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罗旭 《科技资讯》2006,(35):28-28
以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箱梁为对象,总结了国内预应力曲线箱梁桥布束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建立曲线箱梁的有限元模型,对其布束方式进行探讨.该研究为今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曲线的钢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太平沟大桥曲线箱梁顶推施工设计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沟大桥该桥全长358.8m,平面位于R=1380.965m圆曲线及L5=300m的缓和曲线上,是国内曲线连续顶推桥长最长、跨径最大的一座桥。详细介绍了太平沟大桥曲线箱梁顶推设计特点及施工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预应力效应对波形钢腹板曲线箱梁翘曲应力的影响,将预应力等效荷载应用到波形钢腹板曲线箱梁的计算中。通过乌曼斯基第二翘曲理论,根据波形钢腹板曲线箱梁的力学特性,建立了考虑预应力效应的波形钢腹板曲线箱梁的扭转微分方程,并采用初参数法求得约束扭转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对称布置预应力钢束的情况下,将考虑预应力效应与不考虑预应力效应所引起的约束扭转应力进行对比,得到由预应力效应所引起的约束扭转正应力的比例达到33%,由预应力效应所引起的约束扭转剪应力的比例达到14.28%,由此可见在非对称布筋的情况下预应力效应产生的扭转效应不能忽视。将本研究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吻合较好,表明本研究计算方法精度较高,可进一步完善波形钢腹板曲线箱梁桥的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4.
王小鹏  张元海 《河南科学》2020,38(2):259-264
为了研究预应力作用下箱梁的剪力滞效应,将预应力钢筋作为施加在混凝土结构上的外荷载并进行等效计算.以附加挠度作为分析剪力滞效应的广义位移,基于能量变分法,推导了预应力作用下剪力滞效应的解析解.通过对一简支梁计算表明,计算值和有限元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理论解析解的合理性.对高速铁路标准跨度简支箱梁计算得出,预应力钢筋折线布束方式对梁体剪力滞效应影响最大,曲线布束次之,直线布束最小.  相似文献   

5.
唐智斌 《科技资讯》2006,(15):18-19
小沟特大桥桥全长左幅为826.76m,右幅为851.626m,双向分离式双幅桥,全桥位于半径R=1500m的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内。其中主桥上部的箱梁以中心线为基准跨径组成分别55m+5*100m+55m,为七跨变截面P.C连续钢构桥,由单箱室箱形断面组成,箱梁根部梁高5.3m高跨比为1/18.9,跨中梁,高2.0m,高跨比为1/50。底梁高度从1#块到11#块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宽12.0m,底板宽6.0m,采用双向预应力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对预应力产生的扭矩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张拉力较大、箱梁底板束配置较多、曲线半径较小或抗扭跨径较大时都可能引起箱梁向曲线外侧翻转而使内侧支座脱空。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预应力对曲线连续梁桥抗扭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正确配置预应力钢束来减少预应力对曲线连续梁桥横向抗扭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有鑫  张元海 《甘肃科技》2014,(6):104-106,138
基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梯度温度的规定,建立不同曲率、不同支承方式曲线连续箱梁桥的MIDAS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曲率、不同支承方式曲线箱梁桥温度效应的力学特性,并总结出曲线连续箱梁在日照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整体式桥台曲线箱梁桥结构体系的概念,并针对该桥型概念设计中关于设计原则、总体布置与构造、关键构件设计等若干核心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合理边中跨比取0.45?1 .0,高跨比取1 / 1 7?1 /20;台高H宜控制在H/I= 1 . 5?2(I为桥台的纵桥向厚度);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桩时,桩基长细比宜控制在40?80,而当采用圆形桩时,桩径≤1 .0 m等。研究结果有助于整体式桥台曲线箱梁桥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支架现浇施工在桥梁工程中运用广泛,但在曲线匝道箱梁桥支架现浇施工中仍存在施工难点,导致支架安全事故频发.针对曲线匝道箱梁桥固定支架整体就地浇筑施工过程中支架受力不均匀问题,总结了三种曲线箱梁桥支架布置方式,以不同支架布置方式、不同桥宽、不同曲率的Midas/Civil曲线匝道箱梁桥有限元模型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模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施工期间合拢段底板发生崩裂的现象,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了箱梁底板在预应力筋管道剖面上的竖向应力分布情况,然后对影响底板竖向拉应力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桥底板崩裂的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弯曲预应力束的径向力与预应力束管道偏离设计位置而产生的附加径向力,是导致底板开裂的主要原因;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底板开裂后的箱梁节段最终会发生失稳破坏即出现崩裂.  相似文献   

