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马迪  孙佳 《科技资讯》2023,(4):195-198
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随着大数据对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逐渐加深,大数据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各大职业院校也相继开设大数据专业,培养相关人才。通过“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该文以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为切入点,推进“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改革,将大数据相关岗位、比赛以及“1+X”证书融入教学课程中,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大数据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是继产教融合、全国职业技能大赛、1+X证书制度等项目而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建设项目。该模式主要从标准、内容、过程、评价四个维度的相互融合,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现阶段,“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存在功利化、形式化、结果化三个方面的现实困境,缺少有效的实施途径。因此,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坚持岗位需求导向,“以岗定课”建设课程体系,“以赛促教”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以证定标”构建多维评价体系,以助力实现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跃迁。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新时代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在教育过程中需准确识变、及时调整、灵活应变。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提高财经类人才的适用性,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岗、赛、证做标准引领,对课程进行改革,完善相关的支持与保障体系,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全面提升财经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邓霜梅 《华东科技》2023,(1):134-136
<正>“岗课赛证”融通是职业教育中电梯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模式。职业学院应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深度融合的科学体制和发展途径,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出更多高层次、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结合电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展开探究,以期提高专业教学成效,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高职外语类专业以其实用性强等特点,近些年发展迅速,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届的广泛认可。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毕业生就业的出路,因此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外语类专业积极探索的主要课题。课证融通课程模块学分认定运行机制,是学生通过参加全国性机构考试获取技能证书并认定为校内学分,并且校内按照课程融通的思路进行模块化课程改革,即把课程划分为课程模块。通过这种改革不仅可以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共同推进,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与就业。  相似文献   

6.
"1+X"证书制度旨在解决高职及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与对口就业问题。既夯实了学历教育本身,又通过若干证书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高职院校在实施"1+X"证书制度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与之配套相结合的相关服务工作。学分认定与成果转换就是实施"1+X"证书制度下应该积极探索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与培训会获取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或是根据自已的兴趣学习并获取其他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这些证书与相关联的课程之间应该允许进行学分认定与成果转换。  相似文献   

7.
李朝红 《科技资讯》2023,(8):160-163
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地就业,尽量缩短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距离的角度进行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化。1+X证书制度及技能大赛组织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施时间并不长,但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已经备受关注并快速升温,但目前基于技能大赛并融合1+X证书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优化研究还处于起步状态,对技能大赛与1+X证书分别进行的研究也没有向纵深发展,基本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遵循着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课岗赛证”融通即“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念,团队进行基于技能大赛与1+X证书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培养出电子商务行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尽职教人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群)特点,产业园区、学校、企业三方协力,立足产教融合、“岗课赛证”融合,依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建构专业(群)课程组块,建设立体课程体系,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课程.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如与其他信息素养教育环节衔接不够、教学内容缺乏必要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等,提出了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改进措施,包括保持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延续性、设计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探索学习模式和建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等.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教育界开始大力推广广东省佛山市的“微课”建设模式,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提供思路.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基础教育“微课”建设模式,借鉴国外“可汗学院”开发特色,结合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初步提出高职院校开展“微课”建设的方法策略和开发模式,并从技术层面阐述“微课”制作的常用方法,以此促进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分制又称学分积累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该文就学分制教学管理中经常涉及到的关于课程学分的认定、学分绩点与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等学分管理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高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学习生活,促进其充分就业和获得职业成功具有重要意义。该课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在高职院校开设势在必行,其课程标准亟待统一,要打造高标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团队,并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体验式辅导。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从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开始着手研究,构建高职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开设同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各不相同,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本着高效、合理、实用、创新的原则构建岗位分层实训基地模式;以课岗结合、课赛结合为出发点,建设实训基地平台;借助创新型的产学研模式优化实践教学,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不断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软考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优势,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引入“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以“网络工程师”中级软考和“思科、锐捷”等职业资格认证为指引,在网络核心课程中实施了案例研讨、仿真实验自主学习、模拟考证、学科竞赛等教改方法.实践表明,“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了学生网络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重点要以赛促教、以赛优教,关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技能大赛奖励制度,以制度的价值导向引导广大教师探索赛教融合路径,帮助广大学子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针对高职院校竞赛奖励制度设计中的参赛项目遴选的价值导向不够明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能的系统设计不足、激励突破与兼顾公平的统筹思考不足等现实困境,从促进赛前、赛中、赛后的良性循环角度分析了大赛奖励制度设计的逻辑机理,提出了以高贡献力大赛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以及根据贡献力进行分类分级奖励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宣传力度不够,学分制及其特点没能被学生完全了解;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学生选课盲目,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指导不够;学分制管理设施、管理制度不够充实和完善。对此,应明确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管理理念;加大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双师”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补充和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实行学分票管理;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创新学分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四重融合”专业建设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融合产学合作委员会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课程建设上实行“岗、课、证”融合;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上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核心指标,构建以学校、行业(企业)为核心,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吸引社会参与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应通过“四重融合”,使学生获得从业资格、掌握立业技能、具备成业素质、具有就业创业能力,真正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课-岗-证-赛"四位一体的理念,整合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因需设课,课岗融合,兼顾竞赛和考证"的要求设置课程.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以典型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再现真实工作过程,实现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技能大赛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以赛代考”的考核模式,对“以赛代考”的优势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通过运用“以赛代考”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以赛代考”的考核模式,对“以赛代考”的优势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通过运用“以赛代考”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