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复合顶板巷道围岩变形及破坏规律,结合镇城底矿工程实际,应用RFPA分别模拟了一般顶板巷道和复合顶板巷道开挖后围岩的动态变化过程,得出了复合顶板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特征,从而为该矿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镇城底矿22409工作面尾巷支护问题,应用RFPA~(2D)软件对松软复合顶板条件下煤体-煤体巷道和煤体-煤柱巷道在不同支护方案时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支护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松软复合顶板条件下,煤体-煤柱类型巷道相对于煤体-煤体类型巷道来说,围岩变形破坏严重,且支护难度大,应加大支护强度。该成果为确定和优化锚杆-锚索支护主要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巷道支护选择设计直接影响到巷道围岩的控制效果。针对不连沟煤矿工作面辅助运输巷道煤体竖向裂隙发育、侧帮围岩破碎严重等问题,通过分析不连沟煤矿F6103工作面巷道维护的现状和原支护设计,提出以增强支护强度和加固破碎岩体为目标的控制优化方案。工程实践显示了采用支护优化方案,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解决了巷道变形和失稳难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位复合顶板围岩强度低而差异大、层间粘结力弱且易离层冒落等特点,结合离石矿4303工作面巷道实例,在实验室围岩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对该类巷道顶板破坏特征、锚杆锚索耦合加固机理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在掘巷道围岩变形、锚杆(索)工作载荷进行了实测分析。研究表明,有效控制该类顶板应及时支护巷道围岩,利用锚索加大锚固范围,采用钢带网提高低位岩层的支护刚度,布置斜拉锚索和斜角锚杆提高巷道顶角部综合强度。  相似文献   

5.
张鹏涛 《科技信息》2010,(23):381-381,311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深井综采工作面厚层顶板两巷支护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难题。常规的锚杆支护方式及支护强度已很难适应深井综采工作面厚层顶板的变形特征,无法有效限制巷道围岩破坏。丁集煤矿第一水平-826m,属于典型的深部矿井,目前东翼主采的11号煤层顶底板为厚层状砂质泥岩,两巷支护难度极大。本文以该矿1311(1)两巷为例,开展新型锚杆强化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采用超高强预应力组合锚杆及11号工字钢对棚支护技术,通过加强支护强度及各种补强措施,充分调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实现了巷道的稳定,为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创造了条件,并为综采工作面两巷顶板支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薄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赋存特点总结变形破坏规律,浅析薄煤层复合顶板回采巷道的支护机理,由巷道支护参数的确定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技术方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支护效果良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巷道围岩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建矿1311(1)两巷为例,开展新型锚杆强化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采用超高强预应力组合锚杆及11号工字钢对棚支护技术,通过加强支护强度及各种补强措施,充分调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实现了巷道的稳定,为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创造了条件,并为综采工作面两巷顶板支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王村煤矿属于"三软"复合顶板,巷道支护是一个长久探索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13503工作面进行高强高预应力让均压锚网支护实验,并采用FLAC2D软件数值模拟优化让压均压支护系统,实践表明该支护系统能有效控制"三软"复合顶板巷道围岩变形问题,确实提高支护质量。该技术对解决本矿及类似地质条件的矿井巷道支护难题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张立 《科技信息》2007,(34):307-307
本文对湖西矿井首采综放面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变形实测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80m左右,明显影响区为31~37m,剧烈影响区为21m;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量不大,锚杆支护参数较为合理。实测结果为相似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提供了参考,为本矿其它工作面开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以已有巷道的围岩监测为工程背景,开展了现场支护施工质量检测及围岩监测。通过对巷道表面位移、深部位移、围岩内部裂隙发育、锚杆(索)工作阻力等的监测,揭示了巷道围岩变形的基本规律以及巷道变形的基本模式,总结了现场支护条件下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后期进一步反馈、调整巷道支护技术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无煤柱切顶留巷的矿压显现规律并检验巷道支护效果,以澄合矿区董东煤矿50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手段对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受采动影响条件下的顶板下沉规律、帮部变形规律及单体支柱受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实测,并同时对切顶效果、挡矸效果及巷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巷道矿压随工作面的临近而逐渐增大,采动过程中靠近采空区侧的巷道矿压显现程度更为剧烈,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巷道顶板的回转运动是造成巷道非对称矿压显现的主要原因。此外,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初始变化阶段位于工作面后方0~35 m;快速变形阶段位于工作面后方35~75 m;缓慢变形阶段位于工作面后75 m以外,巷道变形及支柱受力均达到稳定状态。巷道矿压显现的主要过程集中在快速变形阶段,需加强对巷道围岩的控制。实践表明,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采用锚网配合单体支柱的支护方式可行。  相似文献   

12.
