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德州市1997—2017年4期TM(OLI)遥感影像,提取德城区近20年的城市建成区.引入扩展强度指数和紧凑度指数等数学方法,分析了德城区近20年城市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对研究区建成区的扩展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德城区建成区的面积增加了1.77倍,平均年增长3.30km2.城市向东扩展显著,城市重心东移,造成德城区建设用地的时空扩张特征的驱动力主要有人口、经济、交通和政策因素,其中政策因素对城市时空形态的演变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哈尔滨市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的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将哈尔滨市2000~2011年城市建设用地的变更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依据,运用信息熵模型来分析影响熵值变化的因素,并分析了产业布局调整与建设用地布局演变的互动关系.根据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内,哈尔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得到了迅速增长,建设用地布局相对比较稳定.2在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的演变中,哈尔滨市建设用地熵值和均衡值整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先降、后升、再降、再降、最后稳定.3在哈尔滨市产业布局日益合理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熵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熵值随着产业布局的发展逐渐趋于下降、收敛最后稳定.4为了让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更加合理,根据哈尔滨市建设用地布局中三种数值的变化,可以考虑增加新的用地类型,减少各类用地之间的比例差距,从而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相似文献   

3.
利用市区近几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哈尔滨市区建设用地扩张存在的问题、根源及其解决途径.哈尔滨市区建设用地扩张存在耕地的流失、生态服务功能持续降低等现象;并且其建设用地的比例失调,公共建筑、交通用地、绿化以及生态用地相对滞后.通过分析建设用地扩张的不合理性,提出相应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5和2010年2期的厦门市SPOT 5遥感影像,从厦门市海沧区建设用地动态变化、转入变化及空间变化等方面对海沧区建设用地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间,海沧区建设用地扩张了1 496 hm2,年均变化率为7.27%.其中有1 118 hm2的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占2010年现有建设用地面积的19.9%;其次是水域、园地、其它土地(包括海域)及部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在海沧区的西北部东孚镇、中部以及南部部分地区都有较多的耕地开发为建设用地;在海沧区的南部沿海附近则有较多的水域和海域开发成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和用地规模预测研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根据建设用地的历史状况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客观需求,对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用地总体规模在规划期内的变化状况进行测算.合理、准确确定未来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既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又关系到耕地保护、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5年和2011年获取的TM 影像,在GIS&R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并用Arc/inGfo、Erdasimagine软件和Fragstats3.3景观分析软件,选取不同的景观指数,定量分析百色右江河谷土地利用景观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与景观格局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解析空间分异产生的驱动力.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变化总趋势是建设用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增加,耕地、林地减少;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形状更加复杂,生态系统正朝着多样性,均匀化的方向发展.地形,交通,人口空间分布是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口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海口市土地利用数据资料,以海口市近7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有关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转化的速度以及发展的趋势.找出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并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对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外资的引入带动开发区经济发展、交通用地的增加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HJ-1卫星数据在上海城市扩张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扩张的动态监测,是区域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利用2009年的我国HJ-1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获得了上海市(市区及下属各区县)1∶10万土地利用分类现状;结合已有的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对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照统计数据和资料,探讨了城市扩张的现状、过程、趋势和驱动力.研究表明,HJ-1A/B卫星具有30 m的空间分辨率和2 d的重访周期,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态监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城市用地结构也发生着剧烈变化,由此引发城市功能的演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2004—2013年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及相关人口、经济等指标,基于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等模型对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剖析山东省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驱动力.研究表明: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熵、优势度呈波动下降态势,而均衡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重较高,城市绿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显著增加,山东省城市用地结构持续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发展、城市交通建设和人口增长,其中前两者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选取研究区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的遥感影像数据,获得研究区这三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从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两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最大的均为建筑用地,可见城市化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为哈尔滨市的土地利用与开发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