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银行新晋商财富论坛暨新晋商合作伙伴计划启动仪式7月20日在太原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温和探底,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一些垄断领域,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正在酝酿中。"中国经济温和探底的总体格局大致已定",巴曙松分析认为,"在一个10%以上的高速增长期之间,往往会有几年的一个中低速增长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的时期。中国今明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是因为中国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的内因造成的。对中国经济而言,从1978年开始到2013年,连续35年每年增长9.8%,确实是人类经济史不曾有过的奇迹。但是,为什么这一两年来大家对中国经济不太看好?主要是从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不断地减速,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4年。最近一个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在7.4%,经济这么长时间的减速也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4月20日刊发题为《如何打破美中之间"相互误解"的怪圈》的文章。作者为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文章称,总的来说,中国的经济模式很可能是可持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中国综合国力能否持续的基础,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如年增长率超过6%)在我们所研究的阶段是可能  相似文献   

4.
<正>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如果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改革,未来二十年中国应该能够保持每年8%左右的实质经济增速。林毅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先例表明,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调整增长,而这是中国能够对帮助全球经济抵御欧债危机  相似文献   

5.
《科技智囊》2013,(4):22-26
经济增长:7.5%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左右,这是继去年增速目标首次"破8"调低至7.5%之后,第二年定为这一数值。此前2005年至2011年这一指标曾连续为8%左右。国际横向比,这一增速在全球低迷状况下,依然是高速度;自身纵向比,速度略调低,说明中国经济将在调结构、重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2,(3):10-11
<正>1 202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1%国家统计局于2022年1月17日发布数据,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这一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人均GDP超八万元人民币,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2551美元,超世界人均GDP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下限。  相似文献   

7.
正不管是创业者还是风投,收回投资的手段正在多样化。日媒称,中国投向新创企业的资金增长迅猛。2015年比上年增长25%,创出了历史新高,因股市和房价下跌苦无出路的资金正在流向追求"中国梦"的新创企业。但在经济减速的背景下,资金对新创企业的筛选也越来越严格。报道称,中国人的创业意愿旺盛。一位风投人士表示,"中国人创业赚钱的进取精神非常强烈"。日媒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2月17日表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突破体制性障碍,尽快制定总体改革方案。吴敬琏是在以"改革的重点任务和路径"为主题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3年年会"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说,增长方式转型已经提出近20年,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效,问题在于体制性障碍未消除。由于"政府主导"抑制了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和形成  相似文献   

9.
外刊概要     
<正>后中国时代的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Ruchir Sharma(摩根斯坦利投资管理公司部门主管)目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已处于大幅减速的边缘,这有可能导致近几十年来每年10%的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年降低至6%或7%。近期在沿海地区频繁上演的罢工事件已  相似文献   

10.
<正>中央表态:稳增长的政策工具比较多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发表主题讲话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政策工具多。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分析人士指出,面对一季度以来的  相似文献   

11.
<正>9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在做客强国论坛时表示,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三个"外转内"。成思危说,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于三个"外转内"。第一个"外转内",即从过多依靠外需,转向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依靠居民消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提高居民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下跌近半,成为影响全球政经格局的大事。此轮油价大幅下跌,正值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欧洲和亚洲经济形势尤为严峻:欧元区经济原地踏步,几近于停滞;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实际上已陷入衰退;中国经济则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客观上导致石油需求增长下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曾预计2014年全  相似文献   

13.
所谓经济增长 ,是指由某一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 ,或者说是国民经济的更多产出 ,它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从当前中国的客观实际来看 ,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到底有什么意义 ,以致于中央政府始终对其孜孜以求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深刻的理解 ,这是制定和实行下一步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基础。一、保持GDP高速增长对中国的一般意义关于经济增长中“高速”、“中速”、“低速”的标准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 ,“高速”、“中速”、“低速”标准的确定 ,要因国而…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理解中国经济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新阶段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新趋势?我们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攻关夺隘,主动作为?新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中国GDP增长目标为7.5%,这是八年来该目标首次低于8%.一时间,这也成为海内外媒体热议的话题.是的,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以及伴随而来中国市场的快速膨胀.尤其是在金融风暴余威尚存的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实在是太期盼中国能够多带来一些好消息了.然而,中国经济也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成长的烦恼”,在人口、资源环境、国际市场容量等因素的制约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正在成为一个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保8”目标已经成为淡去的浮云,而一个相对低增长的目标,则为结构调整措施预留了充分的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经济以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正发挥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这是韩国贸易协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熙范在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期间表示的。李熙范说,如今亚洲出现了新的世界经济巨人——中国和印度,而印度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令全球瞩目。  相似文献   

17.
在连续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后,进入2012年,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迫使中国经济面临降速,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8.1%,是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从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仍在探底的过程中,估计二季度的GDP会回落到7.5%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讨论和演讲有很多。不少对2019年经济形势的回顾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展望带有"悲壮"的色彩:中国经济增速已经在6%的中高速徘徊,这与过去长期高达9.9%的增速相比,确实不那么"好看"。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经济增长纵观全年,尽管中国经济在第四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全球贸易结束了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低速增长通道。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较前两年有所回升,但是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3.1%,较2014年4月作出的预测大幅下调1.6个百分点。这一水平相比过去20年来的全球贸易平均5.3%的增长率,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20年6.0%增长率的高速增长,还有较大差距。全球  相似文献   

20.
正年中之际,中国经济"半年报"传递出诸多积极信号。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一季度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