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黄燕  陈新春 《科技咨询导报》2012,(32):159-159,16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当前,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有效性,必须理清人才培养目标,考虑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以应用为主线,构建有效的课程设置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受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驱动,尤其以受产业结构发展需求驱动为主.因此,北京高职教育必须在教育结构、专业设置、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便适应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的是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促进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江西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工作中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不能适应的问题。本文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整合资源,聚焦力量,加强制度与机制的创新,实现专业建设的重点突破与整体跨越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研究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链升级;通过分析北京市装备制造业退出环节和发展重点,依据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结构和岗位需求,确定北京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专业定位;依据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岗位任务,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核心职业能力。实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首都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基础,是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专业设置作为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结合点,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从契合湖南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视角,对湖南省2021年专业点的设置现状进行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目前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中存在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耦合度低、专业设置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与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做好专业设置的顶层设计;各高职院校要找准自身定位,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多措并举推进专业建设的内涵发展等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刘兵  王强 《科技信息》2010,(33):I0040-I004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又要增强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谋生能力。按照面向学生职业发展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原则,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够达到培养高职智能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满足企业就业岗位(群)的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需要,也可以满足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迁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训练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科技信息》2006,(10):115-116
高职教育强调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按照社会岗位实际需求设置专业,高职层次的教育强调学生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毕业上岗之前能掌握职业岗位所应知应会的职业性能力和社会性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其中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是企业在选拔和引进人才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权衡指标,本文将结合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省教改试点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职业意识训练环节的设计、训练方法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地方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置需要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不断地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对高职英语专业用人单位和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调查,发现高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体现其地域性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创造语言交际的机会并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欣  罗金佩 《科技资讯》2011,(13):193-194
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导向和设计应结合职业岗位特征,文中将高职专业分成八类。以服务类岗位为例,依据岗位特征和身体素质特殊需求设计职业形体课程的三个目标层面。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在本质上属于就业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除了必要的文化专业理论外,更需注重职业岗位所需的全面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提升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形成围绕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