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墨白小说论     
]墨白的小说创作探索和表现的是现代人在种种内在和外在力量的驱动与制约之下,那种无奈的处境与命运,小说里的主人翁不停的“行走”与“寻找”、在欲望驱动下形成的种种“神秘”、以个人的言说进入历史和现实等,形成了墨白小说创作的主题。对人类精神的探索和对艺术形式的试验构成了墨白小说创作的姿态。墨白对艺术形式的探索,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上达到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先锋派,是一个小说流派,该派创作风格把传统叙事模式彻底打破,审美对象就是叙事的本身。余华是先锋派作家的代表,是一个把传统颠覆得最彻底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上非常创新,小说的叙事技巧更是前所未有。本文从叙述学的意义上对余华的叙事艺术进行探讨,为更深刻的理解其小说叙事艺术的趣味,体验其小说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3.
墨白小说论     
墨白的小说创作探索和表现的是现代人在种种内在和外在力量的驱动与制约之下,那种无奈的处境与命运,小说里的主人翁不停的“行走”与“寻找”、在欲望驱动下形成的种种“神秘”、以个人的言说进入历史和现实等,形成了墨白小说创作的主题。对人类精神的探索和对艺术形式的试验构成了墨白小说创作的姿态。墨白对艺术形式的探索,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上达到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先锋派作家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出现 ,他们对小说形式进行全面的变革 ,注重文本意识和叙述策略。先锋派作家虽然拓展了文学的功能和表现力 ,使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但他们过分追求叙述功能 ,使他们的作品成为远离大众读者的“新精英文学” ,在 2 0世纪 90年代 ,先锋派作家开始“回归传统” ,向现实性和可读性转型 ,在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有必要对先锋派作家的这种变化进行一番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总的来说,九十年代小说是“先锋”与“写实”结合后的进一步发展,在走下神坛之后更加逼近了“人”自身:一方面挖掘人,一方面拯救人.“晚生代”创作虽有缺点,但他们与“先锋派”小说家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应当引起人们更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先锋派作家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归结为对存在真实的探询,他们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来传达自己对"真实"的全新理解。先锋派作家在小说中残酷地展示了生存的苦难和存在的荒诞,并告诉人们这就是"现实一种"。  相似文献   

7.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探索鲁迅小说的先锋性必须首先解读“先锋”这个词的基本内涵。这个词的法文原意是军事上的“先头部队”。文艺上是指这样一批作家、艺术家:他们以突破一切传统,不断“创新”为己认。他们认为,当一种艺术形式被认识、被接受之时就已经陈旧、僵化,就应当反对并与之决裂,去创造“一种新风格”,终有一天,这种新的形式会被接受,而且接受了,先锋派的任务即告结束。  相似文献   

9.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得叙事结构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1.
先锋小说的语言变异,并非此前文学语言革新实践的合理延伸,由于缺乏语言创新的知识论基础,加以浅薄虚妄的"先锋理念",致使其最终沦为语言灾变。围绕先锋小说语言变异这一问题,重新检视所谓"新异语言的实验"、"文学语言的觉醒"等命题,同时揭示出先锋小说给文学语言生态造成的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12.
先锋小说将小说的艺术追求从重视塑造人物形象转向偏重营造意象。余华的先锋小说通过对阴谋、暴力、血腥、死亡等具体事象的描写,创造了整体的死亡意象,并从精神上的象征性死亡、历史暴力和命运不可捉摸的宿命性死亡以及对死亡本质的哲理化探寻三个方面赋予死亡意象以丰富的寓意。从先锋小说整体来看,追求意象的营造对当代小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凌力是当代最深得“红楼”艺术精髓的一位历史小说作家,她的历史小说不论在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发掘、女性形象的复杂塑造,还是对历史题材的生活化和人情化处理等都深得“红楼”艺术神韵。凌力创作的这种审美追求有利于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深化发展,代表着当下历史小说创作的健康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同是广西的青年作家,东西和杨映川小说的创作风格大相径庭,一个是先锋文学性质的创作,另一个是当下热门的都市女性文学创作,似乎没有可比性。然而,就人性层面上来说,他们似乎又有着无尽言说的可能。比较东西、杨映川的小说,揭示他们创作中共同的主题:人性的诉求、人性的失落和人性的救赎。  相似文献   

15.
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过程、目标和价值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先进性教育的“民间期待”问题,目的是为增强先进性教育的时效性寻求一条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和谐性,且和谐性是先进性的人文升华,其和谐在纲举目张的逻辑 结构,和谐在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和谐在继往开来的唯物史观,和谐在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和谐在辩证统一的哲学 理念,和谐在生存发展的人文精神,和谐在相联互促的系统整体,和谐在理论实践的全面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当代先锋电影和底层的关系作逻辑和历史的梳理,对"先锋的底层转向"以及"先锋底层转向之后"、中国当代新生代电影"底层泛化"的外部语境、表现及其内在原因和规律等问题作深入的探讨,力图通过建构"泛底层"这个概念,来表述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的"底层"悖论.  相似文献   

18.
格非注重历史在小说世界中的想象性实现,他的小说大都可以纳入先锋历史小说的范畴。格非在悲剧中反思历史,在虚构中呈现真实,在隐喻中超越现实,试图展示生命深处的人性本质。格非在历史中探求人性升华的可能,在苦难中寄寓精神救赎的希望,这种对历史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启迪着我们去追寻遥远精神家园。格非先锋历史小说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和诗性品质是文学在市场化年代应该坚守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平江不肖生在1923年开创中国现代武侠小说新局面之时,从"无稽"到"荒诞",他首创了"理之所无,事或有之"的"奇侠"观,遵循的是证伪主义的思维逻辑。在小说的形式结构上,以突出"奇"的特色为核心,自由穿行于幻想与现实之间。他的这种"奇侠"创作路向,不仅是奇幻武侠的创作方法,也极大地影响到他的现实武侠。"奇侠"的创作路向,对于认识今天的奇幻文学,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穿越小说的创作方兴未艾,并以其穿越性、意识流动性、可读性而在文坛上风骚独领。但追本溯源,我们发现,穿越小说的创作方法、生成方法、结构等都应该是意识流小说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