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般人在众人面前,有时会由于害羞而紧张、脸红,但随着交流的增加,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并不影响学习、工作或生活。但有一类人却不是这样,他(她)对一般人所不感到恐怖的人或事,甚至环境,都觉得很恐怖,而千方百计回避,导致影响生活、学习或工作。这就成了一种病态,医学上叫做“恐怖性神经症’或“恐怖症”。有一位25岁的女青年诉说了她的苦衷:“10年前我读初中时,有位男同学和我较好,经常互相帮助。但有些同学便在背后议论他对我有‘意思’,自己一听就很气。此后,一见该男同学情绪就紧张,慢  相似文献   

2.
斯蒂芬·金是一位专写梦幻恐怖小说的作家。最近,他自己却常做着一个恶梦:他在一间又小又闷的阁楼里写作,而门后却藏着一个疯女人,挥舞着一把解剖刀。如果他完不成工作,那疯女人就会从门后冲过来,而且她真的这么做!  相似文献   

3.
49岁的布兰·费伦很少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职业,因为说起来比较麻烦.实事求是地讲,他是一位将科学、设计、工程和他毕生从事的艺术成功融为一体的工程师.他在迪士尼公司工作时,曾指导修建了沃尔特·迪士尼游乐园里令人震撼的恐怖塔  相似文献   

4.
49岁的布兰·费伦很少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职业,因为说起来比较麻烦.实事求是地讲,他是一位将科学、设计、工程和他毕生从事的艺术成功融为一体的工程师.他在迪士尼公司工作时,曾指导修建了沃尔特·迪士尼游乐园里令人震撼的恐怖塔和实验轨道惊险之旅;他还为风靡一时的<星际迷航>之五和<恐怖商店>等好莱坞巨片设计过惊险的特技效果.2000年,他和计算机科学家丹尼·西里斯共同创办了一家"特殊应用"公司,专门从事独具一格的发明创造.本文所讲的耗资数百万美元的瓦格席诺克,就是他众多的杰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超级霸王龙     
霸王龙巨大而凶猛,恐怖无比。自从它在6700万年前灭绝之后,其恐怖形象一直流传至今。它之所以被称为“恐怖的蜥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同时,霸王龙也十分使人着迷,自第一只霸王龙化石在100年前被挖掘出来时起,它就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今年5月,美国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展出了一只名满天下的霸王龙复原骨架——“苏伊”。1990年古生物学家苏伊·亨德里克森发现了“苏伊”,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的霸王龙骨架,约有90%的骨骼被挖出、复原。在此后的两年中,化石经工人们反复清洗,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超级细菌战     
有人说,有抗药性的细菌是对人类的最大威胁之一。当人们前往医院时,他们根本不知道巨大的危险在等待着自己。有大量证据表明,对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致病细菌种类已大大增加。人类正生活在超级细菌的恐怖当中,而恐怖的制造者却正是人类自己。医生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对病人使用抗生素,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不按规定完成疗程,农场主为刺激牲畜的生长而滥用抗生素……这些都促进了超级细菌的进化与发展。为对付超级细菌,人们不得不寻找和研制新型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200年前,在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诞生了一位天才数学家--伽罗瓦((E).Galois,1811-1832年),虽然他不到21岁就英年早逝,却给数学留下了不朽的业绩:可以用两个概念来概括,一个是群,一个是域.而伽罗瓦的名字也因伽罗瓦理论而永远载人史册.  相似文献   

8.
200年前,英国化学家戴维首先在实验室制得一种无色、无臭、略带点甜味的气体——一氧化二氮。戴维随便吸了一点,没料到自己竟会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细心的戴维请来自己的朋友,让他们也吸了一点,结果人人都毫不例外地开怀大笑,于是一氧化二氮又获得"笑气"之别名。1844年,美国化学爱好者柯尔顿打出一幅广告,说他准备在第二天上午9时,免费向20位志愿者提供40加仑笑气,供他们开心大笑一场。第二天,20名志愿者应  相似文献   

9.
莫扎特死后,按照那个时代的风俗被葬在公墓。人们以为这位作曲家的遣骸早已荡然无存,其实并非如此。在莫氏作古十年后,一位敬仰作曲家的掘墓工人掘取了其颅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神经学家马伊斯·德莱克研究发现,在颅骨接近左鬓处有一条裂痕,看来那是1790年或1791年初造成的。那时的莫扎特狂饮无度。福尔马在自己的影片中也形象而  相似文献   

