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第一代认知科学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转型,"具身认知"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对教育的现实意义更加凸现,其潜在价值亟须深入研究。在哲学层面探讨了从笛卡尔的离身二元论到梅洛-庞蒂、海德格尔等的身心统一观,具身性的由来;从认知科学理论发展的视角,阐释第一代代认知科学"离身"向第二代认知"具身"的转型。论文指出,"离身———具身"为一连续统,亟须整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语言的隐喻"、"技能———身体的空间性"和"情感———身体的情境性"三个维度探讨具身认知对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身体写作”备受关注,出现了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第一代作家,卫慧、棉棉为代表的第二代,春树、木子美为代表的第三代。在具体阐述她们的“身体写作”时,着眼于“身体写作”和男权文化的关系,结合她们的作品对她们的写作动机、文学品格、审美追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写作”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第一代作家,卫慧、棉棉代表的第二代,春树、木子美代表的第三代。在阐述她们的“身体写作”时,着眼于“身体写作”和男权文化的关系,结合她们的作品对她们的写作动机、文学品格、审美追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作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不仅精通古文,对时文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看到了时文内在的不同品位,积极推崇高境界时文;认为时文的职能在于阐发经典原意,真正做到“代圣贤立言”;在时丈和古丈的关系上,打破两者之间看似不可逾越的界限,主张“以古文为时文”;提出作者的人品、环境等是影响时文创作的重要因素。刘大櫆的时文观对后人研究时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命观是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是人对其对生命过程、生命存在、生命关系及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本文关注的永宁纳人经由人、家和万物的生命“体认”,形成其生命观念。对生命的认知所形成的观念又“体现”、践行于日常生活,形成纳人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而在现代旅游的背景下,纳人以其身体策略来对抗“凝视”的权力,是其能动的生命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牛顿力学诞生于300年前现代工业的萌芽期,所研究的对象基本上以重力、爆炸力或弹道力为主。工业科学发展到今天,牛顿力学作为动力学的基础也应该随着动力发展而发展,要能够对所有动力(包括人为动力)现象有一个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如:机电动力、热动力、流体动力等,已经是人类生存环境无处不在的重要部分,但用经典的牛顿力学来完整地解释它们却存在一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经典力学是以常规一次性施力为研究对象,现代力学要面对的多是持续性施力的情况,而光电动因、宇宙大爆炸论的出现更需要统一的理论。论文要解决的是经典动力学与现代动力学共同的“动力微分关系”,和“变量到常量”“量变到质变”的不同关系;特别是人造动力装置往往是将动力与运动体做成一体,就容易混淆质量m与作用力F的主从关系a、功能关系Nt、表里状态v。将牛顿定律各自准确地定位于动力学系统中,从而实现了经典力学与现代动力学的统一,包括与“相对论”的通解。同时也揭示了持续动力在变量与常量的交替中,可以主动地获取更大的做功能力和更多的能量利用效率。这也解决了一些动力学应用中的一些困惑和五花八门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程潮 《开封大学学报》1997,11(1):97-99,14
现代新儒家都与宋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宋学”一词是清代学者惯用的术语,它以注重“性命义理”而与汉儒和清儒所提倡的注重“考据训诂”的“汉学”相对立。现代一些学者又把“宋学”(主要指程朱理学)与“明学”(主要指王学)相对。本文所讲的“宋学”是指整个宋代儒家思想,它既包括程朱理学,也包括陆九渊心学,还包括陈亮、叶适的功利之学等诸派别。本文探求的是五四以来第三、第四代新儒家的来学观。一、方、唐、徐、车的宋学观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四人解放前就在学术界初露头角,但他们的主要理论成果是在离开大陆…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义学批判传统语义理论,强调基于身体的经验和想像,将注意力转向人类的推理。通过对认知语义学六个主要观点即经验观、概念化、百科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和隐喻观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加以评析,分析结果表明认知语义学虽能解释一些传统语义学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但研究覆盖面较小,认知语义学理论亟待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俄苏文学是中国当代“红色经典”最重要的外部资源和重要研究视点。在嬗变的历史沿革过程中,中国当代“红色经典”叙事与俄苏文学形成了一种弥合与疏离的关系。俄苏“红色经典”对中国当代“红色经典”叙事精神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何心隐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平民改革家,他一生“以道济天下”,坚持反专制斗争,积极从事社会改革实践,他的“以学长代君主”、“以师友关系代封建宗法关系”、“以率养实现大同”等主张,体现了平民阶级的平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里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但它却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的萌芽,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1.
