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建立在对当前我国面临安全形势总体分析判断基础上的科学的安全理论。它充分体现了全局的、总体的、综合的、系统的安全观念,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理论,是对我党安全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构筑了比较完备的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必将指导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2.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有关国家安全的最新指示。大学生群体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整体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网络新媒体持续发展的特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又处于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实现优化提升的重要机遇期。针对网络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等突出问题,在实践中探索网络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新模式,是高校育人模式改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直接体现着国家利益—我国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维护国家利益分别提出了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以综合安全为特征的安全观和以普遍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观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实事求是,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国情出发提出的,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义它们在基本思想上是一致的,后是对前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关键矿产资源需求激增,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资源安全治理的焦点.直面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剧烈调整与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的判断,中国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文章在梳理已有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国家资源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出发,以锂资源为例剖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关键矿产资源安全表征,并从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方式三个维度解构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23,(4):12-13
<正>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做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期“封面话题”,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专章阐述和部署国家安全,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该如何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根本的理论遵循,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行稳致远,是国家安全和外事工作者们必须持续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发展壮大,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航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8.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主席2014年首次提出的国家安全观念,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指明了方向。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该理念的内涵所在,并且分析其对于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价值,找出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途径,实现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整体认知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政治职能包含对内维护政治统治职能和对外保护国家利益职能。当代中国,我们应立足新的国情和世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指导来探析国家政治职能:一是对内维护政治稳定职能,并通过加强国家专政、加快改革促发展、发展政治民主、健全法制等途径来实现政治稳定;二是对外确保国家安全职能,我们必须树立综合的国家安全观,通过加强国防建设、注重经济文化安全、强化外交手段、重视科技信息发展等途径来确保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0.
国家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时代,我国国家安全问题呈现出复杂、多样、多变的态势。从确立全面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与和平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完善国家文化管理和文化安全法制体系战略三个方面,讨论国家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系统梳理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为推动国家安全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数据来源,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方法,从成长规律、期刊来源、研究主体、知识基础、研究热点等多维度厘清了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的学术研究现处于"活跃期",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情报杂志》《情报理论与实践》等图情领域的8种CSSCI收录期刊上.该领域的科研团队初具规模,但缺乏密切的合作交流.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的知识基础由5篇高被引文献和15篇高中心性文献组成.研究热点包括反恐情报预警及工作机制研究、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的学科建设、面向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情报工作研究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铁信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197-197,19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倾向日益凸现,这既为我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我们需要树立新的国家文化安全观,建立和完善国家文化安全机制,以此来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我国国家安全问题呈现出复杂、多样、多变的态势.从确立全面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与和平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完善国家文化管理和文化安全法制体系战略三个方面,讨论国家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稳定根基。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中,已经包括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内容。然而,多数学生并没有系统地接受有关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家安全内容呈现不足,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该文将研究探索有效路径,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完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对新安全观的探讨不能局限于国际关系学领域,需要更多学科的关注。新安全观是反思并力图超越现代安全观的产物。现代安全观的前提条件是,在绝对信任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对民族国家保护社会和人们生活安全的能力的绝对信任。但资本的全球化使现代安全观的存在条件陷入困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人们理性无法控制的风险后果,民族国家无力保障社会和人们的安全,个体对本体性安全充满焦虑。然而,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还处于争论和探索中,还无法完全超越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现代安全观,其根源在于,作为其观念基础和制度保障的新政治形态尚未确立。  相似文献   

16.
安全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女性主义认为,传统安全观过于强调军事安全和国家安全,忽视女性在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对安全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强调多元的、反映女性特质的安全观,实际上扩大了安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及主要应对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同属于综合安全观范畴,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凸显,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综合安全观的产生和发展。对分别来自于政治、经济、环境和信息等四大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其他国家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化安全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安全,文化安全是与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其他部分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它对于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背景,立足于对大学生的文化安全观教育为主要任务,提高文化安全意识,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努力打造国际化教育的品牌力求加强文化博弈的能力从而在高校文化教育领域有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应急管理部的建立,涵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国家应急管理制度正逐渐形成。以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为核心,统领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适应设计的自然选择。由于应急管理法与安全生产法的制度特征和规范内容存在诸多差别,短时间内无法完美结合。如何理顺两者之间的衔接关系,本文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部门法研究范式,建立了新的思维框架。运用领域法学的研究范式构建符合"国家安全观"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这是适应制度安排的合理选择。同时,在安全生产法中要解决主体责任落实等核心问题,只能借助领域法的研究范式,提出具有实践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张蒙 《科技资讯》2023,(7):253-25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与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影响程度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推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举,同时也是有效减少或限制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和损失的重中之重。为推进中国式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该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导,以加强构建大安全大应急为主体思想,探讨了我国首都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