以某矿107工作面顺槽为依托,完成了锚杆(索)支护参数设计和FLAC数值仿真分析,分析了受工作面动压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设计了现场监测方案,开展了围岩动态变形规律现场研究。FLAC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受动压影响的厚煤层中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距工作面不同距离可分为小变形、中变形和大变形三个不同区段,对于不用的变形区段应采取针对性的支护措施,以保证围岩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煤巷复合顶板变形破坏现象日益增多,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在复合顶板的煤巷中,保持复合顶板及两帮稳定,控制和减小围岩的变形,提高围岩整体稳定性,已经成为该类巷道管理的关键点。本文以亭南煤矿二盘区204工作面顺槽煤巷复合顶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煤巷复合顶板锚杆变形破坏机理的基础上,对复合顶板煤巷的锚杆(索)支护作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戚安吉 《科技信息》2011,(17):I0366-I0367
煤柱高应力区及复合顶板、天然焦火成岩顶板巷道,采用锚网梁支护可以增大巷道使用断面,并且采用主动力,增加巷道围岩强度,减少巷道变形量,减少巷道修护工程量。但是锚网梁支护的效果隐避性大,当巷道围岩塑性圈超出锚杆锚固区(或锚固区附近存在节理面)时,锚网梁的支护效果显著降低,巷道极易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采用锚网梁支护配合架连锁棚复合支护,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预防锚网支护巷道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减少巷道修护量,提高锚网梁支护巷道的安全性,提高掘进单进水平。为安全施工可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5.
永明煤矿5104工作面属于典型的薄煤层开采。为了评价现有回采巷道支护方案的安全可靠性,制定了针对性的巷道矿压监测方案。矿压观测结果显示:巷道围岩变形量小,巷道断面收缩率平均仅0.78%;顶板锚杆测力计最大读数为5 MPa,两帮锚杆测力计最大读数为8 MPa,小于顶板和两帮锚杆设计锚固力。从巷道监测数据分析,巷道两帮和顶板在超前支承压力的作用下没有明显的破坏和塑性变形,现有的支护方案安全可靠,能够达到控制变形与破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谢一矿4222(3)采煤工作面的上、下风巷和辅助上山受采动影响情况,对三条巷道的矿压显现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了回采工作面上、下风巷内单体支柱工作阻力及巷道围岩变形等变化规律,提出了受采动影响巷道的支护措施,合理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7.
中煤禾草沟煤矿巷道原支护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巷道变形严重,满足不了使用要求。通过现场顶板结构探测,分析研究了巷道顶板结构特征及薄弱环节,并据此修改了巷道支护设计,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改善围岩自身条件,在结构上提高巷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东荣二矿17#煤层顶板实际情况,运用Flac2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开挖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水渗流对巷道顶板围岩的弱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薄层复合顶板围岩在渗水后结构自承能力迅速下降,巷道变形速度逐渐加快,最终引发薄层复合顶板离层冒落。研究结论对该矿及类似开采条件的矿井顶板支护及事故预防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振东 《科技信息》2014,(4):209+214
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燕子山矿巷道顶板稳定性较好,北翼回风大巷、轨道大巷以及运输大巷顶板是石灰岩,底板是细砂岩,两帮全部为煤层。为了合理评价燕子山矿巷道顶板的稳定性,本项目计划采用现场调研、围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等综合研究方法,来进行燕子山矿巷道顶板稳定性分级,据此来优化燕子山矿巷道支护参数。巷道围岩分类及巷道支护参数优化项目研究工作,是通过北翼回风大巷8#煤围岩微观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北翼回风大巷巷道支护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等工作。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巷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与分析、巷道围岩顶板稳定性分级、巷道支护设计理论研究、巷道支护参数的优化设计。总之,本项目以矿山岩石力学、弹性力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理论分析、现场调研、常规力学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燕子山矿8#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级及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崔家沟煤矿2209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巷道变形监测、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岩石成分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和手段,对现有巷道支护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综合加固支护方案,梯形微拱可缩性支架+锚网联合支护。研究表明,综合加固支护方案较好地解决了2209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的支护问题。本文对复合层状顶板软岩回采巷道支护问题的研究,其阶段性成果对类似条件下回采巷道支护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