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分析,采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设计了用于农作物环境信息采集及控制的实验系统,达到了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控的目的,其中环境信息包括土壤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等重要参数.该系统以温室大棚为例,实现了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参数阈值设定和智能终端的控制,所采集的数据可作为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依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完善,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新疆艾比湖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笔者以艾比湖典型植被梭梭、胡杨、柽柳和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物群落下铵态氮、硝态氮的时空分布,并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分别介于2.45~14.02mg/kg、58.45~1.28mg/kg,两种氮素形态都以硝态氮为主。从垂直来看,4种不同群落的总体分布为柽柳群落>梭梭群落>胡杨群落>芦苇群落。从时间来看,8月铵态氮累积较多,11月硝态氮累积含量较多,且8月、11月铵态氮和硝态氮与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应用2010~2015年的资源与环境数据指标,运用脱钩原理及耦合原理进行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资源型城市中,西部环境关联指数增长整体大于东部地区;②大庆市、七台河市的资源与环境相对关系较为协调;③资源型城市的平均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协调运作的大系统多段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协调运作供应链,以达到整个供应链价值增值的同时,以低成本和高效率占领市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综合运用大系统控制的理论方法,从供应链运作的实际出发,研究探讨提出供应链协调运作的大系统多段控制的新思路,并给出了服装供应链运作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环境协调型产品及其发展河南省环保所李秀荣一、环境协调型产品产生的背景现代技术体系和经济系统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依据这种技术体系和经济系统形成了如今的生活方式。这三者共同依赖于地球环境的容量,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破坏,使人...  相似文献   

6.
时占君 《河南科技》2006,(23):30-31
一、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对项目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以目标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活动.目标控制是指管理人员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为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调整活动.  相似文献   

7.
时占君 《河南科技》2006,(12):30-31
工程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对项目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以目标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活动。目标控制是指管理人员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为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调整活动。  相似文献   

8.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协调及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控制理解为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实际上,控制工作不仅局限于实施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综合管理工作。项目控制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实施的监督和检查其受控后的动态效应,及时发现其控制偏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不断改善其控制状态,最终实现系统目标。其过程为,根据系统协调的原理,建立工程项目控制系统的系统协调度模型,并设计符合本系统特点的协调判定指标体系,用来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一、工程项目控制系统分析项目控制系统是一类复合系统。它由进度控制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控制理解为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实际上,控制工作不仅局限于实施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综合管理工作.项目控制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实施的监督和检查其受控后的动态效应,及时发现其控制偏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不断改善其控制状态,最终实现系统目标.其过程为,根据系统协调的原理,建立工程项目控制系统的系统协调度模型,并设计符合本系统特点的协调判定指标体系,用来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  相似文献   

10.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测算2007—2017年间城市韧性与城市规模水平,并引入象限图法探讨二者间的关系,分析各地区城市韧性与城市规模关系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韧性小幅下降,城市规模水平整体有所提升但普遍较低,二者间的关系类型以低级协调型为主,大体同向演进。(2)从区内城市群上看,二者关系的时空差异显著,低级协调型呈组团状由西北向东南延伸,高级协调型则呈品字形分散分布于西北、东部和南部地区。(3)相关系数和象限图结果均显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韧性水平越高,二者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大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增强应对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确保韧性建设成效的稳固性;而中小城市则应科学规划城市规模,从整体上保证城市规模扩张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加强韧性建设。  相似文献   

11.
灌区水资源优化利用的水盐区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把灌区优化利用水资源同当地水盐状态特征结合起来的水盐区分法,依据土壤水盐特征把灌区划分为不同的分区,各分区以独立的水资源用户,建立其以改善或充分利用水盐环境的水资源优化利用模型,采用LP方法,组形成灌区多目标的LP模型集,求解该模型集,可得到优化的配水方案,实现以土壤水盐为状态指导灌溉的节水途径。以景泰川一期灌区为应用实例,论证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沙漠绿洲区春小麦需水量及需水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武威地区多站点,多年份,多种方法的灌溉试验成果,阐述了沙漠绿洲区春小区生育期间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并对需水量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需水量预测预报进行了分析论述,为灌溉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探地雷达波振幅与土壤介电常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可反演土壤含水量. 在采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建立土壤分层模型的基础上,模拟探地雷达电磁波在均匀分层土壤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分析土壤介电常数与雷达回波振幅之间的变化规律,证实了回波振幅随着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减小,总结出介电常数与振幅之间的幂函数关系式. 最后通过室内土壤模型对此关系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由此关系式反演出的土壤含水量值与土壤三参数仪测定的含水量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在认知无线电多信道接入场景中,建立满足认知用户服务质量(QoS)需求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定义CRN有效容量的概念,提出基于定价的按需多信道接入策略,推导价格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按需迭代注水算法以实现该策略中的信道和功率分配. 仿真结果表明:按需多信道接入策略和按需迭代注水算法较不考虑QoS的一般接入策略在CRN有效容量和CR用户的QoS保证率上都有较大的性能改进. 在给定场景中,按需迭代注水算法能使CR用户的QoS保证率提高10%?20%;在稳定状态下,CRN的有效容量提高38%左右.  相似文献   

15.
过驱动执行器故障自适应重构控制分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针对过驱动执行器故障情况下控制指令的协调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修正故障操纵面控制权值的重构控制分配策略. 引入虚拟控制指令构造模块化飞行控制系统,并考虑物理约束建立多操纵面飞行器的故障执行器模型. 结合多目标混合优化控制分配,沿控制目标梯度下降的方向调整故障操纵面控制指令权值矩阵,整体优化控制分配策略,实现故障执行器控制量的自适应修正. 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综合考虑执行器故障条件下操纵面的控制效能,避免抖振现象,有效协调分配控制指令,实现控制重构.  相似文献   

16.
控制泥石流沟谷水土流失的防治工程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泥石流是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形式,属最严重的水土流失类型.泥石流沟谷强烈侵蚀,致使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坡面泻流、重力侵蚀和水力侵蚀是泥石流沟谷水土流失的三种基本类型;泥石流形成条件是影响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应用防治工程控制泥石流沟谷的水土流失其工程效果显著.我国甘肃省武山县红峪沟及云南、四川等地泥石流防治工程实践证明,应用生物、防治工程等措施对策,可有效地减缓泥石流沟谷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乌鲁木齐皮革厂重金属污染土壤并对照土壤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导致原生动物物种减少,对原生动物群落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化验,探讨了现代水环境条件下微域尺度内苏打盐渍土表层裂隙的特征及与土壤表层积盐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尺度内苏打盐渍化地区土壤水分和盐分再分配十分明显.碱性洼地在雨期是水分和盐分的汇集区,大量地表径流携带一定盐分汇集于碱性洼地.雨后连续干旱使碱性洼地成为微坡地和高平地水分和盐分的补给区,水分受水势梯度作用携带可溶性盐分侧向补给周边微高地.苏打盐渍土地区碱性洼地裂隙发育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土壤水分散失和盐分的再分配.近年来,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迅速发展与水盐再分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中长期水土保持规划为依据,运用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和模型,对湘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预期效益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分析了湘江流域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优越性,并为今后的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的研究显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分的蒸发受湿度条件、土壤质地及风速的影响较大,且风速(x)和相对蒸发强度(y)之间存在一定的线形关系,即y=3.0507x^0.4835(R^2=O.9702),说明风速加大,蒸发力加强,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土壤蒸发过程。因此,如何做好春季林地保墒,保持林木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问题在祁连山区变得至关重要。同时指出,土壤蒸发量的确定对掌握祁连山区水量平衡状况、评价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也对了解土壤对植物的供水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