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古今中外论者不乏其人,然均难得其要。如今我们若从人们的感觉系统分析,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世界上的文字不外乎以视觉为主的和以听觉为主的两大类。以视觉为主的文字偏重字形,不同的字形表达不同的字义。字音是从属于形义的,不同方言地区的人可以读不同的音,汉字属于这一类。以听觉为主的文字偏重字音、词音,  相似文献   

2.
汉字发展史上的三次音化高潮使汉字音化形成了三个阶段:直音化的假借阶段,音节化的反切阶段及音素化的拼音阶段。探索汉字发展的历史得知,汉字之所以没有拼音化,盖因汉字拼音化虽然克服了汉字难学、难写、难认等缺点,但是它既比汉字写起来繁琐冗长,又不明确精密,同时用其来作为记录和传达词汇丰富的汉语的书写符号,未免捉襟见肘,破绽百出,实践证明了汉字拼音化不比汉字优越,优胜劣汰,这是历史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最难处理的环节.由于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点,让对外汉语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殊性,如何处理读音与字形的问题,这是其他语言教学中不存在的,却成为汉语教学的基本问题.因此针对外国学生读、写汉字困难的问题,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一系列策略,如部件教学与偏旁教学相结合;合理选取和组织所学汉字;展示汉字时遵循音在前、形在后的原则;采用认写分流的方法等,从而提高对外汉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日语是书写最烦琐的语言之一,主要有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三类,有时也出现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等。日本汉字的读音有音、训之分,而且同音字也为数不少,与中文又不尽相同,这是日语的特征之一,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程然 《奇闻怪事》2007,(4):16-20
对汉字的研究不能再停留于形、音、义的表层,而需要从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考察。我们发现,汉字既有着与其他文字相同的符号性特点,还有着神圣性、历史性、审美性、生态性、价值性等独特属性,研究这些独特属性,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变音别义、变音造词是上古汉语词汇的突出特点。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读音、字形是表示词语意义的形式,意义是汉字读音和字形的内容,是推动读音、字形分化的决定力量。汉字读音分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衍音”,汉语里出现了大量同源词、孳生词,是汉语声训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日语是书写最烦琐的语言之一,主要有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三类,有时也出现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等.日本汉字的读音有音、训之分,而且同音字也为数不少,与中文又不尽相同,这是日语的特征之一,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用分类方法为汉字编码,简捷直观,便于编制输入软件.作为典型例子,选择一个最小的汉字库、一个最常用的汉字库和一个目前最完备的大汉字库,设计制作了汉字输入系统,使小字库上的数码可作为大字库上的简码,十分方便易学好用.大道至繁至简,汉字本身存在一字多音、一字多义、一字多形的实况,从而导致汉字编码可以规范方法解决输入系统一字多码和一码多字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汉字的特点等方面 ,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 :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本文指出 ,通过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况 ,揭示了汉字的优越性 ,从而确立了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汉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表现出极强的理性和逻辑性,形体固定,专字专用,又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从汉字自身来看,它是形、音、义的有机统一体,以形为核心,以义为内容,以音为物质外壳;此外,汉字还是最基本、最深厚的文化载体.因此,汉语文字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汉字本身特点开展汉字教学,主要以字形为切入点,归纳汉字读音规律,进而分析汉字的意义,逐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字本位”观与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教学通常强调言文并重,然而与其他教学要素相比,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字本位”观把汉字当做是书面汉语的基本单位,紧扣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从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着眼来理解词的意义与读音,强调汉字的理据性,以字带动词的学习,重视汉字书写的训练。这样,汉字的形、音、义就能完整地呈现于学习者的脑海中,并由此而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12.
汉语教学通常强调言文并重,然而与其他教学要素相比,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字本位”观把汉字当做是书面汉语的基本单位,紧扣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从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着眼来理解词的意义与读音,强调汉字的理据性,以字带动词的学习,重视汉字书写的训练。这样,汉字的形、音、义就能完整地呈现于学习者的脑海中,并由此而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13.
北京音的舌尖前音声母([is]组)来自古“精”组声母,舌尖后音([tξ]组)来自中古“知、章、庄”三组声母.汉语方言中,大多数方言存在[ts]组和[tξ]组不分的现象,多半是将[tξ]组声母混成[ts]组声母,如官话区的沈阳、扬州、成都、西安以及上海、广东梅县、长沙、南昌等方言中都没有[tξ]组声母.而以这两组音  相似文献   

14.
陈宏恩 《科技信息》2009,(30):I0147-I0148
日语汉字"中"的读音规则仍然和其他汉字一样,存在着训读和音读两种现象。作为独立词(自立語)时,"中"只有其训读发音「なか」的读法。作为合成词(複合語)的一部时,读音则相对有些复杂。在日语合成词中,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几乎都是训读音「なか」。如人名「中井竹山(なかいちくざん)」、地名「中伊豆(なかいず)」等。在汉语中的人名、地名以及汉语式的日语单词中,"中"的读音以音读音「ちゅう」居多,如「李中玉(りちゅうぎょく)」、「中南海(ちゅうなんかい)」、「中肉(ちゅうにく)」、「御中(おんちゅう)」等。当然也存在「じゅう」的读音如「心中(しんじゅう)」。汉字"中"作为接尾词时,读音只有音读音「ちゅう」和「じゅう」两种情况,读音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研究汉字进入电子机械,必须正视方块汉字的现实及其特点。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古今汉字标音、注音的历史,这样有利于理解当前汉字发展的趋向。 汉字标音、注音的发展过程是:形声标音;“通假”借音;“况”求音;“反切”注音;字母注音。 形声标音:就是指一个字,一半表形(与义有关),一半表音。表音部分叫做“声符”。  相似文献   

16.
ZY码汉字输入法,按照传统汉字的方式设计。它根据汉字内在的书写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形成的基本规律,充分反映了汉字的音和型的特征。它的规则简单,记忆量小。从而达到易学、易记、易用,高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东巴文借用汉字的情况,根据借用理据可以分为借音、借义、借音义和转借;根据借用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借用、改变形体和参与构形。从借用理据和借用方式两个方面对东巴文借用汉字机制进行研究,并探析东巴文借用汉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方块汉字拼音文字》(方拼)解决了文字改革史上的老大难问题——标音、猜音。跨入了拼音文字的行列。 “方拼”的要领是同声相拼。拼音自然准确,只要掌握了要领即可自行拼写所需的任何字,并且每个字母都起发音作用。书同字,字同音。易学易记。只要将其字母学会读准,一切字迎刃而解。经过实验证明,学龄前六岁儿童学习约38小时,五岁儿童约100小时,即能拼写或阅读本方案拼写的任何东西。如果本方案作为文字使用,就会使  相似文献   

19.
略谈方块汉字与文山苗语的相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骨文、先秦文字、楚辞、现代汉语词典中部分字词与文山苗语的本音本意相通这一现象的研究,找出上古以来苗族与汉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融合这一历史主流。今天不仅要探索、发掘这个文化根,还要培育、发展中华民族的这个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论述两个问题:一个是阐述汉字夹用汉语拼音的好处:可以弥补汉字在表音功能上的缺陷;能够对精简汉字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统一译名,统一读音,有利于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汉语规范化;有利于普及与巩固汉语拼音方案的知识.另一个是提出汉字夹用汉语拼音的试验范围:感叹词、拟声词、助词、音译外来词、生僻字以及口语中有音无字的词.作者认为汉字夹用汉语拼音这种试验是值得提倡的,它既是完善现代汉语记录系统的一项措施,又是《汉语拼音方案》扩大实际应用的一项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