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华东地区空管局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等相关流程和工作,为实现航行情报服务(AIS)向航空信息管理(AIM)的过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杜磊  王党卫  姚迪 《科技信息》2011,(13):27-28
ADS(Airport Surface Surveillance,自动相关监视)管制员工作站即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新航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DS管制员工作站系统是为我国逐步实施新航行系统而设计的,主要为了在某个区域内验证软件系统,本文介绍了工作站系统的总体构成和各模块的功能,分析了某些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VOR成功的运用和发展,区域导航RNAV也应运而生,区域导航RNAV应运于导航和机载计算设备,RNAV是一种导航方法,现在RNAV被初步运用,就是飞机在RNAV设施信号范围内,或者在相关导航设备的能力范围之内,或者在两者相配合下按照航线飞行.这正是RNAV区域导航设计的特点,RNAV区域航空导航的管理对于现在航空航线的还是初步阶段,RNAV飞行程序还有待提高准确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GNSS观测数据质量是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的前提。介绍了目前GNSS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的总体情况。针对TEQC软件可视性、交互性差,以及对高版本RINEX格式数据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S)观测数据无法检测的实际。在对TEQC软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GNSS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软件可视化研究和功能实现,并给出了验证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的航行过程中,由于内部复杂磁场的干扰,用于测量自身速度和航位推算的多普勒计程仪(DVL)有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样本熵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DVL信号失真的重构方法。首先引入鸡群优化算法(CSO)中求解高维优化问题的思想,增强传统果蝇优化算法(FOA)中局部搜索的能力和跳出局部极值点的能力。然后使用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IFOA)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UUV的估计速度。在UUV航行过程中,实时计算DVL输出信号的样本熵,根据设定阈值判断DVL的工作状态。最后使用DVL正常的航行数据与海流估计修正UUV航行过程中的海流干扰。DVL失真情况下的UUV应急导航仿真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航行器编队水下航行时的导航定位问题,针对主航行器设计了单体导航定位系统,对于编队中的从航行器,应用水声定位及通信传输模块进行绝对定位,以此完成整体编队导航定位,并给出了整体设计思想和软件流程.通过实验数据对导航精度进行分析,比较了简易DR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导航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综合评估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北斗二号(BDS-2)与北斗三号(BDS-3)的数据质量以及BDS-2/BDS-3联合(BDS-2/3)定位性能,文章根据多卫星系统试验网(Multi-GNSS Experiment,MGEX)跟踪站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重要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导航卫星的可见数是进行导航卫星定位精度评估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卫星可视性分析主要通过定量观测与实地测量的方式获取,其评估的范围相对有限,无法对城市尺度开展大范围的可视性评价﹒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大尺度城市导航卫星时空可视性分析方法,即:对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轨迹数据简化和轨迹点的路网匹配),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导航卫星时空可视性分析,并通过上海市真实轨迹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发现导航卫星高可见区域和低可见区域﹒  相似文献   

9.
基于EKF的无人潜航器航位推算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传感器的安装角偏离误差以及量测误差导致的无人潜航器(AUV)在水下自主航行时不能满足长时间导航定位的要求,对航位推算算法进行了研究.针对AUV在高纬度、长时间航行中曲率半径的变化,采用地球参考椭球体作为地球几何形状的数学描述;针对数据滤波实时性的要求,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对卫星导航系统(GPS)数据进行滤波,并利用AUV湖试数据对传感器的安装偏离误差进行了校正.对提出的导航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AUV的自主导航定位精度为0.75%,满足设计要求,并优于改进前的航位推算算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对无人机违规航行轨迹数据捕获的精度和实时性低的问题,通过激光雷达研究了一种新的无人机违规航行轨迹数据自动捕获方法。建立激光雷达信号和目标场景作用过程模型,将每束激光在目标场景表面的映射部分当成激光脚印,完成对激光束相应激光脚印的响应函数和激光雷达发射信号的时间分布函数的卷积计算,获取激光脚印相应目标区域和激光雷达信号作用后反馈的回波信号。依据反馈的回波信号建立单次成像回波峰值点轨迹分布模型,获取无人机航行轨迹数据。针对无人机实际航行轨迹和预定义航行轨迹,采用优化的修正豪斯多夫距离公式(MHD)进行轨迹数据匹配程度衡量,按照经验设定阈值,若匹配度超过阈值,则认为实际轨迹与预设定无人机航行轨迹不匹配,将相应实际轨迹当成无人机违规航行轨迹,对违规航行轨迹数据进行捕获。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及时检测处无人机违规航迹,报警时间比其他方法时效性高;所提方法捕获的无人机违规航行轨迹数据与真实数据偏差小。可见所提方法实时性与精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导航雷达能够测定目标相对我方的距离及方位,对水上船艇的安全航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提供目标船航行速度,不能判断目标性质,不能对运动目标的有关航行参数做出有效的运算,没有对我方监视的目标进行跟踪的功能。在小型导航雷达的基础上,通过对活动/固定目标识别方法、活动目标捕捉与跟踪方法、目标船的运动要素计算与预警等技术研究,形成一种具有简易标绘功能的新型预警导航雷达,能够提供规避、接近目标船艇的数据信息,确保船艇水上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2.
该文简单介绍了重量平衡手册的功用,重点介绍了以S1000D航空维修资料标准为顶层规范的某型飞机重量平衡手册的基本编制方法,数据模块代码(DMC)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惯性导航系统(INS)极区航向、速度误差增大和大圆航线航向角快速改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INS极区导航参数解算方法.首先研究了极区INS误差抑制机制,构建了椭球面栅格航向基准模型,然后利用INS解算的导航参数信息,实现了栅格航向和栅格速度解算,最后完成了极区导航参数导航性能评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解算的导航参数有利于极区航行监控和航行绘算;栅格航向和速度精度明显优于地理航向和速度精度,可以满足极区载体航行需求,提高了INS极区导航性能.  相似文献   

