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并熔炼了成分为(Ti50Al50)100-xYx(atom)=0-2.0%)的合金,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三点弯曲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添加钇(Y)对TiAl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的添加能改变TiAl合金中O、N等间隙原子含量并增加TiAl合金显微组织,使γTiAl使合金晶粒细化,促进γ+α2片层状组织的形成,适量钇的添加能降低TiAl合金中O、N等间隙原子含量并增加TiAl  相似文献   

2.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铬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子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uTi2,此时,反应层是按Al2O3/Ti2O+Ti0/Ti2O+TiO+CuTi2/CuTi2/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对于氧化锆陶瓷,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反应产物均为γ-AgTi3和δ-TiO,反应产物也是按ZrO2/δ-TiO/δ-TiO+γ-AgTi3/γ-AgTi3/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Ti_(50)Al_(50)混合粉末在氮气氛的机械合金化过程。球磨30h后Ti_(50)Al_(50)混合粉末已形成非晶合金;经适当的热处理,可原位形成纳米复合材料γ-TiAl+Ti_2AlN。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测定了Ti-Al-Fe部分的α(α2)/γ相平衡成分,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Ti-Al二元系,Fe的加入使α(α2)/(α(α2)+γ)和(α(α2+γ)/γ相界线均向富Ti方向移动;Fe在α(α2)相中的溶解度小于γ相,Fe为γ相稳定化元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共晶和过共晶Ti3(Al,Si)+Ti5(Si,Al)3双相合金中Ti5(Si,Al)3相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Ti5(Si,Al)3相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其显微硬度受其中含Al量的影响,而点阵常数保持不变,根据组织结构对材料的影响,认为具有粗在初生Ti5(Si,Al)3相的过共晶双合金是不宜做结构材料的,而具有细小均匀Ti5(Si,Al)3的共晶双相合金,有可能发展成实用合金。  相似文献   

6.
运用SEM和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TiAl+Ca三元合金的室温断裂行为和变形亚结构.结果表明,少量Ca的添加可以大幅度提高Ti-34%Al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合金断裂时不再表现为单纯的穿晶解理断裂而在γ单相中出现了河流状的解理纹,断口上还出现较多的撕裂梭;TEM分析表明,Ca的添加有助于1/2<110]正常位错的启动;Ti-34%Al-1.0%Ca合金压缩变形时产生大量的位错环,当Ca含量达到2.0%时,在γ相中出现了由于位错分解而产生的层错.  相似文献   

7.
采用惰性气氛下热压方法,研究了Ti-33Al-3Cr(质量分数,%)合金粗大(α2/γ)层片组织材料/粗大(α2/γ)层片组织材料及粗大(α2/γ)层片组织材料/细小双态组织(γ+α2/γ)材料焊接界面及其显微组织,以及随后的热处理退火制度对此界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大(α2/γ)/粗大(α2/γ)界面的显微组织特征受界面粗大层片状晶团位向的影响.此类界面经过1250℃退火,其显微组织变化不明显,但促使γ相等轴晶退火孪晶的形成;而经过1280℃退火,原焊接联接界面变宽,在(α2/γ)晶团界面上发生部分再结晶现象;而经过1350℃退火(Ti-33Al-3Cr合金的tα≈1305℃),整个联接件材料发生重结晶,形成新的、粗大的全层片状组织,原焊接联接界面消失.采用细晶双态组织材料与粗大全层片状组织材料对焊,可得到良好的固态焊接结合面.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b含量对Ti3Al+Ti5Si3双相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b原子含量从0增加到20%,合金的组织形貌变化不大,仅在Nb含量为10%时,出现网篮状组织.合金在室温下的断裂强度以及基体的显微硬度均随Nb含量的增多而增大.加入10%Nb的双相合金其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形变Ti-47Al-2Mn-2Nb合金为对象,在77~1373K和10-5~10-1s-1应变速率范围内研究微量硼(a(B)=1.0%)对TiAl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发现,1.0%B能有效地细化形变Ti-47Al-2Mn-2Nb合金的近全片层组织,显著提高其中低温强度,改善中低温塑性,但不损害其高温强度,是提高TiAl合金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还发现,除延脆转变温度附近外,1.0%B对形变TiAl合金断裂方式无明显影响.部分固溶于形变TiAl合金的硼原子可能与空位结合形成复合体,硼原子-空位复合体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空位,促进位错攀移,从而促进合金的延脆转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示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快速凝固Al-Fe-V-Si合金薄带微观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时已存在立方结构的α-Al(13)(Fe,V)3Si相,呈近球形弥散分布;加热时α粒子长大,但直到510℃/100h粒子粗化仍不明显.升温到650℃发生相转变.出现多边形θ-Al2(Fe,V,Si)六方结构相;而经650℃/25h处理后观察到长条形析出相,其成分近似为(Al,Si)(13)Fe4,并与原来立方相、六方相粒子共存.  相似文献   

