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采用1978-2012年统计数据,对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规模是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福建经济增长的高等教育规模弹性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步扩大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增长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福建省1978-2010年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分析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建立两者之间的VAR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通过分析得出短期内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引起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期;而福建省的区域经济增长无论是短期内还是长期内都会对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协整分析。选取1980-2007年数据为样本,探讨了甘肃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入境旅游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变量间存在的动态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区域物流的发展.本文将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对1978~2010年福建省的经济指标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探讨福建GDP、物流产值、货物周转量、物流里程的协整关系,从而得出福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效应.本文发现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结合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分析了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两者短期关系虽有可能偏离长期均衡,但由于误差纠正机制的存在,能够较快地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6.
出口贸易带动经济增长假设在中国的进一步检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协整分析技术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检验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 Export-led growth,ELG)假设在中国的情况 .结果表明 ,GDP、出口与贸易条件之间存在唯一协整关系 ,即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 ;存在出口增长到 GDP增长的单向 Granger因果关系 ,说明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假设在中国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7.
以1978—2008年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福建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非一致性,而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劳动产出率的提高对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这说明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促进福建省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债券融资、股票融资是我国境内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的两大方式,基于协整理论构建VECM模型,研究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从长期来看,债券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协整关系,且经济增长对债券直接融资也有正向促进的作用;股票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反馈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米国芳  赵涛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1):89-91,116
以1981~2009年数据为样本,运用ADF单位根检验、VAR模型,Johansen多变量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分析对经济增长、电力消费与碳排放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碳排放量都属于二阶单整序列;三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当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模型将以69.39%的调整力度将其调整至均衡状态;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碳排放量与电力消费都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选取黑龙江省1995—2014年旅游统计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黑龙江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均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2)LGDP与LIRt′、LGDP与LTRt之间均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3)黑龙江省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影响;(4)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互为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与旅游外汇收入是单向格兰杰原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选取资本、劳动、技术、制度等相关变量数据,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1981-2010年福建省九地市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始终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科技与教育是支撑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此外,福建省要素投入增长率和要素贡献率呈现明显的地区间不平衡,主要存在4种要素驱动类型。  相似文献   

12.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福建省1996—2008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全国比较后发现,教育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福建省从业人员的受各级教育的年限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教育投入,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以提高高等教育对福建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刘芳  李炳军  高波 《河南科学》2010,28(3):369-373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1978--2007年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两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投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对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近二十年来的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探寻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科技投入决定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科技的发展需要科技投入。以1978~2007年间新疆财政科技投入和人均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疆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两者仅存在单向因果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长三角地区1995—2018年数据,从总体水平、产业层次、区域层次等角度分析,探究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2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长期互为正向影响的关系,且具有积极性的影响,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以及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存在单方向的线性关系,经济...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78-2009年内蒙古地区财政性教育支出与GDP的统计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协整检验对内蒙古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内蒙古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关系不显著,进而提出优化教育投资结构,提高教育投资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1990—2017年南京市的年度数据,通过构造VAR模型,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结构3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南京市的金融发展给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南京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结构能正向刺激南京市经济增长,而金融发展效率则不利于经济增长;总体而言,南京市的金融发展会对其经济增长起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RBF(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本科生招考数量、研究生招考数量、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作为RBF网络的输入,以GDP总量作为RBF网络的输出,以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为实证研究的基础数据.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等教育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本科生招考数量的促进作用为0.23,研究生招考数量的促进作用为0.45,高等教育投入经费的促进作用为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