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札记     
难言之隐苏联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谈判中达成了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进一步为苏联和德国人民的友好合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给德国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又一有利的条件。莫斯科谈判结果受到全世界善良的人民的欢迎,因为它完全符合于和平的利益。但是对于那一小撮害怕国际局势的任何缓和的“冷战”陰谋家们,这是一个使他们垂头丧气的消息。莫斯科谈判达成协议的消息刚刚传出,”纽约先驱论壇报”驻华盛顿记者凱尔就报道说:华盛顿对于苏联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并不感到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呢?美国通讯社在报道协议的同时指出,苏联同西德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是“出人意料的”,这个协议超出了西德总理阿登纳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所取得的协议的范围。“纽约时报”驻华盛顿记者阿伯尔说,美国助理国务卿麦钱特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代  相似文献   

2.
日本《朝日新闻》驻莫斯科特派记者本村明生一九七一年在他所著的《从内部看到的苏联》一书中,曾提到苏联离婚率很高,是闻名于世的“离婚王国”。近年来,从苏联报刊透露的情况来看,离婚之风仍象瘟疫一样在全苏蔓延,成为苏联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几个月前,从苏联外交部里传出过这样一个笑话:莫斯科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加入了美国失业者的行列”,因为他在华盛顿没事可干了,只好在马萨诸塞大街附近的苏联使馆里边  相似文献   

4.
苏联当局一再宣称,它“对世界上任何地区没有自私目的”,“只关心促进和发展同各国间的友谊。”最近东南亚有三个国家再次领教了苏联的这种“无私友谊”。 6月16日,孟加拉国警察查获了莫斯科运往苏联驻达卡大使馆的一批先进的通讯器材,其中包括大功率的无线电监听设备,重约十吨。最初苏联人谎称为建筑材料,未获许可证,于是硬行闯关,并对孟加拉国官员大打出手,终被拿获。孟加拉外长于6月22日向苏联提出了抗议。在克格勃于达卡事发的同日,一批可疑物品共84箱非法进入了尼泊尔。据尼泊尔《人民之路》周刊揭露,这些可疑设备即将安装在被称之为“克格勃”总部的苏联驻尼新建使馆大楼内。尼朝野对此感到震惊,有的议员要求调查。 7月13日,马来西亚又抓住3名混迹于外交界的克格勃特务,勒令他们在24小时之内离境。克格勃本来臭名远扬,过去在世界各地出乖露丑事件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苏联“十月革命”90周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成为历史,然而它在20世纪的国际社会中,曾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而创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是冷战风云中的一支劲旅。在其存在的70余年中,其政治、经济、文化对人类社会曾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仅就苏联时期的技术史研究作一简要回顾和评述。1苏联时期技术史研究概况在帝俄时期,关于科学、技术的相关研究仅是个别科学家、工程师的业余爱好,即使如此,科学史、技术史以及技术哲学均有了初步的、零散的研究成果。“十月革命”后,虽然国家将…  相似文献   

6.
战后,赫鲁晓夫对当时莫斯科强求全国各地普遍种植春小麦的错误做法进行了抵制,在作物的种植类别上坚持因地制宜。然而对乌克兰农民"包产到组"的成功创举他却采取了先是暗中支持,后(遭到莫斯科的否定后)又公开谴责的态度。同时他在农业问题上提出了对逃避集体农庄劳动者强制迁移、合并小型集体农庄、建设"集体农庄村镇"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或者被联共(布)中央接受而在全国得以实施,或者遭到联共(布)中央的批判,从而防止了日后此类意见和倾向的再度出现。赫鲁晓夫的这些作为,使他与战后时期的苏联农业密切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苏联正在千方百计地破坏各国对莫斯科夏季奥运会的抵制。手法之一是口口声声叫嚷,“体育运动和政治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应当分开。让我们看看苏联究竟是怎样把体育和政治“分开”的吧。早在抵制运动发轫之初,苏联就慌忙派人四出活动,或游说,或威胁,或拉拢,或挑拨,明的暗的,白脸红脸,作了充分表演。二月初,正当美国拳王阿里打算赴非洲劝说非洲国家抵制的当口,勃列日涅夫通过苏联驻印度大使向正在印度逗留的阿里传递口信,要他放弃非洲之行。最近,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诺  相似文献   

8.
正在这种动乱的日子里,大使乘坐的车子也常被拦阻强行搜查,根本谈不上什么外交豁免权,什么国际法,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1991年底,苏联解体,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分为十五。我国政府不失时机很快同独联体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派出了建馆人员,任命了大使。当时我在驻莫斯科使馆任公使衔参赞。1992年7月,我接到出任驻塔吉克斯坦大使的任命和待收到国书后由莫斯科直接赴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指示。做好"青山埋忠骨"的准备我利用等国书期间,向出差到  相似文献   

9.
乔治·凱南     
以反苏反共著称的美国民主党人凱南,最近被任命为美国驻南斯拉夫大使。 凱南1904年生于威斯康星州,1925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27年任驻汉堡副领事,其后任驻莫斯科、布拉格和柏林等地的领事、秘书和顾问等职务。自1928年起,凱南就从事“研究”苏联和进行反苏活动,他曾在当时的反苏间谍活动中心里加、柏林的间谍学校受训,并且  相似文献   

