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自1788年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起,这样的规律就反复显现。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而在这次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又有哪项新技术,可以担当起拯救世界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侯波 《世界博览》2010,(3):76-79
全球经济危机的乌云依然笼罩在世界上空。2010年,这场经济危机的第三个年头,摆在中国面前的有一项比“保增长”更艰巨的任务:如何拨开世界经济“百年一遇”的阴霾,办好中国首届“经济奥林匹克”——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经济危机萦绕于世博会前后并非首次。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世博会、1933~1934年芝加哥世博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本次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小型家族企业的影响,并针对实现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家族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探寻对策并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风暴正在猛烈地冲击着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面对这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垄断资产阶级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资本主义世界一片混乱,已陷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场最严重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在猛烈地冲击着帝国主义。美苏两霸进一步陷入了更为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日子很不好过。这是天下大乱,“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际形势的一种表现。这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集中表现。因此,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它涉及到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虽然出现了生产过剩的隐蔽性、金融危机的先发性、有效需求"过度"的虚拟性和危机策源地中心国性等新特点,但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特点只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形势下的表现形式的差异,进一步印证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与前瞻性,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为我们理解经济危机提供了一种深刻而独特的理论视角,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正确地应对危机的挑战,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是人类现代化的发动机,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根本手段.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由此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大调整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抓住21世纪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汽车业的危与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危机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从金融危机转变为实体经济危机,汽车业则成为实体经济危机的“重头戏”。在金融危机的寒流中,汽车这个实体行业颠沛流离,世界老牌企业纷纷亮起红灯。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日子似乎并不那么坏,不过也不见得有多好。今天的中国汽车企业,其实正处在危与机觥筹交错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范拓源 《广东科技》2012,21(18):72-76
2007年的美国次债危机逐渐演化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还远未到底,而且会影响到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现在世界各国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但竞争就在危机中开始了。能否抓住机遇,凝聚海外创新资源,尤其是高端人才,关系着中国经济未来走向,而凝聚海外资源需要企业提高技术受容能力和技术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1788年,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于以纺织技术为樗的英国工业革命年代.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2.
郎朗 《世界博览》2009,(12):36-39
全球经济危机之下,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购买力既期待又恐惧。中国人的海外置业是否相应地存在某种盲区和隐患?  相似文献   

13.
浅谈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静怡  李乐 《科技信息》2010,(31):397-397,399
世界各国都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整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经济危机的特殊时期下,我国的中小企业除了本身的一些问题,要面临的困境更加严重了。本文简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机遇,并提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各国政府为谋求经济复苏与发展之路而努力,我国政府为应对本次经济危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章将通过对财政支出政策和减税政策的对比分析,提出在后金融时代下我国政府应着力注重财政支出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博览》2009,(1):15-15
世界劳工组织:2008年12月10日,在世界人权宣言发布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世界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玛维亚(Juan Somavia)向G20的领导人发出呼吁:“对于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效应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陷入一次新的经济危机。美国和英国经济从1979年起就已开始停滞或衰退;其他多数西方国家从1980年第二季度起,生产也陆续出现下降或增长速度减慢。根据一般的估计,这些国家的经济危机大都要延续到今年上半年,从下半年起有可能逐渐回升。这次危机虽不致像1973—75年危机那样严重,但也是战后西方世界一次比较深刻的同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蔓延到实体经济。然而,与之前的经济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但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都是相同的。本文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的金融危机刚过去不久,世界经济还没有平静。欧洲债务危机为世界经济危机再添浓重的一笔。人们质疑世界经济是否还能够恢复,世界经济一片恐慌之中。但是在恐慌之余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一下欧债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这会为我们判断未来世界经济是否会恢复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技促进发展》2009,(4):40-41
1857年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高速增长,英国废除《谷物法》带来了自由贸易的思潮,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世界贸易量急剧增加。英国在1850年后进入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过去了,八十年代已经到来。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哪些突出的变化?八十年代国际形势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八十年代会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七十年代国际形势的三个突出变化第一,世界力量对比在七十年代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西方国家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它们的力量和地位严重削弱了。它们怀念、留恋已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经过一九七三——七五年经济危机和印支战争,美国力量下降,过去以世界霸主自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