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一种具有新型反应精馏结构的双反应段反应精馏塔应用于乙二醇与乙酸连续两步酯化反应,详细分析了精馏塔的稳态性能并探讨其节能效果。以最小化总的年度费用(TAC)为目标,优化双反应段反应精馏塔结构,并将此优化结构与单反应段反应精馏塔优化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双反应段反应精馏塔中,设计变量的增加能够有效协调两步反应之间的关系,提高反应效率和分离效果,使双反应段反应精馏塔TAC减少了23.58%,实现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交联反应常用于微胶囊包覆和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工艺中。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反应体系中聚乙烯醇的浓度,研究了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交联反应特性,确定了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反应计量比。结果表明,交联反应可视为不可逆反应,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525。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了交联反应对聚乙烯醇为零级反应,对戊二醛为0.7级反应,拟合得到了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建立了反应速率方程,并以其为基础,研究反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kC丙CH。由此验证了前人提出的反应机理是正确的,即丙酮先和氢离子生成烯醇,然后烯醇再和碘反应生成CH3COCH2I。前一步的反应非常慢,后一步的反应是一个快速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因此整个反应的速率决定于丙酮和氢  相似文献   

4.
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述的产物往往是反应后的主要产物,对同一反应来说,反应条件不同,其反应产物也不同。为了突出其反应产物,标明反应条件便成为书写反应式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快速反应的反应精馏过程需要通过解反应—扩散方程得到其传质模型,而慢速反应、瞬时反应的反应精馏过程相当于普通多组分传质过程,只是瞬时反应的精馏过程其液相浓度必须满足平衡常数计算式。按双膜理论,假设仅在液相有反应、汽相无反应的情况下、用矩阵或直接求解反应—扩散方程,得到了反应精馏过程的传质模型。液相传质模型的表达式说明:液相中由于反应的存在,化学反应除了影响传质过程的传质系数外,还影响其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热裂解基本反应步骤的分析,得到其反应动力学常数只与反应前后分子特性有关,而与反应分子的大小无关。通过文献数据求得基本反应速率常数,进而在已建立的延迟焦化主反应网络基础上,计算出反应网络各个分子间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为延迟焦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比较多且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文根据共价键的不同断裂方式对有机化学反应进行分类,针对各反应找出相关的进攻试剂并进行了详细解析。有机反应分三类:即由共价键异裂引起的离子型反应;由共价键均裂引起的自由基反应;还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同时发生的周环反应。本文对每一类反应举例解释其反应历程,为学生掌握离子型反应、自由基反应和周环反应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容量分析中常用的4大类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用电子理论统一看成广义的酸碱反应,其相应广义酸碱的标准电极电位值,以标准氢电极为标准,可从实验和种计算方法得到。采用标准电极电位作为定量标度,将4类反应统一用电位滴定法来进行测定,讨论其反应进行的方向,反应进行的程度及筹当点时的电位值。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成脎和成腙反应的机理,用苯肼、2,4-二硝基苯肼与5%葡萄糖、果糖溶液作用,检测其反应速率,再通过质谱和薄板层析检测其反应产物。结果表明:成脎反应产物多,反应速率快,葡萄糖、果糖成脎时间分别是5.3min、2.4min,葡萄糖和果糖的成脎反应都发生在C1和C2位,为双取代反应,反应产物两种以上;成腙反应速率慢、产物少,2,4-二硝基苯肼与葡萄糖、果糖溶液反应成腙时间均在24h或更长,反应分别发生C1或C2位上,为单取代反应,反应产物仅1种。分析表明:羰基试剂的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影响这两种糖的单双取代和反应速率,影响产物的数量和种类。  相似文献   

10.
<正> 机体接受某种刺激,意识到这种刺激,并随意地尽快作出反应动作。这个从接受刺激到出现反应所需的时间叫反应时。通常分为单纯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两种,我们仅测试了单纯反应时,即受试者对感觉刺激不去分辨它有何种特殊涵意,仅单纯地以简单的动作来反应刺激所需的反应时。关于人类反应时的研究,日本的本乡利宽曾对人体左右两侧同时反应的反应时进行测试,了解反应时的左、右差异;他还利用声音刺激器、光刺激器和皮肤刺激器等不同的刺激器,令受试者对这些不同的感觉刺激按规定动作给于反应。探讨感觉刺激种类不同的情况下,反应时的差异。日本排球协会、科学技术研究会,分别调查测定了日本  相似文献   

