深剖面,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NLCG)法对经过去噪处理后的AMT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获得研究区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在综合已有钻井和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热储层结构和热流通道,查明该区地热系统的地质、构造控热以及地下水运移特征。区内地热活动沿断裂活动带分布,并作为水热资源在断裂带的交叉复合部位形成温泉点。断裂既是该区域的导热构造又是导水构造,控制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在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为研究该地区地热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电磁证据。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热资源赋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浙江省地热资源概况,结合浙江省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地热资源赋存特征。浙江位于我国东部薄壳地带,莫霍面的起伏控制着省内大地热流值的分布趋势,省内地热井(泉)多分布于莫霍面埋深浅且热流值高的地区。省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为深部岩层的富水及导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江山-绍兴深大断裂为界,浙西北地区地热资源以沉积盆地型为主,热储岩性主要为灰岩、砂岩,热储类型为上部孔隙型下部岩溶型层状,其褶皱山区则为隆起山地型,热储类型为岩溶型层状兼带状;浙东南地区主要为大面积的丘陵山区,地热资源类型以隆起山地型为主,热储岩性主要为岩浆岩、火山岩,热储类型为裂隙型带状。浙江省热水主要为偏硅酸-氟热矿水,受赋存环境影响,浙东南地热水偏硅酸、氟、氡等含量普遍高于浙西北。  相似文献   

13.
南阳市地热资源丰富,目前正处于积极开发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近年来陆续实施的地热资源勘查效果都不理想.在汇总整理本地有关地热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热源、热储等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利用现状及地热地质条件,提出了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未来能源新星的地热资源逐步受到青睐,其中,浅层地热能的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微动探测技术,针对城市地下空间浅层地质结构探测、浅层储量评价精度等不同的实际应用问题和现实工程需求,以迷你阵列微动探测方法为基础,用于精细识别浅层地质结构,获得岩土层厚度信息,精细化评价地热储量。此外,利用数据拟合技术建立地球物理参数与土体热导率的经验关系,预测测试目标区的土体热导率。青岛即墨区的案例,说明了此方法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对英吉苏凹陷基本地质条件、次生孔隙的形成、成岩序列分析及成岩演化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英吉苏凹陷天然气藏的成岩演化模式,研究了英吉苏凹陷天然气的成藏机理,建立了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英吉苏凹陷具备了形成大中型气藏的地质条件和成藏要素.研究结论对塔里木盆地气藏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寻找新的油气资源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干热岩水力压裂实验室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壳中干热岩所蕴含的地热能量巨大,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研究开发的新能源。干热岩资源开发的增强型地热工程的场地试验研究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在现场压裂和人工热储层建造示范工程前,实施干热岩水力压裂实验室研究很有必要。为此,吉林大学深部地热和干热岩研究团队建设了大尺寸高温高压下干热岩水力压裂实验室模拟系统,为现场压裂工艺设计和储层改造提供参数和技术支持。本文介绍模拟系统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和初步的实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山东省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赋存特征,利用2015年采集的104组山东省地热水样的分析检测结果,开展对地热分区的水化学特征的论述。研究发现鲁东隆起地热区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Na型水和Cl-Na·Ca型水为主,鲁中南地热区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主要为SO_4型水,鲁西北坳陷地热区水化学类型以Cl-Na型水为主;根据山东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热水赋存特征等因素,将全省地热水资源分成鲁东、鲁西北和鲁中南3个大区,其中鲁中南区又可划分为4个亚区。从热储层岩性、热储类型、盖层特征及其成因类型等方面对各地热分区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