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工膜作为性能优越的防渗材料,已较广泛用于水库防渗工程.从规范角度分析中国水库工程土工膜防渗土石坝发展速度滞缓的原因,并扼要阐述当前土工膜防渗设计时存在的主要技术疑虑.在此基础上,就设计中需重点关注的涉及土工膜强度分析、土工膜渗透机理、土工膜缺陷与缺陷渗漏、土工膜周边连接、坝面土工膜稳定性等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建议了合适的强度复核计算方法、缺陷控制措施、垫层设计思想、周边限漏连接设计及陡坡坝面土工膜增稳方法,期望能够消除或减轻设计人员使用土工膜防渗时的一些技术疑虑,促使土工膜在水库防渗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垂直铺设土工膜是堤防防渗的重要措施,而土工膜埋设深度是保证堤防防渗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土工膜的隐蔽性,对施作后土工膜仍缺乏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直流电势法基于土体电阻率较小而土工膜相对绝缘的电学特性,探测铺设土工膜土体的电流场和电势场.将双电极对称布置在土工膜两侧,给土体施加电场,测量土工膜两侧各测点的电压.利用COMSOL数值仿真软件研究不同深度土工膜对电流场和电势场的影响,获得它们之间的规律,采用C语言编制了反演土工膜深度的程序.通过数值方法和室内试验验证,该算法获得土工膜埋深精度在7%范围内,满足工程测量中对土工膜埋设深度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量化糙面土工膜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研制了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并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糙面土工膜和无纺土工织物界面剪切和对应的糙面土工膜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表明,糙面土工膜和无纺土工织物界面剪切强度是由糙面土工膜粗糙凸起和无纺土工织物纤维相互嵌入和拉拽作用产生的,界面的剪切峰值摩擦系数主要受到法向应力的影响,界面强度发展到残余强度,糙面土工膜粗糙凸起磨损趋于稳定,无纺土工织物纤维定向排列完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水库除险加目工程复合土工膜施工情况,论述复合土工膜在土坝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土工膜防渗技术将塑料薄膜引入防渗水利工程中,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本文简单介绍了土工膜防渗概况,以及坝基和坝体采用土工膜的防渗机理,并重点对其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复合土工膜厚度设计曲线交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复合土工膜厚度的割线模量迭代法和有限元曲线应力应变法,并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思路,给出了用有限元曲线应力应变法选择复合土工膜的实例.结果表明,有限元曲线应力应变法计算的复合土工膜厚度更符合大坝设计施工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垃圾填埋过程中土工膜端部产生的张拉力,特别是压实机位置对边坡部土工膜受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和数值分析.采用离心加载模拟试验,得到了压实机位置与短纤维无纺布和土工膜端部张拉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伴随垃圾压缩短纤维无纺布和土工膜端部产生张拉力;当边坡部上方有压实机行走时端部张拉力会增加,压实机越接近边坡部土工膜端部张拉力越大,而且端部张拉力的增量超过垃圾重量引起的张拉力.采用有限元算法对短纤维无纺布和土工膜端部张拉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压实机位置对边坡部土工膜端部张拉力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二期围堰土工膜防渗结构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二期围堰采用混凝土防渗墙连接土工膜的防渗结构型式,本文介绍了土工膜的选型。室内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土工膜现场拼接工艺以及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两布夹一膜型的复合土工膜用于三峡二期围堰工程,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
HDPE土工膜温度应力及其应力松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弹性理论和粘弹性模型提出了温度应力和温度应力松弛的评价方法.采用拉压传感器、热电偶以及位移计研究了环境温度变化对HDPE土工膜温度应力的影响,以及HDPE土工膜温度应力伴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HDPE土工膜的温度应力伴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将导致HDPE土工膜收缩产生温度应力;在同一温度条件下,HDPE土工膜发生了温度应力松弛现象.运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温度应力及其应力松弛进行了评价,并与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温度应力松弛现象的解析结果与实验趋势一致.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对HDPE土工膜温度应力及其松弛现象解析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较高土石坝膜防渗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防渗体位置的土石坝受荷位移规律与土工膜受力变形特点,分析了坝内土工膜的变形机理,并以四川瀑布沟186 m的心墙堆石坝为例,提出了土工膜与土心墙联合防渗的思路及设计原则.分析表明:坝内绝大部分区域的土工膜能够承受坝体位移引起的变形,但在刚性锚固部位,由于“夹具效应”,土工膜可能会产生局部过大变形而发生破坏;对于高水头土石坝,土工膜尤其适用于存在缺陷的黏性土料心墙的联合防渗;四川瀑布沟186 m的心墙堆石坝,如果采用土工膜与土心墙联合防渗设计方案,则不仅可以提高防渗安全的可靠性,而且与原设计方案相比,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  相似文献   

