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11月份对白洋淀净水区、养殖区、临村落区等三大典型水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4-11月份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第1优势类群均为绿藻门,净水区和养殖区的浮游植物次优势类群为硅藻门,临村落区的次优势类群为蓝藻门;根据浮游植物生态指标及水质因子评价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水质状况,表明净水区水体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养殖区与临村落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净水区的硅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复杂,绿藻的分布与总磷(TP)、总氮(TN)、pH和溶解氧(DO)等相关性较高,养殖区的硅藻与TP、TN相关,蓝藻的生长受到氮磷营养盐的抑制.临村落区蓝藻的分布与氮磷营养盐相关性较高,硅藻的分布与pH、水温和TP等相关.冗余分析(RDA)表明,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分布明显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陈桥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陈桥东湖的4个样点进行采样调查.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67属118种.其中绿藻种类最多,共47种,硅藻其次,共35种.浮游植物丰度变化为2.52~39.7×106 cells·L-1,平均丰度为8.54×106 cells·L-1,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硅藻为陈桥东湖冬季的主要优势种类,绿藻和蓝藻则在夏、秋季节占优势.利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M)来评价水质,结果显示陈桥东湖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况,且夏季水质最差,冬季相对较好,主要与人为干扰有关.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蓝藻、绿藻与营养盐及水温极显著正相关(P0.01).金藻则与水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溶解氧、水温、pH、总氮、透明度和化学需氧量是影响陈桥东湖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滇池浮游植物种类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报道2001~2002年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的调查结果.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7种及变种.隶属于6个门.其中绿藻门有50个种及变种,占总种数的47.2%;硅藻门有33个种及变种,占总种数的31.1%;蓝藻门微囊藻属的浮游植物在上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占总数量的84.27%.滇池浮游植物群落是一个蓝藻占绝对优势的蓝藻-绿藻型.浮游植物小型化趋势明显.浮游植物种类在夏初和春天种类较多,秋冬季较少.浮游植物物种的平面分布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莱州湾扇贝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演变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5—11月份对6个扇贝养殖区的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结果如下:共鉴定浮游植物5门50属89种,其中硅藻门33属62种,甲藻门9属15种,金藻门3属5种,绿藻门4属4种,隐藻门2属3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0. 98×104~16. 27×104个/L,在5月份和9月份出现峰值.共鉴定优势种20种,以硅藻门为主(11种).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 49,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 83,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2. 29,莱州湾扇贝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稳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总氮、温度、溶氧和活性磷是影响莱州湾浮游植物优势种密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二滩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调查分析了二滩水库5个断面的10个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的密度、生物量、优势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Pielous均匀性指数(J).[结果]二滩水库在调查期间整体上处于中营养状态.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24种,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优势门类,分别有49和43种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范围分别为0.31×106~1.34×106个·L-1、0.43~1.91 mg·L-1,秋季的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夏季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H分布范围为2.21~3.96,J分布范围为0.70~0.93,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由此判断二滩水库整体处于无污染或轻污染状态.浮游植物密度与总氮含量(TN)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高锰酸盐指数(PI)在p<0.01水平上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H与水温(WT)呈正相关关系,在p<0.01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J与PI在声<0.01水平上呈统计学意义上的负相关关系.[结论]二滩水库水质良好,浮游植物群落稳定,TN,WT和PI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鲁迅公园湖泊水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和水体健康状态,于2019年1—10月对鲁迅公园湖泊水体进行了生态学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83属,其中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物种数量最多,全年平均细胞密度为14.17×106 ind/L,全年平均生物量为3.57 mg/L,平均细胞密度和生物量都随着季度变化而增加;优势门类为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代表属有伪鱼腥藻、平裂藻、栅藻、小环藻.