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汤国辉 《科技与经济》1999,12(4):16-18,
多年来,南京农业大学本着“地处南京,服务南京”的精神,始终坚持为南京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科教兴市”服务。直接参与了南京区域农业综合开发与产业化、南京红太阳集团的成长与发展、南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南京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等工作,与南京市玄武区、雨花台区、江宁县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有40多项科技成果在南京市各地试验推广,有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等软科学研究成果也受到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一、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红…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经济》1996,(6):1-6
南京田园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广大农村改革开放后,南京县郊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少农户依托市场,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田园经济,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并促进了“一优二高”(优质、高产、高效)持续农业的发展。为了研究南京地区田园经...  相似文献   

3.
依靠星火科技,推广农业新技术──国家级星火计划“土肥测配供施一条龙技术开发”成效显著江宁县科委、江宁县农业局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土肥测配供施一条龙技术开发”,由江宁县科委、县农业局、土肥站及周岗复合肥厂承担。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单位。19...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建立首家市级农业科技园溧水县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日前被市政府正式批准为“南京丘陵山区农业科技园”,成为全市第一家市级农业园区。12月24日,市政府在溧水县渔歌乡隆重举行授牌仪式,同时,该园今年实施的5项重点工程也峻工并通过验收。1984年,溧水县渔...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应抓好八大农业支柱产业□课题组“九五”期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南京市在继续推进常规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应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既能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又能形成鲜明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一、肉鸭饲养加工产业(一)立项依据1.市场前景广阔南京市民素有吃盐水...  相似文献   

6.
他,一个农民的儿子1987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主动放弃在城市机关工作的机会,投身溧水县的穷乡僻壤。17年来,向农民推广了32项科技成果,让贫瘠的丘陵山区果树成林,硕果累累1999年,他创办江苏省第一个民办股份制农业科研企业——南京新世纪园艺研究所,并领办了省级傅家边农业科技园;2002年又成功组建了傅家边科技园集团,实现了新的跨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回良玉在视察后评价:“傅家边科技园是科技人员的大舞台,是广大农民的大课堂,是南京市民的大花园,定位很准确”。国家科技部领导在视察后称,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与农民最贴近的科技园”2001年以来,先后荣获“江苏省苏动模范”“南京十大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2003年8月。他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12,(2):36-36
近日,南京市组织在宁院士与“南京321计划”人才联谊会,活动现场,38何院士受聘担任首批“南京321汁划”创新创业导师,聘期3年,他们将通过一对一或组团方式,和“南京321计划”人才‘结成“师徒”,实现创新创业活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8.
《太原科技》2011,(8):106-106
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城市,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一直是南京的重要工作目标。为更好的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城市、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南京邀请在宁47所高校对接恳谈,与会各高校负责人认为,建设创新城市,南京首先要冲出“思想误区”,打破三个“科技不等式”。  相似文献   

9.
张晔  贾冰 《青年科学》2011,(5):20-21
2011年3月16日,有市民在南京雨花台区上空拍到巨大的“排骨云”,业余爱好者认为,这似乎是一种“地震云”。21日,春暖花开的时节,南京却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于是,有些人将这些天气现象与地震联系起来,认为是地震前兆,那么——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经济》2007,20(5):F0004-F0004
南京云锦源自1590年前的南朝东晋时期,刘裕始设“斗场锦署”,用以管理织锦行业至元,明,清三代,随着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不断提高,其类别亦逐渐增多,最终发展为“织金”,“库锦”,“库缎”,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经济》1996,(1):30-32
关于南京沿江发展战略及建设“南京外滩”的调研报告课题组一、南京沿江的现实情况及开发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长江这条中国最大的入海内河从南京辖区内横穿而过,南京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江滨城市。长江南京段,地处长江下游,岸线总长208公里,其中南岸98公里,北岸1...  相似文献   

12.
南京举办’97金秋高新技术报告会为了促进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本着“引资”与“引智”并重的精神,由南京市科委承办的’97南京金秋高新技术报告会,于1997年9月25日至27日在南京科学会堂举办。共有1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5...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经济》1995,(1):10-12
南京市1995年科技工作思路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一)确立目标,启动工程,全面开展’95南京科技年活动──贯彻实施《南京市科技进步条例》,把我市科技进步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好《南京“九五”科技发展规划》和《“九五”期间南京“科教兴市”战略实施方...  相似文献   

14.
“六朝古都”南京是中国的文化名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名满天下的秦淮河畔,更是孕育了无数的才子佳人,昔日之南京曾见证了许多英雄与朝代的兴起。从古到今,南京—直是江南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南京还将多—个光环,成为中国直销奇迹诞生之地。  相似文献   

15.
《科技与经济》1995,(1):5-9
科学技术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95南京科技年顺利实施南京市市长王武龙要求:切实抓好“科技年”活动,全面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市第十次党代会决定将1995年定为“南京科技年”。全市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南京的教育、科技优势,提高全市人民的...  相似文献   

16.
马星野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央日报》在南京复刊后的第一任社长。在他主持南京《中央日报》前,该报销量有限,赔累甚巨,不得不靠津贴维持生存。马星野担任社长后,对南京《中央日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营上实施“企业化”之路,业务上大胆启用年轻记者,在新闻采编上实施先“日报”后“中央”的思路,副刊内容“杂志化”。这些措施使得《中央日报》的销量大增,广告额也随之上涨,该报首度实现盈利,创造了国民党中央党报自创办后的经营奇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钟山风景名胜区由城外“走进了”城内;景区内丰富、高品味的旅游资源和谐统一,是南京山、水、城、林特色的集中体现,不仅是钟山风景名胜区甚至南京、江苏发展旅游的根本,同时还担负着建设“文化南京”和“生态南京”的重任.为了实现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建立核心保护景区,实行严格保护下的核心保护景区外围的适度精品开发.  相似文献   

18.
赵旭  凌亢 《科技与经济》2000,13(3):39-43
199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到2005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提高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外向化、企业化水平,是南京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分析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与功能,剖析了都市农业的几种模式,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1 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都市农业,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有不同的见解。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最先提出都市农业的概念,最初的表述为“都市农业区域”和“都市农业生产”等。1997年,艾伦·尼斯明确提出了“都市型农业”一词。随后日…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经济》1996,(5):12-13,26
“星火”给“金蛙”插上腾飞翅膀南京金蛙集团南京农用车厂的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溧水县农机修配厂,是一个设备简陋,生产方式落后,固定资产薄弱,经济效益低下的集体小厂。全厂职工78人,占地1.16万平米,固定资产26万元。以农机加工、修配业务为生计,年产...  相似文献   

20.
南京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产业对策马野青黄澜一、南京产业竞争力的现状首先,南京的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结构趋于协调。“八五”期间,南京的三次产业发展迅速,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65亿元。“八五”期间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47%。在保持三次产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