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投资项目1:运动 投资预算:0元。 项目特点:没有投入,几乎适合所有人群。 推荐:有氧运动。主要包括跑步、快步走、跳绳、滑冰、骑车、划船、登山、游泳、爬楼梯、跳健身操、球类、舞蹈及部分器械练习。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10,(1):86-86
1、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7,(10):2-2
”金秋艳阳天,菊香蟹儿肥。邀君至庐州,共享对接会。”10月28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一资本对接会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广场隆重开幕。省市领导王金山、孙金龙、田唯谦、张俊、白泰平、余焰炉、吴存荣、黄同文、周富如、董昭礼、安列、张晓麟、江明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膨胀土在我国分布极广。我国的云南、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北、陕西、贵州、江西等省都有膨胀土分布。河南省的南阳、驻马店、平顶山、漯河、许昌等地区膨胀土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5.
张仲生 《科技资讯》2009,(25):217-217
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具有整体性、历史继承性、丰富性的特征。有导向、育人、规范、凝聚等功能。构建家校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和谐校园文化。有目的性自觉性、计划组织性、趋善求美性为主导的三个倾向。  相似文献   

6.
低压电器元件是机械工业的基础件。具体产品有断路器、接触器、官电器、熔断吕、起动器、漏电保护开关等。这些产品在低压配电与控制系统中被大量使用,是机械工业不可缺少。的基础元器件之一。其产品的水平、质量直接关系到用电设备、供电系统的水平、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教授/副教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数学、系统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可靠性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等。岗位1.教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及以上。岗位2.副教授。要求:  相似文献   

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培育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刊登内容主要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动力、能源、材料、电气、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化工、生物工程、建筑、管理科学以及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方  相似文献   