11.
防渗土工膜工程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2.
全平衡法在卫生填埋场边坡防渗膜安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全平衡法分析了卫生填埋场边坡的坡角与坡高对防渗膜安全的控制作用,并从边坡稳定和防渗膜安全角度对不同坡角与坡高组合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卫生填埋场边坡的理论最优坡形及实际坡形设计。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全平衡法分析了填埋场边坡的坡角与坡高对防渗膜安全的控制作用,并从边坡稳定和防渗膜安全角度对不同坡角与坡高组合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卫生填埋场边坡的理论最优坡形及实际坡形设计.  相似文献   

14.
卫生填埋场室内离心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离心试验法模拟了填埋体的沉降和边坡土工膜的应力应变状态,并将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定性地描述出卫生填埋场的状交;边坡土工膜存在初始损伤的情况下发生的应力集中是导致其受拉破坏的主要原因;保证边坡防渗层安全的关键是加强现场管理与监督,提高土工膜铺设工艺。  相似文献   

15.
顾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7):2841-2846
土工膜在垃圾填埋场衬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糙面土工膜(GMX)与无纺土工织物(GT)的界面强度较低且极易发生滑坡。糙面土工膜表面分布着高度不均且随机分布的微凸体,而微凸体的细观力学特性决定了GMX/GT的界面强度。本文利用改进的大型直剪仪对GMX/GT界面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并用轮廓仪测量了压缩前后的土工膜表面轮廓高度。将GMX/GT的接触模型进行简化,研究了在法向载荷逐渐增加时的粗糙表面微凸体的法向变形规律。通过将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明确了土工膜表面微凸体的变形过程,从细观角度揭示了糙面土工膜的法向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16.
由于堆石坝防渗用土工膜拉伸性能在抵抗外部荷载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规范中的土工膜拉伸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壁圆筒双向拉伸测试方法,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中的线弹性模型对相同位移荷载条件下的各种试验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薄壁圆筒双向拉伸试验能够准确反应土工膜在双向拉伸条件下的力学特性;与现有的液胀试验和十字形双向拉伸试验相比,薄壁圆筒试样应力分布更加均匀,试验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HDPE膜的力学特性受损伤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某一现代卫生填埋场边坡上铺设的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因施工损伤而引发的断裂机制,开展了条带拉伸试验和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拉伸试验测试了无损膜和4种情形损伤膜试样,发现损伤HDPE膜受力达到峰值强度并被拉长至一定程度后,其拉伸变形不再在整个试样长度范围内均匀发生,而主要集中在受损部位发生,故实测到的损伤膜极限伸长率仅为无损情形时的1/10左右.这一影响实际上改变了HDPE膜的破坏机制,使其由原先的渐进性破坏变成受损后的突发性破坏.两组初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发现,在轻质高压缩性的模型MSW作用下,模型膜上的损伤明显扩大,受损部位的拉伸变形十分明显并接近断裂,表明损伤对膜的实际工作性状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帆  颜景斌 《应用科技》2001,28(11):28-30
介绍了变压器温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过程、方法及系统的硬件构成,并利用PC机串行口,采用问答式通信规约,将变压器的实验数据传输到PC机中,利用C++Builder 5.0在Windows2000环境下,编写了温升实验的通信及数据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保证俄色药材的食用和药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俄色药材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及控制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农药残留,石墨炉法对铅、镉、砷含量的测定,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对铜、汞含量的测定.结果:没有检出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铅,砷,汞,镉(含量低于最低检测限).铜的含量也相对较小,仅为1.162 mg/kg.结论:俄色药材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表明俄色样品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和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桉树林分枯落物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不同地点、不同时期采集桉树枯落物样品,对其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分离共获得195株微生物菌株,其中细菌129株分属于10属,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利斯特菌属(Listeria)等;放线菌23株分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真菌44株分属于12个属,主要为镰刀菌属(Fusarium)、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等。分析表明:桉树枯落物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丰富,表现为细菌数量最高,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不同时期三大菌数量变化不明显;另外,混交林中的三大菌数量比纯桉林中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