采用冗余分析对鲁迅公园湖泊水体中的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解析,结果表明, pH值、硝态氮、亚硝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水质理化指标的调查,分析了吉林省兴隆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浮游植物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兴隆水库共有171种浮游植物,隶属于6门86属.其中,硅藻门22属42种,甲藻门4属6种,裸藻门6属18种,绿藻门41属83种,隐藻门1属2种.优势种共有8种,5月份优势种主要为绿藻门,7月份优势种均属蓝藻门,9月份绿藻门和蓝藻门各占一半.浮游植物细胞密度5月份平均值为9.83×10~6个/L,7月份平均值为78.73×10~6个/L,9月份平均值为119.51×10~6个/L,季节差异显著.多样性分析表明兴隆水库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较丰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强;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盐因子为铵态氮、亚硝酸盐氮、总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选取2016年7月、10月和12月共3个水情期(即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对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1种,隶属于7门59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共21属29种,其次为硅藻门和蓝藻门,分别为13属22种和10属14种,此外,甲藻门5属5种,裸藻门4属4种,黄藻门3属4种,金藻门3属3种。研究区浮游植物总丰度变化范围为6.32×10~5ind·/L~48.7×10~5ind·/L,丰水期浮游植物以蓝藻为优势类群,平水期绿藻最多,枯水期硅藻占优势。通过对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5~2.96、2.29~3.77和0.32~0.51。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总体处于贫营养型至中营养型状态,而水体污染程度处于寡污染至中污染之间。  相似文献   

9.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进行研究.共鉴定到浮游植物5门25属75种,其中硅藻门21属68种,蓝藻门1属1种,甲藻门1属1种,绿藻门1属3种,裸藻门1属3种.密度的季节变化范围为1.0×106~5.0×106个/L,平均密度为2.7×106个/L.赤潮藻和耐污染特征的种类如威氏海链藻和微小小环藻等是浮游植物的主要成分.底栖性、附着性和淡水性的种类在浮游植物中经常出现.与以前的研究比较,福田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朝着种类个体变小、种类数减少、密度增加、耐污染种类增加的方向变化,这反映了该红树林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水质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州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夏季对贵州草海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草海湿地的浮游植物有8门51科104属,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最丰富,其次是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蓝藻门(Cyanophyta)。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18.82×106 cell·L-1,各采样点之间差异较大;从浮游植物优势属和丰度看,均是蓝藻和绿藻占绝对优势。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有机碳(TOC)、悬浮物(TSS)等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评价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草海湿地处于富营养状态,为中度污染水平,水体有发生微囊藻水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红枫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水质现状,分别于2015年1月、4月、7月、10月对红枫湖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变化特征及群落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有7门97种,绿藻门最多,53种,占总种数的54.6%。在四个监测时期,假鱼腥藻数量均保持在107个cells/L,占浮游植物总丰度的49.1%~79.4%,为绝对优势种。浮游植物群落呈现以假鱼腥藻为主要优势种的单一蓝藻植物群落,季节性变化不明显,这是2015年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最显著特征。浮游植物丰度、优势种指示特性和多样性指数均表明红枫湖水体处于中富营养-富营养状态,受到中等程度的污染,可能还受到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2.
秦淮河秋冬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对南京市内外秦淮河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0属37种,秋季主要以蓝藻 硅藻为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21.5万cells/L和4.41 mg/L,冬季以硅藻为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53.4万cells/L和6.58 mg/L。典范对应分析显示,绿藻对氮磷营养盐浓度、高锰酸盐指数等含量较高的水体耐受能力较强,硅藻则对多变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氮磷比对蓝藻、裸藻和部分绿藻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影响;秋冬季节影响秦淮河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和溶解氧,其次为氮磷营养盐浓度和电导率。   相似文献   

13.
于2011年1、4、7月份对艾溪湖的浮游藻类进行取样调查.研究表明:艾溪湖水体中共发现藻类6门,40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有19属;其次是蓝藻门和硅藻门分别为9属和8属.浮游藻类的细胞密度变化从62.45×106~395.52×106个/L,平均数量为209.76×106个/L;冬、春两季优势种类为绿藻门的栅藻属;夏天则为蓝藻门的平裂藻,占总藻类数的77.04;.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均匀度这3个指数值均表明水体已经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4.