11.
LTCC多层互连基板布线布局电磁兼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4906-4911,4920
低温共烧陶瓷(LTCC)多层互连基板电磁兼容性问题直接影响多层板布线及芯片布局。本文采用商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和电路仿真软件对多种互连结构分别进行电磁耦合特性及信号完整性分析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抑制干扰的方法,得到了多层板布线布局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韧性薄膜/基底体系锥形压痕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量纲分析和有限元法探讨了圆锥性压头压入韧性薄膜/韧性基底体系的力学响应.根据量纲分析,我们建立了压入响应和薄膜及基底的力学参量的无量纲关系.通过对压痕曲线的几个关键变量研究,发现最大压痕荷载取决于压入的深度、薄膜和基底的弹塑性性能,当压入适当深度时初始卸载斜率不受基底的屈服强度的影响.这些结论有利于深入研究韧性薄膜/韧性基底体系的压痕过程,提供了一种从锥形压痕试验中获得薄膜和基底的力学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Design—Expert软件设计的实验方案,以及非织造布针刺工艺,生产17个以棉纺厂的下脚料为原料的非织造布基质.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针刺工艺参数与基质主要物理性能和草坪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实现基质针刺工艺的优化.并根据各指标的响应曲面图,分析影响基质物理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方法制备磷掺杂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研究了不同基片温度对薄膜沉积速率、电阻率、折射率以及光学带隙等的影响。结果表明:a-Si:H薄膜的沉降速率随着基片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薄膜的电阻率随着基片温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并在250℃达到最低值;a-Si:H薄膜的折射率随着基片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光学带隙随着基片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不同培养基分离的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差异及获得高效脱酚菌,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以16S rRNA基因的V3区为靶对象,对3种不同培养基SJ(自制培养基)、L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EB(酵母牛肉膏培养基)分离细菌的种群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J培养基比LB和YEB培养基有更高的种群多样性,更适于细菌的分离筛选.利用SJ培养基筛选出的3株高效脱酚菌降解废水中总酚的能力均在99%以上,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建立了系统发育树,鉴定出这3株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 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衍射分析研究了A3钢基体磁控溅射离子镀铝 膜的相组成,结果表明,膜的相组成主要是基板负偏压所决定的。文中论述了正离子 对基板的溅射作用所引起的靶材原子和基板(基体)原子在基板上共同沉积的成膜机 理。  相似文献   

17.
Hg1—xCdxTe液相外延薄膜的貌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X-射线分析及金相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Hg1-xCdxTe液相外延薄膜的表面形貌与衬底沾污等的关系,以及外延层夹杂和晶界存在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沾污及晶界的存在会使外延薄膜的貌相变差;生长前衬底表面覆盖可以减轻其表面沾污,用适当的回熔LPE工艺,可以改进外延层表面形貌及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物联网的资源映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物联网环境下,大量物品通过各种传感技术加入到网络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日益增加的物理资源,如何满足多样化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将成为物联网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网络虚拟化技术通过有效地管理虚拟用户请求到物理资源的映射来达到充分共享物理资源的目的,在解决该物联网问题时体现出它的优势。在现有互联网虚拟网络映射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物联网环境中物理节点所呈现的异构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虚拟网络到物理网络的资源映射算法。  相似文献   

19.
Bak F  Cypionka H 《Nature》1987,326(6116):891-892
Two processes are known whereby energy is conserved during substrate metabolism in heterotrophic organisms: respiration and fermentation. Both involve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but whereas in respiration the electrons are transferred from substrate to an electron acceptor, in fermentation part of the substrate molecule itself accepts the electrons. Fermentation is therefore a type of disproportionation, and does not involve an overall change in oxidation state of the substrate. All fermentative substrates known to date are organic molecules. We have discovered a novel type of fermentation involving the disproportionation of inorganic sulphur compounds in certain sulphate-reducing bacteria1. Initially discovered in a newly isolated sulphate-reducing bacterium, Desulfovibrio sulfodismutans, the capacity for disproportionation of sulphur compounds is also found in some known sulphate-reducing bacteria and various bacteria isolated from freshwater, brackish or marine sediments.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ZrO2/Fe3O4磁性固体酸催化剂,利用XRD、DTA、IR等手段研究了磁性基质对ZrO2的粒子大小、晶化温度、晶型结构及超强酸中心的影响.通过酯化反应考察磁性固体超强酸的催化特性及通过催化寿命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寿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o0.5Fe2.5O4磁性基质的引入不但赋予了催化剂以磁性,而且在固体超强酸形成过程中起到延迟ZrO2由四方晶相向单斜晶相的转变,这有助于提高样品的强酸性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