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的科技经济协调性进行多维指标测试,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京津冀三地的科技与经济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比它们的协调度充分定位其所处阶段,总结出京津冀科技与经济协调性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并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京津冀区域内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了两系统评价指标的权重,综合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解析了2006-2017年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增长态势;在时序上,北京两系统同步发展,天津、河北科技创新系统存在滞后;在空间上,各地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线性拟合显示,北京耦合协调态势良好,天津耦合协调趋同且潜力巨大,河北协同效应不明显;未来天津、河北两地区应重点考虑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该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人口流动的趋势和流动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通过对比2000—2010年三地人口的流入流出的数量及占总流出量的百分比,反映出京津冀地区人才呈现单向流动趋势即河北向天津和北京方向流动活跃;通过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反映流动人口的学历状况,进而分析京津冀区域人口流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朱光远 《创新科技》2019,19(6):25-31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京津冀是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本文以京津冀作为研究对象,以创新能力的多项指标来衡量和评价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后针对现状提出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许萍  郑金龙  孟蕊  赵海燕 《河南科学》2019,37(3):447-452
采用2007—2015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数据,运用DEA-SBM模型通过测算分析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以产业结构视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生态效率逐年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北京、天津两地与河北省生态效率水平差距较大,京津两地生态效率水平发展较好,河北省较为落后;河北省内各市的生态效率水平有一定差距.并提出了三方面建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以此推动京津冀生态效率提升,对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承担着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的任务。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促进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现状的分析显示,北京和天津相对河北而言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净流入地区,并且近年来的科技创新人才迁移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由此可知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了京津两地科技创新人才的迁入,相对于周边的河北,京津两地对科技创新人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在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京津冀互联互通、优化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对京津冀区域产业进行差异化定位和合理分工,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平台等促进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SPSS 19.0计算京津冀地区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和唐山城市间API日均值(2011年2月11日-2012年12月30日)的Pearson相关系数,据各城市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与各城市间的直线距离,对城市间API值与城市间距离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此外,对2003-2012年间京津冀地区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和西北地区兰州的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该频率比较研究了京津冀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和西北兰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后对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兰州市2003-2012年间的API月均值建立适合的SARIMA模型,利用模型预测4个城市2013-2014年的API月均值,并对比2013-2014年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天津、石家庄与西北地区兰州空气质量的特点.结果表明:城市间API的相关系数与城市间距离呈正相关,京津冀区域内城市间的空气质量的治理应当采取城市间的联合防控进行治理;此外,兰州的空气质量在2003-2012年间的优良天数要低于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并且在该时段内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均趋于好转.SARIMA模型对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兰州2013-2014年间的API月均值的预测表明在此时间内兰州夏秋季节的空气质量好于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但在冬春季节差于这3个城市;此外北京、兰州的空气质量在继续改善,而天津和石家庄有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75个气象站观测数据和社会经济资料,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抗灾能力四个方面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群高温灾害风险,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高温频次呈南部高、北部低以及平原地区高、山区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频次最高区域位于石家庄和衡水以南、邯郸以北地区,北部的承德、张家口和秦皇岛地区高温频次最低;致灾因子高危险区和孕灾环境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南部,承灾体高易损区主要位于大型城市,经济发达的城区抗灾能力较强,抗灾能力风险较低;京津冀城市群高温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呈南高北低特征,高风险区集中在河北中南部及北京和天津的市区,河北中部及邻近北京、天津地区则为次高风险区和中等风险区,河北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多为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京津冀三地将在养老、殡葬、救助、防灾等十大领域重点开展协同合作发展。鼓励养老服务业向京外疏散协议提出,京津冀三地将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跨区域的前提,是不同地区间的优势互补明显。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北京市区相比,河北的养老机  相似文献   

10.
