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陈清云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4):18-21,24
白居易集里的110多首咏花诗反映了他对花的喜爱。白居易咏花诗大部分表达惜花之情。落花促使白居易对命运、生命、人生终极意义等问题进行探求。儒佛道互补的思想,使他走向对个体生命意识的超越。白居易咏花诗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用美人喻花,把眼花与自然界的花相对比,还首创了“别花人”这一词语。  相似文献   

2.
祝尧所论赋体文学咏物之“法”不仅仅是比兴,更确切地说专指自喻——被祝尧奉为咏物赋之典范的作品皆为自喻赋,祝尧在张华《鹪鹩赋》题解中亦明确地指出所咏之物与“我”的比喻关系。祝尧推举自喻赋有三方面原因:比喻赋“以情为本”而较一般咏物赋更富情韵,取喻“切至”,“体物”多有“不粘不脱”之妙。  相似文献   

3.
唐宋牡丹诗与牡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宋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4.
咏物词是王沂孙词的主旋律,代表了他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物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亡国之恨,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及生存状态着眼,对其咏物词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5.
《裂谷诗抄》系一本古体诗词集 (这里的“古体”是针对现代白话体诗而言 )。笔者对古体诗词研读不多 ,且深知写作之难 ,因而很少评论。蒙栾世生先生抬爱 ,多次嘱写评论 ,踌躇再三 ,只好强就。为不辱使命 ,我细读了集子中的 50 0余首诗词 ,发现确有佳作 ,颇有古典诗词韵味。按吟咏类型 ,作品可分为咏人、咏景、咏物、咏事、咏怀五大类 ,本文依次评述前三类 ,兼论及后二类。一、咏人有神韵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咏人之作 ,多以勾勒人物神韵著称。较早的如曹植的《白马篇》 ,诗中描写了“幽并游侠儿”“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勇武精神。…  相似文献   

6.
咏物词是王沂孙词的主旋律,代表了他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物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亡国之恨。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及生存状态着眼,对其咏物词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7.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来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8.
晚清闺秀词人周诒蘩存词122首,涵盖了婚姻生活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婚姻感怀有夫妻唱和、独居思夫、心系诸儿、嫠居苦楚、悼夫伤子;生活点滴有感春吟秋、写景咏物、节日生日、诗酒琴棋、记游题赠、女红疾病、思亲悼亲;咏古思今有古代名媛、现实战事等,题材之丰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失意文人大多借秋天来抒发自己的凄怨之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文人悲秋的传统基调.作为世所共知的太平宰相、盛世词人——晏殊走出了前人的窠臼,他的咏秋词无论是节序咏物还是伤时感怀均没有往常常见的凄凉悲壮,而是罕见的清新明丽,别具风味.  相似文献   

10.
顾贞观与曹贞吉、纳兰性德三者并称京华三绝,其《弹指词》极情之至,独抒性灵,备受称誉.而其中咏物词,凡四十余阙,艺术成就颇高,其重比兴、写忧患、有寄托、抒真情,铲除浮艳,独抒心灵,突破自南宋以来咏物以堆砌典实、穷形尽相为主而意蕴空枵之弊.  相似文献   

11.
周济以词论为后世所知,众多学者对其精辟的词论已做深入的研究,但他的词却甚少有人论及.理论的发明一般都不可能脱离创作实践,周济的词就是其词论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杨花是周济词作中常吟咏的对象,在杨花的意象中,词人寄托了春恨闺怨情愁、身世飘零之感、及时代盛衰之叹.在主题内容上更进前人一步,而艺术特色上能摆脱传统杨花词缠绵悱恻的写法,做到豪宕不羁.周济一生钻研词学,后期更是心有所得,从这几首咏杨花词的比较中,能看出其创作前后的变化以及与理论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崔玲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10-112
花意象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百花或悲或喜,或怒放或泣咽,或含苞或凋零,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与婉约词高度的暗示性、含蓄性相吻合;婉约词词境细腻、精致.花的细蕊、暗香、轻盈、娇嫩以及凋落时的忧伤,无疑使之成为婉约词人创造词境的绝好意象;纤巧柔美是造物主赋予花的美态,深深地迎合了婉约词人在意境创造上的需要;婉约词产生于花间樽下,以爱情为主要题材,而花正是暗示爱情的最佳物象;婉约词的抒情主人公大都是女性,以花暗喻美人,以花暗示女性的命运、情感、幽怨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3.
明清鼎革之际,屈大均不满清廷,一生曾多次参与反清斗争,历经坎坷.他常借咏物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处境和心态与所选取的意象紧密联系,表现了他执著追求人格的理想;屈大均的咏物诗,许多是推己及物、推物及己有所感触而发,所以往往咏同一物,而前后寓意却很不相同.他的咏物诗,大都能使内情与外景融汇融合,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代,苏雪林女士作《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其中固然有不少附会无稽之谈,但指出李商隐青年时期曾与女道士谈过恋爱,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证明这一点,对于理解部分《无题》诗及其所以写得如许朦胧,是很有帮助的。考《玉溪集》中咏女冠诗共有三十多首,诚如苏雪林所说:“若义山与女道士没有深切的关系,为什么一咏之不已,而再咏之;再咏之不已,而三咏四咏呢?”*本文将这三十多首诗略作排比,“细按行年,曲探心迹”,对苏雪林之说多有补正.然未敢自以为是,姑公诸同好,或可纠谬。  相似文献   

15.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词人,咏物词是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家国之痛。抒发其身世飘零之感,形成了沉郁顿挫、幽婉奇幻、比兴寄托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本结合艺术鉴赏和适当考证,确定苏轼咏物词为50首,进而探讨了苏轼咏物词的艺术特色,认为苏词咏物善于略貌取神,烘托泻染,拟人映衬,与抒情叙事说理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咏物词的艺术境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说,苏轼在咏物词的创作上都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7.
;杜甫之于马,好比屈原之于香兰,郭沫若之于凤凰.马是杜甫情感志向的寄托,马是与杜甫息息相关的一部分,马是杜甫生命的图腾.可以这么说杜甫一生的坎坷、悲辛,在他的咏马之作中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同时,杜甫的咏马诗也有其自己的艺术特色,正如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所称:"少陵马诗,首首不同,各有寄托,各出议论,各见精彩.合读之,分渎之,可悟作诗变化之法."  相似文献   

18.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著名词人,咏物词代表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抒发其身世飘零之感,形成了比兴寄托、沉郁顿挫、幽婉奇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词的音乐曲调谓之词调.据统计,约三分之一的词调为多名词调,即有两个以上甚至十几个别名,谓之一调多名(同调异名).一调多名现象产生有很多途径,其中与词调命名方式如以词中之字句为调名,以词中所咏之事物或情意为调名,以人名、地名作调名,以篇之字数为调名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诗能体物,每以物而兴怀;物可引诗,亦因诗而睹态。”(清钱銮《咏物诗选序》)自唐诗以后,我国咏物诗的数量大增。据粗略统计,全唐五万余首诗,咏物一体即有二千七百八十九首,占二十分之一。其中尤以李义山为最多,达一百一十六首。本文重在论述李义山的咏物诗,因及先唐咏物之起源、形成及流变情况。为了论述方便,先叙先唐,后论李义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