10.
正老侦探术与DNA技术联袂,初步破解了一桩50年前的悬案。50年前的美国波士顿是一座恐怖之城。从1962年到1964年,11名女子在自己的公寓房间里被强奸并勒杀,杀人凶器通常是她们自己的长袜。一时间里整座城市陷入恐慌,凶手被媒体称为"波士顿色魔"。警方和审判人员被勒令尽快终结此案。为此,当时已知的每一个性犯罪者都被拉来审问,但他们看来都不是此案的凶手。在"波士顿色魔"奸杀其最后一名  相似文献   

11.
在植物王国中,有些"聪明"的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练就了一身高超的伪装技术:把自己伪装得普通些,可以躲过动物的眼睛;使自己长得恐怖些,可以吓回要伤害自己的动物;把自己扮得像昆虫,吸引昆虫来授粉.  相似文献   

12.
在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学者中,布朗算是一位不靠科班出身,而靠自己顽强努力获得成功的奋斗者。 赫伯特·布朗的父辈和先祖是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由于沙皇政府间歇性地排挤和迫害犹太人,布朗家族舍弃产业背井离乡在欧洲流浪。1912年5月,布朗出生于英国伦敦,2年后,幼小的布朗随父母去美国。  相似文献   

13.
坐在心理医生面前的是一位在校的女大学生,她直言不讳地称自己有了心理障碍,前来寻求帮助。晤谈中她告诉医生:"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出类拔萃的。考上重点高中后,由于偏科,成绩一直平平,我心里就一直很苦闷,也就从那时起变得自卑起来。但经过高中三年的‘浴血备战’,我还是挤过了‘独木桥’,到了大学,学习成绩变碍不那么重要了,而人际关系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由于我以前一直埋头读书,所以性格变得内向而不善交际。但生性争强好胜的我,不希望自己在这  相似文献   

14.
据人口专家预测,地球上的人口正以每35年加位一次的速率泛滥成灾,至21世纪中后期,世界总人口将突破200个亿,陆地上的空间将无法满足人类正常生活和活动的需求,人类将面临向海洋或太空迁居的新问题。然而,太空对于我们来说毕竟太遥远,人类只有回归到自己生命的摇篮——海洋里去,才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正>1903年,凯瑟琳·卡尔,一位美国的业余画家描述了自己看到的慈禧的真实容貌。正如一个美国人所言:"她是一个皇帝的生母,一个皇帝的妻子,她立了一个皇帝,她还废了一个皇帝,她统治了国家近半个世纪——而所有这些都发生在一个妇女没有任何权力的国度。说她是19世纪后半叶最了不起的女人,不算夸张。"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时期:萌芽与草创时期、黄金时代、“新浪潮”运动以及“赛伯朋克”流派。 近代科幻发端于19世纪初的英国。 1816年夏天,天气阴冷,淫雨连绵,而颇具浪漫气质的英国诗人雪莱和拜伦,却各自携带着自己的妻子女友在风景壮丽的阿尔卑斯山中流连漫游。每当夜阑人稀之际,他们便围坐在篝火边聚谈,时而讲述一些离奇和恐怖的故事。大家商定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但后来只有雪莱的妻子动笔完成了。  相似文献   

17.
小磊是国内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大四学生,在考取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却因焦虑过度而精神失常。原来,他是家中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父母还要每周到学校去为他料理生活,一想到自己将要独自一人出国求学,无人照顾,小磊不知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至过于焦虑而失常。小磊的父母后悔不已:“我们一心一意地爱他,凡事为他着想,谁知却害了他。”  相似文献   

18.
历史     
03.101876年3月10日,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Bell)首次成功通过电话线传输声音,人类从此进入了电话时代。当天,贝尔在实验室中不小心碰翻了硫酸并溅到了自己的衣服上,于是他大声召唤自己的助手沃森:"沃森先生,快来,我需要您!"这就成为人类经电话线传输的第一句话。除了电话外,贝尔在光通信、航空等领域也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发明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在发明电话后,他于  相似文献   

19.
相信许多人看过不少类似的资讯,而每一个所给的排名也不一样,因为"最恐怖的蛇"中的"最恐怖",可以指不同的范畴,可以是最毒,可以是最凶恶,也可以是杀人速度最快……以下名单跟其他的不同,它们是经过精挑细选,已经考虑了它们的体形、毒性、毒液分泌量、性格、蛇吻纪录以至于被咬伤后的死亡率等.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一部关于昆虫演化的权威论著认为,所有昆虫化石中最令人迷惑的是蜥虱(Saurophthirus)和恐怖虫(Strashila)。对于前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课题组于2012年3月8日在英国Nature杂志报道了中国中生代巨型跳蚤的发现,并指出蜥虱实际上是白垩纪一种特化的巨型跳蚤。然而,恐怖虫仍是个谜,它由俄罗斯科学家1992年最先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