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及高频彩色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甲状腺癌,回顾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着重分析甲状腺肿块内部回声的特点、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钙化、有无包膜和肿块彩色血流丰富程度、频谱多普勒中的多项测量指标的变化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5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实性低回声结节42例,囊实性混合结节15例,结节边界不清晰33例,结节中有砂砾样钙化灶3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4例,5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出结节内及周边探及血流信号.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二维声像图及CDFI表现,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和腺瘤的超声表现差异。方法 :甲状腺癌 16例 ,甲状腺瘤 2 3例 ,均经病理证实 ,将其超声表现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 :二维高频声像图中甲状腺瘤边缘光整 ,有完整的晕环 ,而甲状腺癌边缘欠光整 ,晕环不完整 ,部分结节内可见细小钙化。两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均显示血流丰富 ,但甲状腺癌阻力指数 (RI)多大于 0 7,而甲状腺瘤的RI多小于 0 7。结论 :二维高频超声与CDFI对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文莉  刘吉华 《科技信息》2013,(3):471-471,483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的CT图像特点,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4例甲状腺癌的CT图像特点。结果: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平扫表现为甲状腺肿大、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结节影,多发结节22例,单发结节8例,形态规则28例,不规则形2例,10例钙化,气管受压6例。14例甲状腺癌平扫形态为规则形6例,不规则形8例,边界不清12例,边界清2例,肿瘤侵犯周围器官组织10例,囊性变2例,细颗粒状钙化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6例。结论:CT扫描在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的CT影像特点,旨在提高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比分析2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3例甲状腺癌的CT影像特征.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在发病年龄、性别比例、钙化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在发病数目,囊变、平扫晕环征、增强后实性部分的密度、结节边缘情况、甲状腺包膜及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平扫及增强对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田建英  孟娟 《甘肃科技》2013,29(7):122-123
探讨了彩色超声在桥本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了张掖市中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超声检查,27例被拟诊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经临床症状、彩色超声和化验室检查、临床治疗后,2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25例确诊为桥本甲状腺炎,另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92.5%。彩色超声其二维图像能显示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灶,彩色多普勒能显像桥本甲状腺炎病灶内的血流,再结合特异的实验室检查,能增加本病的检出率,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8例甲状腺包块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检查。结果 :48例甲状腺包块患者共检出肿块 67个 ,超声检查与病理对照除 3例误诊外 ,其余 45例与病理结果包括肿块部位、数目均符合 ,符合率 90 % ( 42 / 45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合并甲状腺结节桥本病(HT)的血清学研究可有助于临床诊断,便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术后复发率、癌变率及过少腺体保留量可能造成甲状腺功能的严重不足.方法因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HT合并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的患者病例为A组,非HT组为B组.对每组术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大淋巴结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54例肿大淋巴结病人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肿大淋巴结类型有很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4月到就诊的7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鉴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并将诊断结果与病个诊断相比,计算诊断符合率。98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76个,恶性22个。76个良性甲状腺结节中,多结节59、单结节17;有包膜15,有声晕23,颈部淋巴结3个。22个恶性甲状腺结节中,多结节17,单结节5;有包膜9,有声晕7,颈部淋巴结5个。总体诊断符合率87.76%,误诊率12.24%,灵敏度81.82%,特异度89.47%。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一定意义,应该结合血流分布、内部回声、淋巴结肿大特征、钙化情况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8例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多数具有边界不规则、不清晰,单发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内部微粒状钙化及血流高速高阻等特征性表现.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敏感性高,其声像图较具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常人和AITD患者对碘致甲状腺细胞凋亡的不同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碘对体外培养的Grave s病(GD)、桥本氏甲状腺炎(HT)、正常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EC)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明确正常人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甲状腺细胞对碘的敏感性.方法:分离培养正常、GD和HT甲状腺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碘化钠(NaI)干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Fas/Fasl表达的水平;比较各组细胞对碘致凋亡和凋亡蛋白表达的敏感性.结果:NaI可以使正常、GD、HT患者甲状腺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并使相关的凋亡蛋白及基因Fas/Fasl表达增加,但HT和GD甲状腺细胞凋亡和Fas/Fasl表达率较正常甲状腺细胞增加更明显,以HT患者甲状腺细胞加高碘培养后凋亡更多(P<0.05).结论:与正常人相比,AITD患者对高碘导致的甲状腺细胞凋亡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DS-PAGE法检测人甲状腺及其肿瘤组织中bFGFs(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s)的条件。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法检测人甲状腺及其肿瘤组织中的bFGFs.结果:分离胶浓度为12.5%,胶厚为0.5cm,电流强度为30mA,样品量为5-6ul,标准bFGFs上样量为20ul较适全人甲状腺及其肿瘤组织中各种分子量的bFGFs的分离及鉴定。结论:人甲状腺及其肿瘤组织中各种分子量的bFGFs的分离及鉴定与SDS-PAGE电泳时条件的选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选择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TD)患者241例,分为Graves病(GD)初发组(83例),GD治疗组(58例)、GD缓解组(66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钠碘转运体抗体(NIS-Ab)水平。结果显示:GD组和HT组患者NIS-Ab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时期的GD患者NIS-A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NIS-Ab可能在GD和HT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bFGFs在人甲状腺及其肿瘤组织中的组织学定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结果:bFGFs存在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同正常甲状腺相比较,甲状腺癌组织中存在大量bFGFs。结论:在甲状腺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展过程中,bFGFs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至2007年收治的62例甲状腺肿瘤的患者资料,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对其治疗效果、风险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术后除1例皮下出血,1例复发外,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无永久性甲状旁腺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治疗甲状腺肿瘤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进行对照观察.发现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对免疫组织化学染包效果的差异,为选择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做免疫组织化学提供理论实践依据。方法3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分别切片用EnVision法做TTF-1,CK19,Gal—3,HBME—1.TPO,T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对TTF—1.CK19.Gal-3,HBME-1,TPO,T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背景.定位进行分析.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项指标阳性率完全一致。结论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分别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别.在没有冰剩蜡块或冰剩蜡块不符合要求时选择冰对蜡块做免坡组化.结果对诊断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离体甲状腺正常组织、良性瘤及癌的自体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氩离子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对甲状腺正常组织、良性瘤及瘤的离体组织标本进行了激光诱导组织自体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性质甲状腺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之间有着较明显的差异,这些光谱差异对于癌症的光谱诊断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3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组织之间存在事实上的相关性.笔者回顾性分析超声拟诊的3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经与手术病理对照,从肿瘤的部位、大小、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评价超声显像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分析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9年2月~2004年5月本人所在医院接收36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20例,患侧腺体部分切除术8例,患侧腺体次全切除术5例,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3例。首次手术后的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2例,滤泡状腺癌3例,髓样癌1例。根据外院手术治疗资料及我院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检查结果,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再次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者6例,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功能性颈清扫术27例,患侧复发病灶切除术2例,对侧甲状腺切除+对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癌残留的18例(54.5%),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癌20例(71.4%)。随访至今均生存。结论甲状腺癌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残癌率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和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价值,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237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抽取在该院就诊的237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PDW、MPV和Alb水平及预测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研究组MPV、Alb均低于对照组,PDW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Alb诊断甲状腺癌曲线下面积(AUC)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Alb均阳性为检测指标特异性高于PDW、MPV、Alb单纯诊断的特异性;PDW、MPV、Alb之一阳性为检查指标灵敏度高于PDW、MPV、Alb单独诊断的灵敏度。因此,PDW、MPV和Alb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具有中等临床价值,3者不同联合方式有助于甲状腺癌确诊或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