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道禅角度品读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抛弃政治色彩,从道禅角度来品读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八大山人借用道禅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画境充满玄愿,意旨跨越时空。他用艺术语言讲述人间故事,绘画中饱含哲理,暗藏玄机,发人深思。八大山人用画说禅,借艺术熏陶、普度众生,在用图画表达大自然方面游刃有余,每于大道真谛传达时虽为即兴实则发自肺腑,故而其作品魅力无穷,启人心智。  相似文献   

2.
八大山人的禅学修养很深,这可见之于其诗文中.从八大山人的诗与画寻绎他与禅宗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他的诗、偈语中时有对禅宗特征的认识;第二,从诗文中可见他对江西禅寺、寺僧的了解;第三,诗中运用禅语表达他的艺术观点;第四,他的画风与禅宗的关系.无论是诗还是画,总体特征呈现风趣诙谐,有时怪诞,均受禅宗影响甚深.  相似文献   

3.
八大山人巧妙地运用典故、暗语、方言和谐音等手段,创作出来的诗词,既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又躲过了清廷的文字狱.本文试以<江两真个俗>为个案,试析其语境和含义.  相似文献   

4.
八大山人乃朱明宗室,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伟大画家。其生平坎坷复杂,习性狷介成迷。本文通过考查,认为清初满洲人控制江西地方方式的变更对八大山人的人生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八大山人的绘画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精髓,同时又挣脱了传统的束缚,打通了笔墨传承与个性觉醒之间的屏障,具有突出的"反现实主义"特征:一是以浪漫主义、魏晋风度等传统精神释义"反现实主义",二是"无法之法立于一画"。八大山人创造了一种在抽象画领域才出现的纯粹的观念感,画面形式却又恰到好处的在文人画范畴之内。这种矛盾性,为八大山人的艺术带来了更深刻的蕴涵、更多样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6.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名满天下,而他的山水画亦别开生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八大的山水作品画风清雅冷逸,笔墨疏简淡宕,苍茫孤寂,荒率粗疏,融米氏、马夏之空灵天趣,具云林、渐江之冷逸风骨。八大的山水笔笔从心坎流出,犹如一首抒情诗,抒写着他的性灵,印证着他的人生,寄寓着他的理想。空灵,是八大山水的风貌,冷逸,是八大山水的风骨,空灵冷逸构成了八大山水画震撼人心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析八大山人之“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大山人生于明末清初,乃朱明宗臣,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的身世坎坷复杂,习性狷狂孤介。本文对八大山人的“狂”进行全面剖析、探讨和论证,认定八大山人的“狂”不是瘢狂,而是极度悲伤之时短暂失去控制的言行;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假装癫狂的言行,是爱憎情绪和创作情感表露的言行,是被常人误解的正常言行。  相似文献   

8.
八大山人是中国艺术史上杰出的天才,他在绘画、书法、诗歌中都做出过突出的贡献。纵观八大山人的艺术人生,我们可以察觉到他的艺术性格是在不停地转变的。本文试从孤愤、狂放、自然三方面来谈谈八大一生艺术性格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八大山人是中国书画史和江西地域文化上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八大山人的研究虽有不少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澄清和端正之处.本文论述了八大山人研究要注重四点:一是在研究目的上,不是以专家为中心,而要面向大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二是研究起点上,要从八大的作品开始,加强对八大作品的解读、分析、鉴赏和研究;三是在研究重点上,要注重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者的统一,努力揭示八大作品的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价值;四是在研究方法上,要把八大山人放到他所处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文化背景和他的人生遭遇中去与八大的时代相关联,而不能从概念出发,不能简单化.我们要反对那种假想式的、推理式的、铺排式的、演绎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象征暗喻的角度分析了八大山人绘画中的飞禽形象。指出八大山人笔下的禽鸟形象暗含了对大明王朝的眷恋,展现了他内心与现实社会的斗争。其飞鸟形象非常可能是朱雀,这其中隐藏着他对世界的认识。本文提出六重证据,分别从绘画作品、地处位置(凤阳)、朱姓来源、起名依据、五行方位、神话传说这六个方面论证八大山人笔下的飞禽形象是火鸟——朱雀。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1999,(6)
史振兴:又名史九重,北京人。从师于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刘玉楼先生。工花鸟、走兽、人物。擅长山木。早期以花鸟画见长,其所画牡丹、荷花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并为图内省市艺术馆收藏。近年来,他又涉足于人物及山水画领域,其所作人物画《弘一大师》被日本村上美术馆收藏;其山水画《野渡》被日本北里王森然纪念馆收藏,《春》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他近期以北京古都风貌为题材所创作的一批北京民俗风情系列画更是为人所称道,多次荣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他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会会员、美中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4):125-128
明末清初艺术成就卓越的中国画大师八大山人,其独特的绘画艺术、扣人心弦的笔墨意境,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绘画艺术对后世很多绘画大师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在绘画上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答最好删去。长期以来,《图×……图》的图题结构已成惯例。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图题中的"图"与图序中的"图"形成语义重复,删去它后图题显得更简洁。例如:本文题名中图题宜改为《图7接地保护装置控制程序》;《图3粒子追踪结果图》宜改为《图3粒子追踪结果》;《T-p关系曲线图》宜改  相似文献   

