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α—芳氨基乙酰芳胺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芳氨基乙酰芳胺的合成路线作了小结,优化了传统反应条件发现加入碘化 催化剂后,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收率高,在优化条件下合成了11个α-芳氨基乙酰芳胺;对产物进行了^1HNMR和MS表征;除草活性测试表明产物对双子叶植物的根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芳胺芳醛缩合反应制备6种敏感变色双水杨醛缩芳胺类化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熔点、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固态均具有热致变色性质,热致变色晶体中分子为平面,面对面堆积排列,分子之间距离较小,而光致变色晶体中分子的水杨醛亚胺平面与芳胺环平面之间有一个夹角.双水杨醛缩芳胺类化合物的变色过程涉及分子内快速质子迁移。  相似文献   

3.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含磷芳胺/E-51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测定了反应表现活化能。结果表明,含磷芳胺固化剂的反应活性高于对应的芳胺固化剂,与脂肪胺固化剂的反应活性相近,含磷芳胺/E-51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为69.50 ̄77.75kJ/mol。此外,DSC实验表明含磷芳胺对芳胺DDM/E-51体系有促进固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不活泼芳胺、二硫化碳(CS2)、三乙烯二胺(DABCO)、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为原料合成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酯,对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优的条件下合成了7个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酯,收率高达95%,并利用红外、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一种更高效简便的合成亚甲基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以芳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在不同条件和溶剂中使用溶剂热法一锅合成了一系列的亚甲基二芳胺、三亚甲基三芳胺和四亚甲基四芳胺类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及反映时间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热法具有后处理简便、产率提高的优势,是一种合成亚甲基二芳胺、三胺、四胺类衍生物的新的通用方法,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6.
苯并咪唑、甲醛与芳胺在甲苯溶液中回流分水,得到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芳胺,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芳胺与芳香酮在氯化氢-无水乙醇溶液中可发生交换反应,得到β-芳氨基双酮或β-芳氨基酮,β-芳氨基双酮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醇醛缩合,得到环化产物4-羟基-4-苯基哌啶。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根据烷基苯、芳胺和硝基苯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发展了一种根据分子结构计算烷基苯、芳胺和硝基苯的第一电离能的方法,对49种化合物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绝对误差0.=13ev,平均相对误差1.66%。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混合芳胺中各组分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9%~3.97%,回收率为99.5%~102%。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定准确,选择性好。对二元混合芳胺中各组分含量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9.
在氯化氢无水乙醇溶液存在下,利用芳胺盐酸盐法或醛胺缩合法,4H-[1]-苯并吡喃-4-酮可直接与甲醛和芳香胺发生Mannich反应,得到3-芳氨基甲基-4H-[1]-苯并吡喃-4-酮(3)。共合成了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产量适中。用IR,MS,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3)的结构,并对(3)的生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PEG-400为催化剂,通过芳酰氯与硫氰酸铵反应合成了中间体芳酰基异硫氰酸酯;后者不需分离,直接与芳胺反应,高产率获得N-芳酰基-N‘-(4-芳氧基苯基)硫脲衍生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扼要地阐述重氮化法测定芳胺的原理,从实验总结了温度对不同类型芳胺重氮化的影响,得出可将温度从0~5℃推广到0~40℃之间进行测定不影响氨基值的数值,给分析工作者操作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2.
在氯化氢无水乙醇溶液存在下,利用芳胺盐酸盐法或醛胺缩合法,4H-[1]-苯半吡埚-4-酮可直接与甲醛和芳香胺发生Mannich反应,得到3-芳氨基甲基-4H-[1]-苯并吡喃-4-酮(3)。共合成了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产量适中。用IR,MS,^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3)的结构,并对(3)的生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芳-脂族共聚酯酰胺热致液晶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芳-脂复合二酰氯和四种芳族二元胺合成了3个系列含有两种芳香二胺结 构单元的无规芳-脂共聚酯酰胺,其对数比浓粘度为 1.30~2.18 dL/g。用偏光显微镜、 X光衍射和DSC对聚合物的液晶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二茂铁酮亚胺的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三氧化二铝为催化剂,乙酰基二茂铁与芳伯胺进行缩合反应,分离出十种稳定的酮亚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结构。比较乙酰基二茂铁和苯乙酮与芳伯胺的缩合反应条件,发现所需催化剂不同.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由乙二醛,丁二酮和多种芳胺反应,合成1,4-二氮丁二烯衍生物的简便,适有的合成路线,乙二醛与芳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1,4-二氮丁二烯衍生物,收率为72%-78%,丁二酮在CH3COOH催化作用下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1,40-二氮丁二烯衍生物,收率为34%-71%,并用^1H NMR谱对其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北四羧酸酐和相应的烷胺、芳胺或双胺反应而制得18个北四羧酸二酰亚胺化合物。反应分别在喹啉,含有吡啶的盐酸溶液,以及胺类水溶液中进行,苯骈咪唑北类化合物是以双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证实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苝四羧酸二酰亚胺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苝四羧酸酐和相应的烷胺、芳胺或双胺反应而制得18个苝 四羧酸二酰亚胺化合物。反应分别在喹啉,含有吡啶的盐酸溶液,以及胺类水溶液中进行,苯骈咪唑 类化合物是以双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证实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物相转移催化法,以对氟苯氧基乙酰氯与芳胺为反应试剂,合成了10个对氯苯氧基乙酰芳胺.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相转移催化法与文献报道的相比较,有产半高、反应条件温和、分离提纯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以α-萘乙酸为原料,经与SOCl2回流反应,得到α-萘乙酰氯,再在液-液相转移催化剂PEG-400的催化作用下,α萘乙酰氯与芳胺的反应,合成了10析的α-萘乙酰芳胺,并经IR、^1HNMR、^13CNMR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13个苯砜类化合物和聚苯醚砜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分子中给电子取代基及醇类、芳胺等试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随取代基给电子能力-Cl<-OH<-O(?)-o(?)SO_2(?)的顺序,吸收峰红移变大;对于醇和芳胺,随着给电子能力的增加,它们在长波长处的吸收亦增加。还计算了二苯砜与芳胺间基态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