10.
泰国一年中七八个月闷热多雨的天气,对来自寒带的莫斯科外交官来说,是很不相宜的。但他们的活动劲头却似乎并不为之稍减。他们整天东奔西跑,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苏联官员们如此忙碌,是不是因为他们人手太少,不敷使用呢?那可不是。驻在泰国的苏联官员多达二百人,人们普遍认为,这对泰国说来,是个“高得出奇的数字”。是不是由于两国外交事务太多,忙不过来?更不是。苏联与泰国长期关系疏冷,交往不多,按常规来说,早就该人浮于事了。譬如,两国去年的贸易额不过区区两千来万美元,而苏联驻泰国使馆商务处的人员却多达十七、八人。再如,苏联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的2月14日中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十年来的历史充分显示了这一条约的伟大作用。条约签订后,毛泽东同志在离开莫斯科时向苏联人民告别说:“人民可以看得见:  相似文献   

12.
“安全带政策”是苏联在东欧地区以维护苏联的安全为首要目标而建立的“缓冲地带”的一种政策 ,是二战后苏联总的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 1 94 3年~ 1 953年间苏联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安全带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苏联的安全 ,并巩固和发展了东欧的社会主义阵地 ,有效地遏制了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的扩张 ,维护了世界和平 ,但是 ,“安全带政策”过分地考虑了苏联的安全和民族利益 ,从而违背了国家间的平等原则 ,犯了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超级大国,其在20世纪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对前苏联剧变原因的认识,既不能托词于历史问题的遗留,更不能把它看成社会主义改革的结果,必须充分认识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变“改革”为“改向”在苏联剧变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在苏联解体与社会制度更迭的历史进程中,与苏联普通民众相比,“政治精英”们的政治取向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历史进程,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建设、民族政策完善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最近,伊拉克政府采取了两件值得注意的措施,说明它正在被国际反动势力推向灾祸的道路。一件是它宣布停止和苏联之间的外交代表权;另一件是它决定和土耳其缔结军事条约。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六日,伊拉克外交大臣沙班达通知苏联驻巴格达(伊拉克首都)临时代办雅库欣说:伊拉克政府由于“节约的理由”,已经决定停闭它在莫斯科的公使馆。同时,沙班达说,这个决定是和伊拉克政府关于“在国内公开对共产党人进行斗争”的内政政策一  相似文献   

15.
苏联下雪了。芬京电台曾经广播芬兰北境九月九日开始降雪的消息,仑敦电台曾经广播列寗格拉区在九月十三日开始降雪的消息,而莫斯科电台又在十月六日晚广播莫斯科的四周有大风雪。固然,苏联驻英大使迈斯基曾于九月二十三日在伦敦说:『我们不能过分倚赖「冬将军」及「泥将军」,在现代战术的下面  相似文献   

16.
正现年62岁的戈奥尔基·达维达维奇·托罗拉亚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大学教授、俄罗斯科学院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国家委员会执行主席、"俄语世界"总统基金会区域执行主席,曾长期供职于苏联/俄罗斯外交系统,1978~1987年在苏联驻朝鲜商务代表处工作,后担任苏联工商会苏韩经济合作处处长、俄罗斯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局官员,1995年起任俄外交部负责朝鲜半岛事务的紧急全权特使、驻  相似文献   

17.
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外交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鲁晓夫鉴于“冷战”方酣的国际形势,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把和平共处的原则定为苏联对政策的总路线。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外交思想,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同时对缓和冷战时期紧张的国际局势和改善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上奠定了苏联后来奉行的“缓和战略”的理论和策略,为解决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我们在看到它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科技》2012,(4):63-63
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锋、苏联第一颗气象卫星“流星1号”3月27日结束了整43年的太空旅程,重回地球怀抱 。俄罗斯空天防御兵新闻发言人阿列克谢·佐洛图欣说,“流星1号”卫星的残片莫斯科时间3月27日2时17分(北京时间6时17分)进入稠密大气层,最后坠落在南纬80.9度、西经5.63度的南极毛德皇后地。  相似文献   

19.
古巴从充当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搞侵略的打手,在非洲为非作歹以来,声名狼藉;它在不结盟国家中,处境越来越孤立。莫斯科显然认为有必要替这个马前卒吹嘘一番,以挽回一点它的“声誉”,于是苏联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了。苏联《新时代》杂志发表专文,给哈瓦那送上了一顶顶桂冠:什么“革命典范”,什么“站在了世界解放运动的前列”,什么给予非洲国家以“国际主义援助”、“帮助发展国民经济”,等等,真是把古巴捧上了天。事有凑巧,正当莫斯科不遗余力地吹捧古巴在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0月1日的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该刊记者的一篇文章,题为《葛罗米柯的谈判手法一狡猾与强硬相结合》。文章称: 1945年,当里根还在拍电影时,葛罗米柯在政治舞台上已经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了,他当时是苏联驻美大使。从那时以后,他先后担任驻联合国大使和苏联外长,同美国9个总统谈判过,经历了5个苏联领导人。莫斯科的这位高级谈判老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谈判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