考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是量化分析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及其时空变化趋势。运用系统协调度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我国省域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不断提升,但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高等教育投入协调度呈现明显的"东部凸起""中部塌陷"特征,高等教育产出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居中的梯度分布态势。高等教育协调度在相邻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局部空间依赖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区域经济联动一体化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金融集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推进产业升级.基于2008~2018年京津冀地区金融相关的截面数据,通过计算京津冀区域的金融相关率来度量其金融集聚水平,并探究了四个潜在影响因素对金融集聚的贡献水平.结果显示: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向天津和河北转移的趋势明显;金融基础,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对外开放程度对金融集聚水平影响显著,显著性依次递减.由此可见,可以通过政府政府干预等方式,对金融集聚水平较低的城市进行迁移和扩散,从而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秩序理论建立秩序测度方法,运用能源利用主体城乡居民收入距离和全要素生产增长率测度京津冀地区的能源秩序;以秩序耦合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2006—2016年能源耦合状态,并为防止出现低秩序高耦合的状况,引入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16年京津冀能源利用处于高耦合度状态,其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波动较小的高水平状态,表明京津冀能源利用的相互一致性较高,且发展态势相对较好;但通过前期的秩序测评发现三地区在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有退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的对数为因变量,以人均GDP的对数为自变量,利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建立了我国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外的27个省、自治区的1990-2005年期间的两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和1994-2005年期间的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模型.采用残差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协调性问题,并讨论了几个典型省份在此期间不协调状况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全国不协调状况的总体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交通可达性研究是明晰机场服务范围,促进机场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京津冀地区机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运用成本栅格加权距离算法,在GIS支持下,计算京津冀地区民用机场的交通可达性,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而探讨京津冀地区交通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分布的关系,揭示京津冀不同区域和不同小时圈中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内在机制,为区域机场协调发展、促进京津冀地区机场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机场可达性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间地区强于边缘地区的趋势。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机场可达性百分比的增加,人口密度百分比成减小的趋势,相关系数达-0.73(P0.01),这种负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幂指数的方程来定量表达;1.5小时圈是目前京津冀地区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产生作用的最远距离,反映了机场服务范围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地,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相关性差异显著;北京和河北省地区的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主要作用圈在1~1.5 h圈;天津地区的主要作用圈在0.5~1 h圈,主要与城市规划和机场布局相关。在未来的机场规划中,新建机场应在1.5 h圈范围以外,同时考虑区域的人口密度状况。  相似文献   

15.
运用R软件对2012年京津冀43个区县人均GDP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京津冀人均GDP没有关联性,局部而言,天津的滨海新区、和平区、河东区表现出高值被高值所包围,北京西城区表现出高值被低值所包围,河北邯郸、张家口表现出低值被低值所包围的集聚现象,从人均GDP的空间统计结果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做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知识信息时代,知识的生产、累积、扩散、应用与增殖的动态竞争能力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土地、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形成的竞争力。知识溢出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以中国北方起到经济支柱地位的京津冀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可测度知识和不可测度知识作为自变量,基于生产函数构建了空间Durbin计量模型,使用Matlab7.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求出参数估计值,进而测度出一、二阶邻接矩阵下京津冀地区知识存量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用同样的方法测度出京津冀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知识溢出具有一阶正效应以及二阶弱负效应,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正效应显著,并远高于河北八市。分析测度结果,发现阻碍知识溢出的原因主要是政府职能不能有效发挥、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存在差异、产业同构、产业链断裂并存及知识产权保护未完全到位等,从而提出促进京津专利成果转化、加强河北知识吸收能力、促进区域联动、大力引进外商投资、避免过度知识溢出的负效应产生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厘清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时空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探测、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黄淮海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时空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淮海地区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00-2010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速率高于2010-2020年.(2)2000-2020年黄淮海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碳排放热点区主要集中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境内,范围不断收缩,冷点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南部;经济增长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于北京西南部、天津沿海、河北东北部及河南省内,低值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内.(3)2000-2020年黄淮海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整体处于勉强协调等级,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良好与基本协调区主要分布于京津冀地区,轻度与严重失调区趋于山区、省域边缘区分布态势,零散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省内.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地理单元,区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是未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开展京津冀区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对丰富和发展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模式、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意义重大。基于我国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ndrinos-Sonis模型从竞合角度分析2006~2020年京津冀区域的协同状况,结果表明:第一,区域内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天津的“头部”特征显著,但整体差距呈缩小趋势;第二,京津冀区域内51.2%的城市以竞争关系为主,协同水平仍有待提高;第三,京津冀区域的合作互动主要发生在高水平城市与低水平城市之间,竞争互动主要发生在经济实力较为相似的城市之间,河北省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互动较为频繁;最后,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明显,呈现出中心城市引领次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引领低水平城市发展的协同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有效地对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借鉴已有的科技创新监测研究成果,分别运用DEA的静态BCC模型和动态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比。研究表明,北京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河北次之,天津最低,但天津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幅度最大,且三地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变革。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京津冀地区应立足实际找准自身科技创新发展定位;完善资源共享,加强协同创新;推进产学研之间多层次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后的熵权TOPSIS法,对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进行评价;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驱动因子对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呈现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石家庄为次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2)同一影响因素对京津冀不同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影响存在差别,呈现出地域性差异.人口密度对京津冀西南地区影响最大,对京津冀东北地区影响最小;人均第二产业占GRP比重对京津冀东北地区影响最大,对京津冀西南地区影响最小;人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对京津冀西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人均科学技术支出对京津冀东部地区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3)不同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的影响因素不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因素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的首要影响因素,于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性,影响因素对各个不同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的影响次序和影响程度异质性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