14.
两宋在山水画中北宋主要是层峦叠障,布置茂密的“以大观小”全景式,而南宋是去其繁章,采其大要的“以小显大”截取式,因而北宋山水画显得雄浑、博大、庄重,南宋秀丽、小巧、优雅。北宋山水画地域特点强,状物高于达意。南宋抒情气质强,创意高于状物。这样北宋以形象的深入刻画来丰富画面的构图变化,以景物的渐层、重复的节奏来形成画面的统一,南宋以突出刻画某一主体形象来构成画面视觉中心,以简洁空灵来加强画面的艺术感受力。  相似文献   

15.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1):F0002-F0002
黄少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湖北省鄂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并获奖;《书法报》、《美术》、《国画家》曾予介绍或发表作品;多件作品被宁夏书画院、孔子博物院、刘少奇纪念馆和齐白石纪念馆等收藏。  相似文献   

16.
杜甫诗歌的表情技巧是多方面的 ,杜诗中常用自我分离、包孕画面、逆向对比三种表达手法。所谓自我分离法 ,即抒情主体转换自我角色 ,透过他人的视角对自己的情感加以审视和再现。包孕画面法往往抓住瞬间情景简洁构图 ,在简洁与有限中寓丰富无限的情感。逆向对比 ,指的是情感的抒发借助一定的参照物 ,并与参照物呈相反的走势 ,形成明显的反差对比  相似文献   

17.
朝鲜汉文学家柳梦寅在散文理论和创作上受到柳宗元的影响,其《送韩山郡守李子信序》与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即都是贬谪期间借赠别来讨论官民关系,表达自己的民本思想;都运用了比喻、对比手法力图表达得形象、明白。但艺术风格上又有显著不同,前者详尽、直率,后者简洁、委婉,前者在感情和气势上略胜一筹,后者在结构安排上稍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光影是油画的主要艺术语言之一,适当而巧妙的光影强弱的处理,可以简洁明快地传达画面 形象中细腻幽微的心理意蕴,表现种种情感情绪及其深层心理的空间深度。艺术家往往也把光影明暗的 处理作为表达个人情绪,着意使画面获得更强烈的感染力,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相似文献   

19.
八大山人,是中国书画史上的一座高峰,是江西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其人和作品知名度大,美誉度响,识别度高,可这个人的清晰度却不够,他一身都是谜,甚至他的身份、家世、身世、人生轨迹、心路历程都十分模糊,许多基本信息都不清楚.本文通过解读1954年前后在江西奉新县奉先寺发现的《个山小像》这份文献的方式,把八大山人的人生经历、艺术生涯和心路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八大山人是大明的王孙,一生80年,近20年在明,60余年在清.20岁之前生活在南昌,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天崩地坼,从皇家宗室沦为朝廷命犯,为逃命保命窜伏深山老林之中达3年之久,最后削发为僧.15年多在介冈灯社,11年在奉新耕香院,做了30余年和尚.55岁还俗回到南昌,进入艺术创作的井喷巅峰期,最后死在南昌.八大的这种人生经历真可谓奇特跌宕,它对八大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炯 《世界知识》2013,(23):72-72,F0003
从周午生的画面中,我们终于可以获得相违以久的似乎已经有些陌生的清赏雅兴。对于传统工笔花鸟画,周午生表现得兴趣盎然,孜孜不倦地从中汲取精华并寻求着创作灵感。早期作品的摹古之风已经看不到太多痕迹,这得益于他的学习心得,摹古而不泥古。纵观其作,清雅的画面氛围以及近乎完美的构图足够令观者屏息而视,取材的讲究高度化地合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