儒家“比德”观是一种以物观德的道德认知形式,“比德”观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人物时将“比德”观渗透进去,使整个作品产生了独特的美学韵味。从“比德”的角度来理解红楼梦的人物乃是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运用Langacker的语言象征观以及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体验观分析了清水江文书中名词的语义功能的认知基础。研究发现,清水江文书中的名词及其排列顺序、苗侗地名结构及排列顺序是苗侗民族世界经验的组成部分,是其身体、大脑和世界之间互动并体验认知的结果,也是他们对客观和主观世界独特的识解方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庸俗社会学的认识论根源,在于以牛顿天体力学和笛卡尔二元论为内核的经典科学观,文艺学领域的庸俗社会既有“原发性”、“迁移性”之分,也有“广义”、“狭义”之别,它不但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学派,同时也存在于三民主义学派。就批评理论的当下形态而言,重要的不在于缺少“文学性”和“审美意识”,而在于缺少“现实性”和“问题意识”。对庸俗保持警惕是必要的,但不能以疏离政治出现实为借价。关注中国问题,应该成为新世纪文学理论学术创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楚美术色彩观既不同于以正德正色为标准的合“礼”、合“度”的儒家色彩观,也与道家所标举的以黑白素淡为特征,以“虚”、“无”、“空”为旨归的本体论色彩观大相径庭。楚美术色彩观念的形成是春秋战国时期普遍流行的“五色”审美观“楚化”的结果,它对中国传统美术设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普遍认为,黄宗义有一种民主主义的法治观,它代表了市展阶级的反封建要求,具有近代启蒙意义。笔者曾对宗义等人思想的启蒙性质予以质疑,现对其“法治”观作一辨析,以期抛砖引玉。一、立“天下之法”辨黄宗义在《明夷待访录·原法》篇中立“天下之法”的命题,常被视作其“法治”观的主旨。基实,只要辨析一下其中的“天下”和“法”两个概念的意蕴,就可看出,黄氏的主张实在是传统儒学的“天下”观和“三代”理想,在明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数学认知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认知结构的横结构:数学认知结构既包含处于底层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又包含处于中间层次的数学方法和解题技巧,还有处于高层次的数学方法论和数学观;还提出了数学认知结构的纵结构:数学认知结构是一个立体网状的、其中包含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的“格”结构.据此提出了构建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孙敏 《科技信息》2009,(11):125-125
生命在于运动,说明运动对生命的需要和体育存在的重要意义。“一身动则一身强”,虽然是古人讲的一句话,但它揭示了在体育锻炼中求得强身健体的深刻道理。体育锻炼是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四有”新人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处于“第二快速发育”的重要时期,不仅身心发育旺盛、体力明显增强,而且也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8.
王弼在儒家传统的“亲爱为孝”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亲爱为孝”观,它着重强调了“自然”,强调了“体用如一”、“本末不二”。其意义在于:第一,由“自然”引发的对“礼”的重新审视,与汉末的纠弊之风一脉相承;第二,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导致儒学上的分歧,为儒学的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三,受玄学影响形成的人丧葬景观,折射出魏晋时期世人对人性的自觉呼唤。  相似文献   

19.
提到“老”字,人们会立即害怕起来。因为人一老似乎也就不中用了:什么“老年痴呆症”、“老化”、“老毛病”等都会接踵而至。老的下场多数是负面价值,但也不尽然。象老古董、邮票、字画、名壶等反而越老越值钱。古迹也同样如此,如果它能被细心保存下来,更是无价之宝。在商品领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铁律”,象对待珍品一样去维护它,才能越来越值钱,从而使之成为真正的“百年老店”或经典品牌。让商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所有老板的心愿,但任何东西想在短期内走红都非易事,更何况要让它“活”到30岁以上呢。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3,(10):26-27
先进极高频卫星也叫第三代“军事星”,其信息传输能力是现役第二代“军事星”的10倍,军方操作人员所获得的带宽将增大5倍,且体积更小、更耐用,成本更低,每颗先进极高频卫星的成本约是“军事星”的1/2。它可以给战区指挥官提供高安全性的、抗干扰的、不易截获的通信服务,可满足实时图像、战场地图和跟踪数据传输等战术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