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1980)在论述华南燕山期花山岗岩演化与钨铍锡锂钽铌矿床成因系列的关系时,曾提出成矿系列中云母类矿物的演化规律。本文试就江西某钽铌(锡锂)变花岗岩型矿床中云母的演化与成矿的关系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郭跃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2):5248-5253,5269
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锡钨矿床位于滇东南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矿聚区。在分析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条件。结果表明,该矿床主要受华南褶皱系西南边缘的滇东南坳褶带,越北隆起之北缘,环老君山花岗岩体钨、锡多金属成矿带控制。  相似文献   

3.
钨、锡液态分离成矿作用的新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岗质岩浆体系中,钨、锡的流-熔分配和熔-熔分配实验结果为花岗质岩浆液态分离成矿作用提供了新证据,在实验范围内,钨、锡的流-熔分配系数和都很小,其最大值然而,钨、锡的熔-熔分配系数都大于1,其最大值分析估算表明,花岗质岩浆期后热液成矿作用难以形成大、中型钨锡矿床,而液态分离作用是形成钨锡矿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江西宜春雅山铌钽矿是钦杭成矿带上以铌钽为主,伴生有锂、铷、铯等稀有金属的超大型综合矿床。长期以来,对雅山铌钽矿的成矿机制存在不同的认识,在系统的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之上,总结了铌钽矿成矿特征,分析了矿床成矿机制及矿床成因。雅山地区铌钽矿为岩浆晚期交代矿床,岩浆高度分异演化实现了铌钽等稀有金属元素的初始富集,岩浆期后热液流体的交代作用才是该地区铌钽矿成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广西全州越城岭花岗岩体东部地区成矿条件好,钨锡(钼)矿化普遍、矿化点密集分布,迄今除个别矿点工作程度相对较高,达到详查外,大部分矿点皆只限于地表矿点勘查或普查,至今只有一个仅具有地方工业价值的小型矿床,其余皆为矿(4C)点。此次的钨锡(钼)成因类型可分高-中温热液型、矽卡岩型二类,越城岭花岗岩体西侧还有含锡矿、绿柱石及铌钽的伟晶岩型。可初步预测预测该区钨〉10万吨.锡〉5万吨,铅锌〉10万吨。  相似文献   

6.
广昌县头陂式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围绕三叠纪富城超单元黑云母花岗岩体在平面和垂直空间上呈带状分布。区内花岗伟晶岩脉(为矿区的赋矿脉岩),其形态、产状,规模等均受北东或北西向断裂或裂隙控制,本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至早侏罗纪。这类伟晶岩的物质来源具有壳源特点。矿床的形成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含矿花岗岩建造的形成和发展阶段,铌钽锂铷铍初步富集;含矿花岗岩的分异演化和裂隙充填阶段,成矿元素迁移富集形成含矿气水热液,硅质和碱金属的花岗质熔体-溶液则向周围的构造裂隙渗透;自交代变质阶段,花岗岩中呈分散状态、类质同像、包裹体和离子吸附状态的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成矿床。  相似文献   

7.
华南花岗岩类中锂、铷、铯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了华南三十八个花岗岩体中的锂、铷、铯含量,并根据所获得的定量分析数据,阐述了华南花岗岩类中锂、铷、铯的分布状况、它们在造岩矿物中的分配特点及其有关的元索对比值特征,进而讨论了锂、铷、铯与钨锡、铌、钽等金属的矿化关系。研究表明,华南为一锂、铷、銫的重要富集区,花岗岩中的云母类矿物是其主要富集矿物,随岩体形成时代变新,岩石和云母类矿物中锂、铷、銫含量均趋于增加。利用锂、铷、铯的含量特征和Li/Mg、K/Rb等元素对比值的变化规律,可以从一个方面来区分花岗岩的时代和不同成因以及评价岩体的含矿性等。  相似文献   

