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八仙的兴起.是中国神仙文化的产物,是传统“和合文化”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八仙信仰中的宗教内蕴、“和合”思想对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领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和合”思想,作为周恩来处理复杂军事关系、解决各类军事矛盾的基本准则和基本思想,是其军事伦理思想的精髓和最具个性化的精神特质。文中立足于史实资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通过历史的回顾和逻辑的分析,在初步探究周恩来军事伦理中“和合”思想的形成发展、主要体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这一思想的深层意蕴,梳理总结其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以期在系统研究周恩来军事伦理中“和合”思想的同时,挖掘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深刻内涵,从传统“和合”文化中探寻精华,总结规律,为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政治思想的产生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他的系统改革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改革变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一国两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精神的弘扬,他的民主法治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在人”的人治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人五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对中国特色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外交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文化源泉。"天人合一"的独特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重整体思维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合"文化在中国外交中表现为对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倡导与践行。  相似文献   

5.
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中国的多边外交是从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逐渐兴起和发展的。冷战的结束,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为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尤其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和平、合作、发展"为基础而构建"和谐世界"的新型多边外交思维更是为中国的多边外交增光添彩。本文以中国多边外交的实践与发展为基础,对中国多边外交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6.
冷战时期,由于世界分为两大阵营,多边外交主要是国家外交的一种工具,难以发挥国际对话合作等“多边”建设性功能。冷战的结束为多边外交真正履行其“多边”义务和功能创造了条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要改革开放,必然要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与整个世界全面接轨。为此,目前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加强对多边主义的了解和研究,包括理论方面的探讨。多边外交对我们是较新的事物,我们对它的了解和认识主要还停留在表面。特别是对有关的一些理论我们不但不熟悉,而且由于历史原因还抱有很深的偏见。为此我们要更多地了解一些直接和间接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说,如相互依赖理论、一体化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功能理论、合作理论、国际体系和国际制度理论等。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形成了众多的文化学派。在这些学派中,犹以墨家对“和谐”思想的体现最为全面、系统和深入。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强本节用”等观点,比较全面地体现和阐释了人与人、国与国、国家与人民、生产与消费等方面的和谐思想。在中国的“和合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同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合文化"所要求的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等各种思想,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是指导当代中国外交工作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的一面旗帜。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 ,突出表现在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和为贵”思想的合理扬弃、谋略思想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0.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力。科学发展观包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重要方面。和合文化所蕴含的朴素的整体系统观、人与自然和合观、以人为本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它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源泉.在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的当今时代,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和谐世界“思想既是对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千年交往史的经验总结,也是将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向世界做郑重推荐,更是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马璇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65-1467,1472
中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作为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和谐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价值。它不仅是一个文化体系,更是一种价值范型、政治理念和社会理想,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源头活水。在当代,我们应当对其去粗取精、积极继承和发扬,传播传统和谐思想的正能量,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成为联系民族思想情感的精神脉络。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流文化,发展市场文化,包容多元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以文化和谐促进民族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矛盾论》是否是毛泽东的原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善"的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富活力的文化创见,它具有和谐的意蕴,且分为三个维度:与己善、与人善、与天善。这些意蕴在当今社会诸多领域都有着现代应用价值。而"和谐之善"又可在个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双管齐下下实现重构,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中气的宇宙观,具体化为整体功能,决定了中国艺术和谐美的特征就是整体的和谐,这种整体的和谐是容纳万有的和谐观;是把时间空间化的和谐观,是对立而不相抗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17.
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承丰富的传统和谐文化。包括继承传统和谐的思维方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及个人身心和谐等内容,还有通过完善人格、实施仁政、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诚实守信等达到和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地发掘和发挥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科学价值,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崇尚和谐的精髓。中国文化在传统形式上并不缺少和谐成分,缺少的主要是对竞争创新的高度重视及开拓,并且这是中国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克服中国文化传统重和谐轻竞争和创新的倾向,积极建构有竞争创新活力的和谐文化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中庸》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它所极力推崇的"中和"思想是儒家和谐教育理念的方法论,而其"天人合一"的人性化思想体现了和谐教育的终极追求。传承民族文化精华、认同《中庸》和谐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对建立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达到道德教育"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和谐社会”理念哲学意蕴的阐发,认为“和谐社会”理念从全新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今天中国人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思想前提;“和谐社会”理念既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统一性思维方式和“和合精神”,又批判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的理性主义方式;“和谐社会”理念是现阶段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