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不同经济区域大气污染总量分配方法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公平性分配原则,提出影响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的5种基本影响因子是污染源排放现状、污染企业的环境行为、污染源对区域或城市经济贡献、污染源布局和污染源的环境影响,然后剖析了现有分配方法隐含的这些影响因子,并评价各种分配方法的公平性和适用性。研究指出,目前还没有一种分配方法完全考虑了这些分配影响因子,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相对公平性,因此应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环境管理要求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分配方法,于是提出了中国不同经济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环境总量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环境质量目标总量控制的两个关键技术要点,即如何建立区域环境承载力模型和排污总量削减分配模型,提出等比分配模型,加权分配模型,分区加权分配模型,优化削减率分配模型和优化方案分配模型,阐述了模型的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为总量控制规划提供较为实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排污权公平准则的基础上,将数学领域的变差系数概念引入环境领域,选取与水污染物排放量紧密相关的各项指标,并利用各项指标的变差系数来度量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客观因素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应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变差系数加权和的水污染物总量优化分配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汉江水源地汉中市的水污染物COD总量分配中。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能够考虑各区域之间的差异,缩小各区域间总量分配的不均衡,是一种更具公平性和可行性的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4.
响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的需要,逐步建立在总体上彰显公平,在细节上体现激励,且结构科学合理、秩序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当前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的核定、分配激励机制的建立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的实现等方面对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与绩效工资分配问题做出浅要的探索,以期为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建立和改进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三峡重庆库区水污染总量的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三峡重庆库区各区县的COD和NH3-N排放总量分别应为12.63万t/a和0.78万t/a,为了实现库区各个沿江城镇城区段的水环境控制目标,需要将总量分配到各个沿江区县.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2种分配方法:根据排放量及污染带面积大小进行分配和等比例分配,对重庆库区2010年允许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了分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三峡重庆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目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宏观经济优化模型的区域污染负荷分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基于宏观经济优化模型的区域污染负荷分配方法,该方法利用宏观经济模型计算工业行业污染负荷产生总量,并利用基于区域环境容量的行业区域合理性分布原则对行业污染负荷进行二次分配得到了污染控制单元污染负荷总量,在此基础上对各单元工业污染负荷进行等比例削减,将工业污染负荷允许排放总量控制在基准年的目标总量上,实现了经济优化基础上的污染负荷公平分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效益原则与公平原则的要求,以深圳市为例的研究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污染负荷分配总体上明显优于现有的环境规划,由此也使周边海水水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以南方某市为例,介绍了城市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按区分配的方法. 首先对该市社会、经济、环境等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十五及十一五期末该市各区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进行统计或预测;最后,按照目标总量控制类型,应用等比例分配、灰色决策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各控制区化学需氧量总量指标的再分配. 结果表明分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以南方某市为例,介绍了城市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按区分配的方法. 首先对该市社会、经济、环境等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十五"及"十一五"期末该市各区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进行统计或预测;最后,按照目标总量控制类型,应用等比例分配、灰色决策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各控制区化学需氧量总量指标的再分配. 结果表明分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经过国内外长期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已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负荷优化分配方法。对目前国内外出现的机组组合负荷优化分配算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将其分为传统优化算法、现代智能优化算法、群体智能仿生算法等三类,阐述了各种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各种算法优缺点作了分析和比较,从而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总量分配方案的制定受大气环境容量、环境保护政策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三重制约,利用环境基尼系数的进行分配,则体现了总量分配的公平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因素分析法中交叉及同时变动影响额的分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因素分析法的两种交叉及同时变动影响额分配方法,即按各因素单独变动影响额分配方法和按各因素变动量分配方法,指出了两种方法的错误,并提出了一种正确的分配方法:平均分配法.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存在的缺陷,根据公平、合理分配的原则,以及方法的真实性、稳定性、系统性的基本要求,在建立因素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正确的分配方法:平均分配法.并将其具体应用与影响系数分析法和指数因素分析法相比较,得出了该方法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市场环境下分区备用的费用分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区域电力市场向各地区分摊备用费用的思路概括为两类:分摊给用户和分摊给发电厂商.在将费用分摊到用户侧的方法中,介绍了常用的Pro-rata方法,并将合作博弈中的Shapley方法推广到可直接分摊备用费用,进一步提出基于预调度方案来分摊费用的新方法.在将费用分摊到发电厂商的方法中,分析了按风险度分摊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照电量不足期望值分摊的新思路.最后通过一个3地区的算例,将以上5种分摊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在分摊到用户的各类方法中,分摊结果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市场需要选用;在分摊到发电厂商的方法中,分摊结果相差不大,推荐采用简单的Pro-rata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力市场环境下网损分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基于经济学边际原理和方法论思想,在综合考虑用户和电网拥有者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建立电力网络损耗分摊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一类网损分摊方法,并统一解释了现有的几种方法,通过进一步实例分析指出各种方法中存在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松散模式下协议独立的组播协议(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PIM-SM)对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中有关核心树组播标签分发机制进行了研究,由于PIM-SM允许SPT和RPT两种组播树同时存在,亦存在(*,G)/(S,G)共存问题,因此在MPLS的标签分发中就不能以通常的单播方式进行,文中提出的上游隐性标签分发和下游按需标签分发方法可以解决存在共存问题时如何进行MPLS标签分发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多个角度讨论了求极限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相对简单的极限的求法,探讨了利用单调有界原理及压缩映像原理求极限和利用Stolz定理求极限。其次是对复合函数求极限,应用Topliz定理的关键在于构造一个Topliz变换得到了特殊的解法,求出复杂函数极限。最后总结了数学分析里求极限的各种方法,得出相应极限的类型、原理,并列举例题。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互联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 Next Generation-IPng)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国内外热点.在分析网络数据采集工具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链表结构的网络数据动态采集方法,同时搭建了一个纯IPv6的实验环境,重点分析了IPv6的数据报采集的结果,经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