9.
谈英语口译的素质和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一门艺术。口译的种类有即席翻译、同声传译。口译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听记力强、语言运用纯熟、知识面广、技巧熟练、敬业心强、心理素质高、彬彬有礼、有跨文化意识。口译质量的好坏体现在以下六个标准:及时、准确、完整、易懂、自然、流利。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10,(12):F0003-F0003
铜陵有色循环经济工业园筹建于2004年。园区内主要集聚了铜陵有色的化工、能源、物流、环保等产业。一期占地面积约1600亩。主要项目包括年产80万吨硫酸、年产120万吨铁球团、年产10万吨碳酸二甲酯。以及码头、铁路、工业水厂、变电站等公用设施。所有项目均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同时也是国家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单位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脱硫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研究首先对脱硫橡胶沥青的溶胀机理与溶胀特点展开研究,其次对脱硫橡胶沥青与KLMY90#基质沥青、普通橡胶沥青(40目)进行性能对比性试验,再对脱硫橡胶沥青胶浆的锥入度、抗剪强度、粘结强度进行试验研究,最终对脱硫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橡胶沥青中不存在橡胶颗粒核心且溶胀过程中伴有大量的化学反应;脱硫橡胶沥青各项性能均优于普通橡胶沥青,且克服了普通橡胶沥青高黏度、易离析、高温贮存稳定性差等缺点;脱硫橡胶沥青胶浆抗剪强度大、与矿料粘结力强;脱硫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橡胶沥青工艺参数对其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沥青常规试验和SHRP性能分级试验,分析研究了橡胶粉粒径、类型、掺量和基质沥青类型等工艺参数对橡胶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橡胶粉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橡胶沥青可达到PG82-28的技术要求.通过系列试验,发现货车胶粉优于小汽车胶粉;20目胶粉优于40目及60目胶粉;通过对不同掺量胶粉的研究,确定了18%的最佳掺量;与90号基质沥青相比,70号基质沥青可使橡胶沥青高温性能更好,但低温性能略差.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管/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拓展碳纳米管应用领域,开发新型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在碳纳米管预处理基础上,通过机械混炼方法将碳纳米管与天然橡胶复合。研究表明,与传统炭黑增强样品相比,碳纳米管在橡胶中的混入速度快,温升幅度小,混炼胶的硫化返原现象减轻。经过分散粘合体系处理,碳纳米管在橡胶中的分散性及界面粘合状况改善,热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提高,对比炭黑增强样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回弹及动态压缩性能好,并且热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系统研究了橡胶粒径和掺量对橡胶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橡胶等体积替代砂子比例为20%、40%、60%,橡胶粒径分别为5~20 目、20~40 目、60~80 目。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随橡胶掺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橡胶粒径的减小而提高。优选橡胶粒径为60~80 目时,具有20%,40%和60%橡胶掺量的橡胶砂浆抗压强度分别降低21.6%,43.3%和55.8%,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4.9%,29.4%和33.8%。另外,橡胶掺量越大,粒径越小,则橡胶砂浆折压比越大,韧性越好。该项研究对促进废弃橡胶的规模化应用,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橡胶集料取代率对风积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制作10组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通过对各试件进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SEM和EDS测试,对比分析了橡胶集料和风积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并研究了橡胶集料风积沙混凝土和橡胶集料混凝土2种试件水泥石砂浆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橡胶集料风积沙混凝土和橡胶集料混凝土试件的抗压、抗折、劈裂抗拉强度均随着橡胶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折压比随橡胶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橡胶的掺入使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更为薄弱,试件内部呈现出较多微小孔隙,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氢氧化铝含量的硅橡胶绝缘材料的憎水性丧失及恢复特性,使用去离子水对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材料进行浸泡处理后在实验室标准环境下进行憎水性恢复,采用恒温试验箱对硅橡胶材料进行低温冷冻处理,以硅橡胶材料静态接触角表征憎水性的变化规律,测得硅橡胶材料在常温及低温下随氢氧化铝含量变化的憎水性丧失及恢复规律,并分析原因机理。针对不同氢氧化铝含量的硅橡胶绝缘材料的憎水性迁移特性,依照标准方法涂污,并迁移4天,用静态接触角表征不同氢氧化铝含量硅橡胶材料的憎水性迁移特性,并分析了硅橡胶憎水性迁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的桥联作用及其与橡胶颗粒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而针对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的静态力学性能及其本构关系的研究较少。通过在10%、20%、30%橡胶颗粒掺量的橡胶自密实混凝土中分别外掺体积掺量为0.5%、1.0%、1.5%的钢纤维,制备出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试件,进行棱柱体轴心抗压试验,探讨钢纤维掺量、橡胶颗粒掺量对试件的典型力学特征量的影响,建立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呈现延性破坏的同时,其完整性也较好;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提高,试件轴心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当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中的橡胶颗粒掺量较高时(20%、30%),钢纤维对橡胶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无明显的增强效果;橡胶颗粒的掺入提高了试件的峰值应变,当橡胶颗粒掺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增长幅度为10%;不同的钢纤维掺入量对钢纤维橡胶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普遍有增强效果,但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轴心抗压本构关系能反映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TOR橡胶沥青的流变性能,对薄膜烘箱老化和压力老化试验后的沥青试样进行布氏黏度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给出了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试验方法,分析了TOR对橡胶沥青复数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黏度、疲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OR后,沥青的复数模量增大,相位角减小,TOR促进了废胶粉颗粒与沥青的相容性,增加了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薄膜加热老化后基质沥青、橡胶沥青和TOR橡胶沥青的车辙因子数值均增大,黏温敏感性增强,TOR橡胶沥青的抗车辙性能较橡胶沥青有所改善.加入TOR的橡胶沥青,经压力老化后抗疲劳性能得到了加强,在较低温度环境下比橡胶沥青好;经有水压力老化,可以有效改善橡胶沥青的热氧水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基准混凝土强度(C60,C40和C20)下,橡胶粉体积取代率和橡胶粉粒径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混凝土常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了橡胶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坍落度和弹性模量均随体积取代率的增加、橡胶粉粒径的增大而降低;橡胶粉体积取代率与强度降低系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的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方程形式简单,具有较理想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汽车制动液普遍存在的橡胶溶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核磁共振(NMR)为主要的结构分析手段,结合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和三元乙丙橡胶(EPR)制动皮碗在不同汽车制动液中溶胀前后的根径变化值、硬度下降值和体积膨胀率等数据.讨论及分析了橡胶制动皮碗的溶胀原因及作用,并提出了通过汽车制动液的主体结构、增加介质极性和利用界面活性剂等途径防止橡胶制动皮碗溶胀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