11.
采用预制缺口试样,测试了Ti-33%Al-3%Cr-0.5%Mo(质量分数)合金双态组织材料的室温KIC值.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薄板状试样内裂纹扩展动态过程;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研究了薄膜试样内裂纹扩展动态过程,以及裂纹尖端附近区域上的变形亚结构.试验结果表明,TiAl基合金双态组织试样表现出低的室温断裂韧性,归因于γ相晶粒内容易形成剪切带,造成了γ相晶粒对裂纹扩展表现出低的阻力.  相似文献   

12.
F~-离子和Ti~(4+)离子在CaO-Al_2O_3-SiO_2系玻璃晶化时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CaO-Al2O3-SiO2(CAS)系玻璃中单独引入F-离子或Ti4+离子,以及同时引入F-离子和Ti4+离子,通过DTA(差热分析)、XRD(X-射线衍射)、Raman、XPS(光电子能谱)和SEM(扫描电镜)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AS系玻璃中一部分F-离子取代非桥氧离子处于玻璃网络内部,另一部分F-离子处于玻璃网络间隙,F-离子能促使CAS系玻璃分相,在稍高于Tg的某一温度热处理时,CaF2晶体首先从玻璃中析出;Ti4+离子对玻璃晶化影响不大,在稍高于Tg的某一温度热处理时,加Ti4+离子和不加Ti4+离子的玻璃首先析出的晶相均是钙长石(CaAl2Si2O8);在CAS系玻璃中同时引入F-离和Ti4+离子时,在稍高于Tg的某一温度热处理后首先析出的晶体是CaF2和钙长石(CaAl2Si2O8),F-离子和Ti4+离子混合使用能更好地促进CAS系玻璃的晶化。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铝陶瓷粉末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钛酸铝陶瓷粉料。由铝和钛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水解和缩聚反应制取凝胶,研究确定了室温下合适的水/醇盐摩尔比、溶剂、醇盐浓度和适宜的催化剂;给出了凝胶的非晶态粉料的比表面积,DTA,TG,结果以及用XRD跟踪结构的变化。并分别在710℃和910℃开始发现TiO2(金红石)和a-Al2O3晶相。在12000~1300℃温度我间开始Al2O3和TiO2转变成Al2TiO5。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O/γ-Al2O3,NiO/TiO2-Al2O3催化剂样品,用XRD,EXAFS等方法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分析.XRD相定量方法测得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65gNiO/100m2Al2O3,而NiO在TiO2-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81gNiO/100m2TiO2Al2O3。EXAFS分析结果表明:TiO2的引入改变了NiO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术(HRTEM)研究了Ti-21.7%(原子分数)H合金中γ氢化物与α-Ti基体之间的界面结构.取向关系为<2 0>α//<110>γ,{0 1 0}α//{1 0}γ的α/γ界面从[0001]α,[2 0]α和[2 3]α.三个方向进行观察.结果表明:(0 1 0)α/(1 0)。界面保持共格关系,并且发现γ氢化物的长大是通过α/γ界面上的台阶的形成和侧向扩展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Ti-C-Ni系添加剂对(TiO2-Al-C)-(Ti-C-Ni)复合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热效应△H与Ti-C-Ni系在复合体系中所占质量比k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线性关系,其斜率仅由Ni在Ti-C-Ni系中所占质量比γ决定,而截距为一常数,等于TiO2-Al-C单位质量热效应。当γ<γ0=45.79%时,Ti-C-Ni可提高其绝热燃烧温度。当γ=0.1时,复合体系绝热燃烧温度基本上随添加量k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回火温度对Ni-Cr-Al硬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i-Cr-Al硬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回火温度析出γ'(Ni_3Al)相和富Cr(α)相的颗粒大小与分布状态亦不同.在550℃,5h回火处理时,析出γ'(Ni_3Al)相的周围产生大量的富Cr(α)相,颗粒细小,弥散分布,使合金的硬度和弯曲强度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Ti50Al50混合粉末在氮气氛的机械合金化过程,球磨30h后Ti50Al50混合粉末已形成非晶合金;经适当的热处理,可原位形成纳米复合材料γ-TiAl+Ti2AlN。  相似文献   

19.
La0.8Sr0.2MnO3+λ负载于α,γ-Al2O3上作为燃烧催化剂的研究高丽蓉,孙燕华,沈岳年(内蒙古大学化学系,010021,呼和浩特)StudiesonLa0.8Sr0.2MnO3+λLoadingonα,γ-Al2O3asaCombust...  相似文献   

20.
该文借助金相,电镜和热分析等手段,研究微量混合稀土(0.05% ̄0.50%,质量分数)对Al-Si-Cu合金铸态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速度显著影响稀土对代晶硅相的变质效果,稀土减小α(Al)二次枝晶间距,并使合金铸态硬度提高。试验证实,稀土使合金中化纹状三元共晶α(Al)+Si+Al2Cu减少,块状Al2Cu相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