于2011年7月—2012年4月对和睦湿地浮游植物进行季度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优势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结果为: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101种,隶属于8门20目36科61属,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以绿藻门种类数最多(34.65%),硅藻门其次(22.77%),裸藻门(21.78%)也占较大比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调查周年内变化范围为17.47×106~41.55×106个/L ,全年细胞丰度平均值为27.99×106个/L .全年 M argalef 指数、Pielou指数、Shannon‐Weaver 指数和 Simpson指数分别为0.60~1.68、0.59~0.81、1.21~2.51和0.62~0.86.Pearson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TN、COD、pH和温度是驱动和睦湿地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
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特点,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对淀山湖浮游植物进行四季调查.调查发现浮游植物8门126属384种,群落组成以绿藻、隐藻、蓝藻和硅藻为主,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Uterm)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Beij)为淀山湖全年主要优势种,微囊藻属(Microcystis)藻类为夏季主要优势种之一.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01×10~6cells·L~(-1),且夏季春季冬季秋季.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指数分别在0.31~1.59,2.22~7.98和0.17~0.82之间波动,指示淀山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好.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淀山湖浮游植物分为4个主要类群:类群Ⅰ位于中部及西南部(S3,S6,S7)区域,类群Ⅱ为湖东-东南(S1,S2)区域,类群Ⅲ为湖北-湖西(S4,S5)区域,类群Ⅳ为S,类群间差异与种群密度及优势种不同有关.根据历史调查资料,分析了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情况,为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围垦对椒江口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椒江口(28.67°~28.69°N,121.45°~121.62°E)浮游植物进行的3次采样调查(2007年7月、2008年7月和2010年8月),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167种,三个年份分别为101、96和117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别为20.34×10~3个/L、266.94×10~3个/L和66.94×10~3个/L;Shannon-Wiener指数(H')分别为1.95、0.60和0.40.围垦前和围垦结束后优势种包括硅藻(Bacillariophyta)和甲藻(Pyrrophyta),如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jonesian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柔弱根管藻(Rhizosolenia delicatula)等;围垦中只有硅藻,如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和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围垦促进了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大幅度提升,但改变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降低了其稳定性和均衡性.CCA分析表明,pH、温度、氮/磷/硅营养盐、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水质参数;影响绿藻(Chlorophyta)、硅藻、蓝藻(Cyanophyta)和甲藻的主要水质参数分别为溶解氧、石油、温度和化学需氧量.长时间尺度与短时时间尺度分析得出相似的结论,围垦前后椒江口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均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长江江苏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及其环境因子关系,揭示《长江大保护》后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环境变化,于2020-2021年期间对江苏段12个采样点进行4次采样,对该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水文水质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基于NMDS(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总鉴定浮游植物6门58属135种,以硅藻门、绿藻门、裸藻门、蓝藻门为主。(2)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变化为,生物量为,季度变化趋势为夏>秋>冬>春,硅藻为组成主体。(3)NMDS分析发现,夏秋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相似,冬春季节群落结构相似,、电导率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4)不同河段结果显示,、磷酸盐是影响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结合长江大保护和江苏省健康河流政策表明,针对长江的保护措施有利于长江苏段浮游植物的生长,可为长江江苏段水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黄石磁湖富营养化水平现状,2013年4月对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111种,隶属7门54属,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47.76%;蓝藻门种类数次之,占总种类数的20.72%;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约为31.530×106个/L,其中以硅藻门和隐藻门数量最多,各占水体中浮游植物整体平均密度的32.50%和31.10%。基于浮游植物密度、优势种、污染指示种、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2-2002)综合评价,磁湖水体污染较严重,属于中至富营养状态,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Ⅲ~Ⅳ类水质标准。通过分析磁湖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并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磁湖的水生态环境管理与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2年5~9月滇池9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在ACCESS数据库中编制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的代码,得到滇池浮游植物种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的支持下利用数据插值、栅格图形加权平均和数学运算模型等空间分析手段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就滇池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而言,在个体的数量上蓝藻门占绝对的优势,但就种类组成来说,绿藻门占了47%左右,硅藻门占31%,蓝藻门占18%。滇池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5月份最高、9月份其次,7月份最低。滇池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生物多样性阈值在空间上的变化呈现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滴水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对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009年1、4、7、10月对滴水湖浮游植物进行4次调查采样,研究滴水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评价滴水湖水质现状.共鉴定浮游植物96种,隶属于8门48属.其中绿藻门种类居首位,有21属51种;其次为硅藻门11属20种;蓝藻门8属16种;隐藻门2属3种;裸藻门2属2种;金藻门2属2种;甲藻门1属1种;黄藻门1属1种.平均数量生物量是2054.28×104个/L,其中绿藻比例最高,占总量的41%;其次是硅藻,占总量的30.5%;蓝藻第三,占总量的16.5%;其他藻类所占比例较小.根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结合部分理化指标对湖区进行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滴水湖水质属于中-富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