11.
公路混凝土弯箱梁桥的动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公路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在车辆动荷载通过粗糙桥面时的动反应.分别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和模态叠加法推导车辆和桥梁的振动方程,二者在接触点处满足接触力和位移的协调条件.分析采用一个三维三轴汽车,模拟为具有11个自由度的非线性模型,车辆结构包括车体、悬挂体系和轮胎.假定桥面等级为好,并采用功率谱密度函数进行随机过程模拟.研究四种不同曲率半径的弯箱梁桥的不同位置在三种不同行车路线、六种不同行车速度下的动反应.结果表明:弯桥的动反应与直桥是不一样的;尽管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弯箱梁桥的竖向弯曲基频也随之增大,但冲击系数并不完全遵循该规律.  相似文献   

12.
13.
箱梁是曲线梁桥中应用最普遍的结构形式,其力学特性研究对曲线梁桥的建设理论及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论述了箱梁的力学特性,对其剪力滞等计算模型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总结了箱梁截面力学特性的应用特点及规律,并针对具体的桥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为箱梁截面结构设计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配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曲线箱梁桥抗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抵抗曲线箱梁桥的扭转效应、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在不增加预应力钢束数量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利用体外预应力钢束形成空间抗扭作用的方法.基于空间解析几何关系推导了体外预应力扭矩计算公式,以此建立了以最小扭矩为目标的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抗扭设计流程,并利用非线性规划方法给出钢束最优平面线形参数的数值解法.分析结果表明,与体内预应力钢束相比,通过合理的体外预应力钢束空间布置,能大幅降低扭矩峰值,抗扭效果明显,且不影响抗弯、抗剪能力;扭矩计算数值解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能方便地用于实际设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施工实践中的技术体会,简要介绍了中长隧道快速施工关键技术,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新滩綦江大桥工程为依托,针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提出一种新颖的体内外混合配束方式.通过对该工程薄壁箱梁结构的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这种混合配束方式可以明显降低箱梁截面关键位置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说明这种混合配束方式在结构抗裂性方面更为可靠,从而可以完全替代竖向预应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混凝土箱梁横向预应力合理的张拉顺序,利用体梁组合单元建立了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悬臂施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采用不同张拉顺序施加横向预应力对箱梁顶板横向正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分段立即张拉会造成顶板中部下缘横向压应力沿纵向近似线性增加,从与前一梁段交界处的2.9 MPa增加到与后一梁段交界处的10.1 MPa;采用滞后张拉时,顶板中部下缘产生约6.7 MPa的均匀压应力,表明滞后张拉能更合理地发挥横向预应力的效应.据此提出了基于滞后张拉的施工方法,以克服横向压应力沿纵向分布不均的缺点,并进一步指出了滞后张拉在设计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改进现有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设计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有限元方法,采用板壳单元——Shell 63单元,对薄壁直线箱梁和薄壁曲线箱粱剪力滞效应分别进行了数值计算.将直线箱梁剪力滞效应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变分法理论计算值及模型试验值进行了对比,三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本研究数值方法的正确性.在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曲线箱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应力、应变及剪力滞系数值,分析了曲率半径等因素对曲线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曲率半径对曲线箱梁的剪力滞效应影响较大.与直线箱梁相比,截面相同位置处的剪力滞系数随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增幅远超过5%以上.因此在曲线箱梁的设计中应对曲率半径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连续箱梁裂缝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箱梁梁桥桥面具有行车舒适、节约材料、造型简洁美观、受力均匀、养护工程量小及抗震能力强等优点。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高架桥建设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但结构受力分析较为复杂,施工工艺较难,设计及施工质量较难控制,裂缝问题出现较多。裂缝的出现会使钢筋锈蚀,结构的承载力急骤下降,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该文通过对桥梁常见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针对连续箱梁设计、施工中需重视的几个问题以及裂缝的预防措施,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体外预应力加固钢梁桥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钢梁桥时体外预应力筋的线形布置、预应力损失以及内力增量的计算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钢梁的设计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一模型梁进行了加固设计计算,且与模型梁的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符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可行,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