14.
GPS是英文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字头缩写词NAVSTAR/GPS的简称。它的含义是"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系统。该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5.
惯性导航系统(INS)的导航误差随着时间积累发散,要想使其完全自主导航,必须加以其它的导航方法进行辅助,如地磁匹配辅助导航等.导航算法是地磁匹配辅助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基于地磁场的最近等值线迭代算法(ICCP),实现测量值与背景场数据的最优匹配,从而获得位置信息.在吉林松花湖水面,利用高精度的铯光泵磁力仪搭载于水下机器人(ROV)进行实际水域测量,绘制出高精度的局域地磁图.基于该地磁图,通过ROV在水面上航行时的实时地磁值、航向和航速等数据,利用ICCP算法进行地磁匹配.匹配结果与GPS实测数据对比,取得理想的补偿效果.实验表明,基于ICCP的地磁匹配辅助导航能够有效修正惯导所产生的累积误差.  相似文献   

16.
钱金山 《科技资讯》2013,(32):221-222
航空导航设备是确保飞机实施远程航行的重要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导航设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能够满足飞行的需要。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现有设备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特殊时期还要十分小心地使用,文章对现有设备的优.缺点作了分析,对设备的不足指出了改进意见,在特殊需时期如何安全的应用导航设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姬大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1):5034-5038
分析了遥操作无人水下航行器数据通信结构。针对图像数据长时间占据以太网,致使航行器控制系统其它重要数据无法得以及时传输的问题,提出一种图像数据传输方法。根据不同数据的重要性、数据量等特点,设计了基于TCP/IP的应用层协议和不同网络协议的数据传输软件。通过图像数据分割传输,保证控制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引言地貌图是区域地貌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大量的野外地貌考察是地貌制图工作的基础。通常,小比例尺的地貌图是根据地貌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图件、考察报告、统计资料等)编绘而成的。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制图,野外考察和室内制图的工作量都很大,花费时间也很多,而且成图的质量往往不够理想。利用航空象片进行地貌判读与制图,虽然提高了制图的质量和速度,但由于航空象片复盖地面的范围小,重复摄影的周期长,成本也高,利用大比例尺航空象片进行中、小比例尺地貌制图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陆地卫星资料在地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陆地卫星图象进行专题制图的研究,得到普遍的重视,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计算网格和地面信息数据自动生成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计算网格(ComputationalGrid)的生成和地面信息资料(如高程、土地利用等)的获取是大气和海洋等数值模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成效,不仅影响到数值模拟的工作效率,也影响到计算网格设计的合理性和地面信息资料的精确性,从而关系到数值模拟结果的科学合理性。本文针对传统网格确定及数据获取方法的费时、不灵活等缺陷,采用GIS技术对网格自动生成技术和格点资料自动获取方法进行了探讨。1 计算网格和地面信息数据获取的一般方法及评价大气的数值模拟中常采用规则区域,计算之前先确定网格分布及网格点上的地面高程…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出现的问题1.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是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核心,其质量体现在:完整性、唯一性和实时性。(1)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要求组织机构代码数据中所含信息必须是准确完整的。根据GB/T 16987-2002《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数据库(基本库)数据格式》的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