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实际上已经逐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卫生检疫部门的财会工作在转变中得到不断的发展。随着新的《会计法》的颁布,卫生检疫财会人员如何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卫生检疫部门的财会工作向市场经济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卫生检疫部门的改革开放服务,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  相似文献   

2.
何林 《甘肃科技》2010,26(2):117-1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放弃了过去的既缺乏效率,又不能体现公平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能够实现效率又能够推进公平,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3.
曹真 《科技智囊》2010,(1):36-39
<正>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从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国家调节为主导、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与环境下,中国成长起  相似文献   

4.
曾传俊 《科技信息》2009,(30):53-53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一个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走过了30多年的艰辛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对这一过程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的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高校“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将被摒弃,对毕业生“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将被废除,逐步转向国家政策指导下,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问题的一点思考黄玉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经济学界提出了许多问题,对我们原来实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原则产生了许多撞击。本文试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理论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出发,探...  相似文献   

7.
西方新计划经济理论从社会主义不需要选择市场、不能选择市场和不能与市场长期结合,对社会主义市场取向的改革提出了质疑,而协商民主的计划经济的不可行性、市场的工具性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表明西方新计划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的责难不能成立,社会主义选择市场是实践的需要,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取向的改革取得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选择市场是正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货币供应和信贷,而中央银行任务的实施是通过“货币政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央银行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央银行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民银行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是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9.
杨钢 《科技信息》2009,(29):I0135-I0135
高校后勤餐饮服务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都是学校培养人才,保证校园稳定,推行正常进行的物质保障,本文对学院后勤餐饮管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大批懂得现代化建设,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要有一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和党的基本路线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新时期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性,不断研究探讨如何选拔、任用干部问题。首先要明确新时期“四化”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德才”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谓革命化,就是要求干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企改革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探索道路。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从1978年到1992年,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的最初思路,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取向的重大突破,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邓小平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计划经济的特点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表现为低水平和不稳定性发展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体现为一种相互矛盾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促使市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提前成熟,另一方面又增大了改革的阻力,造成了改革的长期性和渐进性。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长的中国范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体系得以逐步形成,其由"三个基石"和"五个支柱"构成;这是一种尚无先例的重大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历程,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范畴体系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人的素质,首先就是要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使人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心态:集体心态、理性心态、竞争心态和开放心态。形成和巩固这四种心态是会遇到不同的矛盾的,但是,只要党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健全相应的法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加强相应的教育,矛盾是会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但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开始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走向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繁荣和阶级矛盾的缓和,弱化和边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声音在我国高等院校此起彼伏。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改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摆在所有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就此提出了些许建议,以期能促进该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步伐,逐步恢复其在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坚持全面的科学的发展观。由此可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要理念,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转变,这一战略转变既是对这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继续推进、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努力建设我国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引起了我国社会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作为我国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应相应地转型,即从批判性、革命性到建设性、建构性的转型。要实现这一深层转型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隐性话语体系即建设性与建构性、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相互批判与对话。  相似文献   

20.
企业改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下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改制后,工会要突出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能,民主管理渠道要更畅通,工作思路需不断创新拓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