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王宣懿  罗曦 《世界知识》2023,(19):74-75
<正>7月31日,《核不扩散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第十一次审议会第一次筹备会在维也纳召开,各国围绕核军控、核扩散风险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条约》审议会通常每五年举行一次,每次审议会前通常举办三次筹备会议。在2015年、2022年举办的第九、十次审议会上,均未取得实质性成果。此次筹备会期间,美英澳“奥库斯”联盟(AUKUS)问题成为各方讨论焦点,反映出《条约》正面临被大国博弈绑架和架空的风险,成为近年来国际核军控进程陷入低迷状态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1968年6月,联大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草案。该条约于1970年3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到期后再开会决定是否有必要延长和怎样延长。其间每五年举行一次审议会议,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现在已有186个国家在条约上签了字。1995年5月11日,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和延长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延长该条约的期限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实现彻底消除核武器的最终目标以及在严格有效的国  相似文献   

3.
李喆  罗曦 《世界知识》2021,(5):36-37
2021年1月26日,刚就任美国总统仅一周的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了电话,确认美俄就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达成一致。随即,两国以互换外交照会的方式确认将该条约延长五年,有效期至2026年2月5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作为目前美俄之间仅存的双边核军控条约,其续签直接影响全球战略稳定与核军控机制的前景,短期看完成了核军备竞赛边缘的一次“悬崖勒马”,,给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打了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4.
胡高辰 《世界知识》2020,(15):73-73
近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政府表示美国要重启核试验的消息搅动着国际社会。如果美国真的重启核试验,这标志着“退群达人”特朗普又将退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以下简称《条约》)。此举将对国际军控和裁军进程、大国战略关系稳定及国际安全带来严重影响。该《条约》是限制核武器发展、促进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重要多边军控条约。1994年3月,《条约》谈判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启动,经过两年多努力,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条约》。  相似文献   

5.
双周记事     
7月20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正式装备最新研制的“流星-3型”中程弹道导弹。21日,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伊朗坚持遵守《核不扩散条约》,并表示只有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伊朗双方采取某些建立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中旬,印度总理莫迪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莫迪2014年就任总理以来第二次出访日本,也是他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第八次举行会谈。双方见证了一系列双边文件的签署,其中就包括日印核能协定。在会谈后的记者会上安倍称,日印核能协定将促使未加入《核不扩散条约》(NPT)的印度在实际上参加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符合日本力争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立场;莫迪则表示该协定"记录下了历史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1968年6月,联大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草案。该条约于1970年3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到期后再开会决定是否有必要延长和怎样延长。其问每五年举行一次审议会议,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现  相似文献   

8.
时事点评     
美国司法部长雷诺一声令下,美联邦军队迅雷不及掩耳地将古巴男孩埃连从其迈阿密亲戚手中夺走,拖延大半年的埃连归属纠纷解决有望,美“司法国家”名声稍有挽回,从长远看,亦有利于美古关系的发展。俄罗斯国家杜马梅开二度,在批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仅一周又批准《全面禁核试条约》;普京出访英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其国内政治、外交策略更为清晰。俄罗斯出台新军事学说.突出核武器作用,在低军备基础上与西方保持战略平衡的思想占了上风。在《核不扩散条约》2000年审议大会上,各国炮轰美国,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站在联大讲台,却犹如置身被告席。意大利达莱马政府又跑短命政府龙套,阿马托政府接棒,将注意精诚团结,力保中左城池  相似文献   

9.
大事记     
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将从其核武库中撤出200吨核原料以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延长核不扩散条约。俄罗斯著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公共电视股份公司总经理利  相似文献   

10.
1996年9月10日,第50届联大全体会议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于1994年1月在日内瓦正式开始,由38个国家(后扩大为61国)组成了禁核试特委会,分成两个工作组负责各项条款的谈判。经过两年半的努力,于1996年8月中旬拟定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案文,并将文本提交联大审议通过,然后供各国签署。该判过程中,五个核国家(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做出暂停核试验的承诺。但是印度表示,草案中的生效条款带有强迫它  相似文献   

11.
在核不扩散条约签署40周年之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核裁军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在于保证关俄双边军控机制的既有成果不受破坏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数量;美国若能在2010年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将是一个重大贡献;如果禁止生产裂变材料公约能取得进展,会与核禁试奈约一道,成为核不扩散机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赵通 《世界知识》2020,(5):73-73
2020年2月12~13日,第九次五核国会议在英国举行。五核国机制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法定的核武器国家在条约审议进程中形成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核战争打不赢也决不能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建立一个“无核武器世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1995年5月12日,为期四周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续约暨审议会议在纽约降下帷幕。178个国家的代表经过20多天激烈讨论和认真磋商,终于以协商一致的形式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  相似文献   

14.
大事记     
11月16日—30日16日塔吉克斯坦当选总统拉赫莫诺夫宣誓就职。乌克兰议会批准有条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摩尔多瓦总统斯涅古尔15—16日访问波兰,双方签署友好合作条约。欧洲军团首次军事演习6—16日在法国和德国举行。17日波黑比哈奇地区穆塞族冲突白热化,安理会19日通过第958号决议,授权北约空袭克罗地亚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生效50周年,本文就该条约的成败得失及未来前景简要地谈一点看法。得与失。《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不完美,它人为地把世界各国分成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但它并不因其不完美而不重要,恰恰相反,它是核武器国家与无核武器国家达成的大交易:一方承诺放弃发展核武器,另一方承诺为核裁军与和平利用核能而努力。双方都承认,防止核扩散并非终极目标,而是为最终彻底销毁核武器创造条件,是通往无核武器世界的必要过渡。基于此,我们说该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国际安全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据外电报道,1962年,朝鲜在距离平壤90公里处的宁边建造了一个原子能研究所,并于1965年6月从苏联引进了用于研究的原子能反应堆。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85年,朝鲜加入《核不扩散条约》,1992年1月,朝鲜根据条约规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保障监督协定》。此后,朝鲜多次接受该机构的检查,并未发现异常。但是,美国高级官员却在汉城声称:“朝鲜有可能在研制核武器”,因为“通过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17.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又称《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12国于1991年12月9日至10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市举行第46届首脑会议,会上讨论通过了深化和扩大欧洲联合的这一条约,并于1992年2月7日正式签署。该条约由《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组成。《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确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欧洲统一货币和成立欧洲中央银行。经货联盟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已从1991年7月1日开始,要求所有成员国货币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协调各国经济、财政政策;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建立独立的欧洲货币机构和完善其体制,实现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朝着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纪悦 《世界知识》2021,(2):38-39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军控体系的抽梁断柱,美国先后退出《伊朗核协议》《中导条约》和《开放天空条约》。按规定,拜登将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出任美国新任总统,而俄美签订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月5日失效,作为维持国际安全、促进国际战略稳定的重要因素,俄美能否延期该条约牵动着双方未来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  相似文献   

19.
<正>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次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并正式启动退约程序;如俄罗斯在未来六个月内未能销毁违约导弹、发射器及其相关设备,则将终止该条约。俄随即也宣布暂停履约。这意味着存在了30多年的《中导条约》很可能在8月2日退出历史舞台。这将对全球战略稳定和欧亚安全形势产生严重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长期以来维系全球安全的一系列军控条约正“排队”走向死亡:《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作废;《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休克;2023年11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签署一项法律,决定俄即日起撤销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并于当月7日正式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美国和北约也随即宣布暂停参与《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