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目前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注册数量逐年递增,但是总体上起步较晚,发展中还存在着发展思路不清晰、土地流转困难、生产资金短缺、农场主素质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对家庭农场的认识、建立规范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补贴力度等促进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流转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分析土地流转问题与发展趋势,对家庭农场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调研发现该县的土地流转存在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土地规模难以扩大、土地流转信息不完善、土地流转价格虚高困境;其次,通过对家庭农场的访谈及对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运用归纳法得出影响该县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因素;最后从柳林县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是农村新出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有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有利于耕地可持续利用,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生产经营形式。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家庭农场存在优势,同时也存在制约因素,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税收、资金、法律、培训等方面的制度,以促进家庭农场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鲜俐玲 《科技资讯》2009,(13):240-24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如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不规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等。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归属清晰的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新机制,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如何对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确保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是当下贵辩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笔者通过对贵州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初步从制度经济学的层面为贵州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得出了有益的思考和结论.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经过了四个阶段:土地私有、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土地流转时期。从中可以看出,建国以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往往是由国家主导的,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产权分化的过程。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面临着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稳定、流转渠道不畅通、征地补偿机制和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其出路在于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产权制度,并且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允许土地产权进一步分化,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自由流转和公平交易;改革当前的征地补偿机制和标准,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并使土地发展收益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7.
研究玉林市新型农业现代化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加快玉林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近些年,玉林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逐渐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居全区地级市之首,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土地零散破碎、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非粮化严重等问题。采取推进小块并大块,加强土地流转宣传力度,完善土地流转运行机制,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杜绝过度非粮化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加快土地有效流转,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这顺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但目前国内的研究偏向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从法律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寥寥无几,特别是家庭农场的法律定位,理论界一直没有定论。从法律角度提出家庭农场的法律特征,归纳为:法律主体家庭化、土地流转合同化、农场经营法人化、法律监管政府化,并提出家庭农场的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进行整合了土地资源,推动了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但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土地流转中还存在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是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查表明,X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主要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即土地流转难、融资难、农技人才缺乏、政策资金整合难、规模小带动力差、经营创新缺乏、环保重视不够、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为解决以上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着力从破解土地流转难题,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完善农技支撑体系,整合惠农政策与资金,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大力推进生态种养等六个方面入手,切实促进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健康发展,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农户成为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根据湖北省利川市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投入状况,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户林地投入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林地块数和离家距离、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的了解程度以及采伐限额制度对农户林地投入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林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适当放宽采伐限额政策、规范林地流转以及加大对农户经营林业的补贴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马克思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地租存在的原因,揭示了当前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制度存在的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农民投资积极性低、农地流转不畅、地租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承包制度、流转制度、征用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运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公共利益界定不清、监督缺失、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过低、安置方法单一等问题。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从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公平高效的征地程序、完善法律体系、尝试多种安置途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经营、产权不清、管理不规范、土地征用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分配制度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外延和内涵、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平衡土地收益分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等对策,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为达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作者论述了开展农村土地整理的必要性以及重大意义。然后文章介绍了我国当前农地整理的主要内容 ,以及以农田、道路、沟渠、林网为主要内容的农地综合规划设计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得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安置城中村失地农民,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保障缺失、制度缺陷、传统养老功能弱化、农民缺乏保险意识等问题。构建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应完善土地补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障措施,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7.
洪洞县甘亭镇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土地供给紧缺的问题日益明显,土地征收成了工业化的必要环节.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政府、土地开发商和农民三者之间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在土地用途调整、补偿金额分配方式和移民安置等方面出现了冲突,如果不能合理和及时地解决冲突,必然会给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在征地过程中主要的冲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海南垦区内农场与地方行政区域毗邻、交错,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空间与管理关系,垦地之间出现诸多问题,如垦地产业分工协作不足、医疗与教育等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要素流动性差等。以垦地共建型特色小镇——文儒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从道路系统和用地布局2个方面出发,对文儒特色小镇空间布局优化进行研究。针对存在的道路系统不完善、支路密度低、垦地片区路网结构不均衡、用地较为分散和设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分别对道路系统和用地布局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以加强文儒特色小镇垦地之间的整体性,实现垦地共建。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的短板,严重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破解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重要机制。我国农村初步具备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条件,使公共服务社区化成为可能: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实践为公共服务社区化打下了基础;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零距离需求的企盼以及农村面临的社会与经济、就业、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等外部压力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三峡工程移民搬迁企业、集镇的逐步建成,区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库区农村土地流转悄然兴起并呈加速态势。它不仅抑制了库区农村土地抛荒,而且促进了库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了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拓展了移民安置空间.但同时也存在着土地流转形式混乱、无法可依、纠纷时有发生甚至潜伏隐患等问题。克服这些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