8.
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多阶段复式岩体中,第三阶段补充侵入的细粒花岗岩,是本区许多钨锡铌钽矿床形成的直接母岩。文中对它的地质产状形态、岩石学、岩石化学和交代蚀变作用等方面作了阐述。论述了成矿岩体矿化与否以及形成何种类型的矿化与岩体形态、气化热液蚀变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多阶段岩体成矿元素的演化和富集程度等有密切关系,探讨了成矿模式,并指出它对找矿勘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岭地区的脉型钨锡矿床几乎都与本区的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的关系.燕山期花岗岩常以多阶段复式岩体产出,钨锡成矿主要与同期晚阶段侵入的小岩体有成因联系.本区北东向和东西向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复式岩体的主要空间分布,其次级构造或派生构造则是控制晚阶段补充侵入的成矿花岗岩体定位的构造,也是控制矿田、矿床定位的构造.脉型钨锡矿床的成矿裂隙是控制矿田、矿床定位的断裂构造之次级裂隙和派生配套裂隙,其力学性质以剪切为主,兼具剪张或剪压复合的特征.它在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的发展演化常表现出继承性活动的特点.在成矿期的继承性活动使裂隙多次张开充填成复脉.这也是矿床出现“王牌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湖南九嶷山钨锡矿床矿石类型属低品位云英岩型,通过对矿床物质组分、锡的赋存状态及选矿工艺研究表明,锡石中的锡含量占矿石总锡量的96.24%,主要嵌布于交代矿物颗粒之间或者包裹于矿物内部,粒度一般小于2mm,各粒级中无明显集中分布,易解离。在阶段磨碎、摇床选别和浮选条件下,本区锡矿回收率均能达到80%以上。为区域矿床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研究资料和经济可行的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草陇地区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的特征及成因,对草陇地区地质背景、伟晶岩特征、矿体特征以及成矿阶段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发现草陇地区大地构造隶属歇武—甘孜—理塘构造带,在草陇地区发现有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具有锂辉石伟晶岩,且品位较高;伴生铍、铌、钽、铯、铷等元素并达到综合性矿石。岩浆演化具有结晶分异、气成热液交代、热液-流体交代的特征,锂、铌钽矿主要形成于热液—流体交代阶段,含锂矿物主要为锂辉石、锂云母,含铌钽矿物为铌钽铁矿。草陇地区伟晶岩可能形成于燕山早中期;含矿伟晶岩是花岗岩浆演化到后期的、富挥发分的残余熔体的产物,具有岩浆分异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学》2016,(9):1506-1511
大松坡锡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腾冲地块中著名的腾冲火山区,在成矿带上位于滇西锡成矿带腾冲-梁河成矿亚带.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及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区域构造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重熔岩浆花岗岩,大松坡锡矿床属于气成高温热液云英岩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3.
雅山414和灵山松树岗钽铌矿是我国两个超大型以钽铌为主的稀有多金属矿床,两者都处于钦杭成矿带江西段内,属花岗岩型钽铌矿,分布于小型岩株的顶突部位,为似层状厚大矿体。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在诸多相同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尚有许多细微差别。雅山414钽铌矿钠长石化蚀变由上至下递减,而松树岗钽铌矿正好相反,由上至下是递增的;雅山414钽铌矿有用组分的含量总体上由上至下逐渐降低,而松树岗钽铌矿由上至下,铌含量缓慢升高,钽和铷的含量缓慢降低;雅山414钽铌矿有用组分数量比松树岗钽铌矿更多,多出了铯和铍,且伴生组分锂、铷的含量更高,但主矿产钽和铌的含量远不及松树岗钽铌矿高;雅山花岗岩为晚侏罗世陆内造山挤压环境下形成的S型花岗岩,灵山松树岗隐伏花岗岩为早白垩世地壳拉张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具有更多的幔源物质参与,两者原始岩浆的成因差异,造成了岩矿石化学成分上的差异,松树岗钽铌矿SiO_2、Fe_2O_3、MgO、S、W、Sn以及以硫化物矿物形式存在的Pb、Zn、Ag等元素的含量比雅山414钽铌矿高,但Al_2O_3、CaO、Na_2O、P_2O_5的含量明显低;松树岗隐伏岩体的顶部还有一层厚为15~170 m的云英岩化花岗岩,矿石中含水含氟矿物多,反映矿床矿化蚀变环境温度降低缓慢,蚀变作用持续时间长,蚀变强度大,蚀变范围广,蚀变矿物种类多。  相似文献   

