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8(5):F0002-F0002,I0001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3月,其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土木工程系。目前已经和正在培养本科生千余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构成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现有三个系,一个实验中心,一个省部级共建实验室,一个研究所。分别是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建筑系、土木工程综合实验中心、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法筛选出适合我院五个系部的职业性体育项目后再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学生更为感兴趣的,更愿意参与的职业项目,其中男女均喜好的项目铁道工程系:双拐、趣味体育活动;铁道运输系:滑板和眼保健操;铁道建筑系:游泳、攀岩、网球、双拐和定向越野;铁道电信系:拓展训练、网球和武术;铁道机电系:太极拳和拓展训练。  相似文献   

3.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下设5个系,即交通土建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建筑系和灾害防治工程系,设有五个本科专业,即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灾害防治工程,  相似文献   

4.
土木建筑学院为山东科技大学历史上最早的(系)院之一。学院现设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建筑系、艺术设计系、道路与桥梁系等6个系,还设置岩土工程研究所、工程爆破研究所、软岩工程研究所、建筑与环境材料研究所等13个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道学会(China Railway Society)成立于1978年4月,是由铁道科学技术工作者和与铁道科学技术相关的单位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学术性社会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是党和政府发展铁道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00,(7):114-115
为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适应北京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北京工业大学“211工程”建设的需要,1998年4月成立了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院由原土木系、建筑系、暖通空调专业、建筑勘察设计院合并组成。学院现设有6个学科部(系)、一个中心和一个设计院,即结构工程学科部、交通工程学科部、建筑学学科部、市政工程学科部、建筑环境与设备学科部、道路桥梁学科部、中心实验室和建筑勘察设计院。学院的交通与土建学科是北京市的重点建设学科,建筑工程学院所有专业都是与北京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学院现  相似文献   

7.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22(1):F0002-F000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土木建筑系于2002年独立建系,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个本科专业;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3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200余名。  相似文献   

8.
城市与环境学系由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地理系和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资源与城市科学系于2001年9月合并组成。全系现有教职工38人,专仟教师28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8名;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历者6人,硕士学历者13人。设有城市规划与设汁学科硕士点(与建筑系合办),目前正在积极中报人文地理学科硕士学位点,此二者均为学院重点建设学科。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纵横》2008,(3):13-13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1年2月,系中国铝业公司所属的予公司,是集铝工业及有关项目工程咨询与设计、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工程监理、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为一体的国际型工程公司。该院历来重视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不断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工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引领铝工业的发展,赢得较多的国内外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系始建于1985年,1985—2001年有工业民用建筑、建筑施工和房地产经营管理3个专科专业.2001年4月成立建筑工程学院,是一个起步晚,但起点高,具有国际建设工程发展战略目标的新型工程学院,学院下设两系一部、一个中心实验室、一个工程检测站,即土木工程系、房地产与建设系、工程力学部、院中心实验室、上海师范大学建设工程检测站.目前开设有两个宽口径全日制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舍2个本科专业方向:建筑工程、国际工程营造与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含2个本科专业方向: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专升本.学院共有50名教职工,  相似文献   

1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名动力机械工程系,成立于1964年,是我校成立最早的三个系之一。学院现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具有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流体力学等7个硕  相似文献   

12.
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由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同济大学双重领导。1978年李国豪教授组织同济大学的力学、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方面研究队伍与试验室创建结构理论研究所,原工程结构研究所的人员机构并入其中。1985年工程结构研究所恢复,1987年成立结构工程学院,工程结构研究所是学院下属的系一级研究机构。1992年下半年开始机构调整系所合一。研究所由工程结构研究室,结构静力试验室,结构抗震实验  相似文献   

13.
道路与铁道工程中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炜  贾致荣 《甘肃科技》2007,23(2):164-166
随着我国道路与铁道工程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道路与铁道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道路与铁道工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之一。文章介绍了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了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道路与铁道工程中目前主要采用的边坡生态防护形式,最后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5,31(3):F002-F003
现代印刷工业正在历经信息传播数字化、彩色化、跨媒体化的历史性飞跃,成为新兴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急需的朝阳产业。曲阜师范大学印刷工程系是学校为适应山东省印刷行业的发展需要,于2001年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出版专业(专科)的基础上新成立的直属系,2002年开始招收印刷工程专业本科。现拥有四年制印刷工程(本科)专业、三年制印刷工程(专科)专业和电子出版(专科)专业。并正在申报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印刷工程)硕士授予权。  相似文献   

15.
练松良 ,男 ,1 95 6年 5月生 ,浙江象山人。 1 982年 2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本科专业 ,同年考取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研究生 ,1 984年 8月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历任上海铁道大学讲师、副教授 ,1 997年晋升为教授 ,现任同济大学铁道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会员 ,《铁道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1 997年 5月至 1 998年 5月在加拿大科学院地面运输技术研究中心进修一年。 1 991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长期从事铁道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是现代运输条件下轨道结构的研究。主要…  相似文献   

16.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工程学院起源于广西民族学院化学专修科,1960年创建,1972年与数学、物理专业合并成立数理化系,1978年独立建成化学系,1996年更名为化学化工系,2003年成立化学与生态工程学院。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化学与生态工程学院目前设有应用化学、  相似文献   

17.
《西藏大学学报》2009,(5):F0002-F0002,F0003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与学校的直接领导下,在对口支援高校西南交通大学的无私援助下,2001年7月,以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为基础,筹建西藏大学工学院。2003年7月西藏大学工学院正式成立。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交通运输系、建筑系、资源与土木工程系、工学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有西藏经济建设急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建筑学、  相似文献   

18.
1 系及专业设置简介交通管理工程系的前身是警卫安全系。警卫安全系成立于1983年,1984年正式招生,当时设警卫安全专业和城市交通管理专业。为了适应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于1988年将警卫安全系更名为交通管理工程系。设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和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1994年增设了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专业,在1993年的专业整理中将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调整为交通工程专业。其中,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和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专业属公安技术类专业。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培养德、智、体…  相似文献   

19.
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个新型学院,下设机电工程系、工业设计系、建筑系、实验室。学院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城市规划、工业设计等5个本科专业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汽车制造与维修2个专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市级重点建设学科。  相似文献   

20.
建筑系馆作为建筑系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它的设计方法一直是广大建筑师生探索的目标,该文通过分析学生在系馆内的学习行为模式,探讨了这些行为对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的影响作用,进而从功能角度更详细的研究建筑系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