14.
皖南大坞尖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坞尖钨(钼)矿床是皖南地区新发现的小型钨(钼)矿床.该矿床的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主要赋存于蓝田组下段白云质灰岩和钙质泥岩中.赋矿围岩以强烈的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为特征,矿石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绢云母.矿床的形成可划分4个成矿阶段,即无水矽卡岩阶段、含水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大坞尖钨(钼)矿床属矽卡岩-云英岩复合型热液矿床,研究区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肖公洞矿区鸲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类型的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该区鸲矿的成矿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鸲矿;经深入研究其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后认为,矿床属岩浆期后气化——高温热液型,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且在矿区寻找隐伏的鸲、锡、钼、铋及铌钽稀土等矿床存在远景。  相似文献   

16.
从早期到晚期黑山梁钨钼矿石英脉型矿床,均一温度逐渐降低,盐度逐渐降低,密度逐渐上升.矿床的成矿深度为2.63~3.54 km.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黑山梁石英脉型钨钼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CO_2-H_2O-NaCl(SO_4~(2-))体系.氧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具岩浆水特征.金属硫化物中硫同位素表明成矿热液中硫的来源主要是幔源硫或岩浆硫.引起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是流体混合导致温度、压力下降等环境条件的改变,以及水的加入.黑山梁石英脉型钨钼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可能来自于岩浆分异热液,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天水热液的掺入比例显著增大,具岩浆水特征.  相似文献   

17.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的赋矿围岩为元古界板溪群浅变质岩系,是一套富含金、锑、钨等有用组分的矿源层。该矿床的成矿溶液属弱酸性—弱碱性,矿化剂中含有丰富的硫离子。矿床系通过变质水和地下水的混合热液使矿源层中的矿质发生活化、迁移和再沉淀而形成。由于元素化学性质等的差异,造成矿源层中金、锑、钨的先后活化,表现为溶液中早期富含钨,而晚期富含金和锑等。  相似文献   

18.
潘远蕻  成小平 《科技资讯》2010,(22):138-139
G铀钨共生矿床位于雪峰古隆起的东南缘,南越岭复式背斜的东侧。文章阐明了该铀钨共生矿床的矿化特征,通过检测分析结果认为矿床中钨主要分布在重矿物组的白钨矿、赤铁矿及轻矿物组的粘土矿中;钨的存在形式较为复杂,钨的成矿有多阶段性,钨除了呈单矿物白钨矿产出外,还存在于含钨赤铁矿中,在粘土矿物中钨可能主要以微粒状白钨矿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在对厚婆坳锡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基础地质和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选择一些对解决矿床成因起重要作用的方面进行了高温高压实验模拟工作.研究表明,在有利的成矿溶液作用下,沉积岩中锡的活化率可高达30%,亚锡氯络合物是本矿床锡的主要迁移形式.此外,笔者成功地模拟成矿条件,在350℃、500atm 及与 Ni-NiO 缓冲剂相近的氧逸度下,用二氯化锡合成出了锡石.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研究华南地区气成-高温热液黑钨矿石英脉型矿床中,发现了多种含银硫盐矿物和独立银矿物,并对世界上稀少的辉铋银铅矿作了详细研究。查明了银在矿脉内的三种存在形式和银的富集部位,还将合银的钨矿床划分为钨-铋型和钨-锡-锑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