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的目的作为所有翻译行为所应遵循的首要法则,即目的决定方法.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对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小说<哈利·波特>及其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儿童读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儿童文学翻译虽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但通常是作为一个整体,而未按儿童所属的不同阶段进行分阶段研究。事实上,儿童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身心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力求从目的论着手,研究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儿童文学翻译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儿童文学翻译应在理解儿童文学特殊性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做到措词简单、形象鲜明;结构简短,层次清楚;口吻稚拙,语气纯真,以达到为儿童翻译、真正为儿童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任何的翻译作品都是译者翻译目的指导下的结果,根据翻译目的论,不同的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来进行翻译,如归化和异化,这些策略和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本文主要从介绍目的论和翻译策略出发,结合《道德经》中"道"的翻译来论证以上的观点,并说明目的论对于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目标文本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功能目的论为广告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广告翻译应坚持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变通性原则和精美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周敏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1):110-111
目的论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翻译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可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以严复的《天演论》为蓝本,并从选材、语言表达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上来分析和研究翻译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7.
范小燕 《科技信息》2007,(30):140-141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费密尔(HJ.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译文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或功能,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依据"目的法则",杨宪益和霍克斯在他们各自的《红楼梦》英译本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成功地达成了各自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桂滢 《科技信息》2007,(14):138
翻译目的论是近代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它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译者才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对整个翻译过程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理论对口译、新闻编译和儿童文学翻译方面都得到了充分验证,在这些特殊翻译领域中,为了达成翻译目的,译者常常采用变译的方式对文本进行额外加工。目的论的提出无疑为这些领域的“边缘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理论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译者也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最适合的翻译策略。目的论有三个重要的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及忠诚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原则,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以及思想观念表现不同,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1.
商品说明书翻译具有极强的目的性。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翻译的实质是由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的。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认为商品说明书的翻译应该遵循目的原则,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意境美是古典诗词的灵魂和精神所在,但要译出含蓄的意境之美绝非易事。翻译目的论为古典诗词翻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旨在以翻译目的论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举例分析古典诗词翻译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而强化翻译者的目的意识,提高其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认为翻译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商标的翻译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因此目的论对商标的翻译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翻译的目的论,浅谈了目的论体现的三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体现,并列举了几种商标翻译的方法,即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混合法。  相似文献   

14.
李霞 《科技咨询导报》2011,(11):233-233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描述了传统的宗教文化的一些场景,表达了丰富的佛道教思想.杨氏夫妇和霍克斯本着功能加忠诚的原则,出于不同翻译目的采取了各自翻译策略,本文就从目的论度对两译本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德国翻译理论家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在翻译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旨在探讨译者如何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对应的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问题,应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束缚,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予以解决,以实现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目的。具体表现在增译、缩译、编译和创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目的论指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电影片名的翻译主要为了达到推荐影片的商业目的,和传达异国文化的目的。此外,作为一个商标的特殊性使得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当具有美感。本文从目的论翻译原则出发,探讨了目前英汉电影片名翻译常采用的方法。并通过观察大量的实例,对英语片名汉译和国语片名英译的规律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益峰 《科技信息》2008,(32):15-16
翻译理论已经走向多元化,在传统的目的理论框架内难以充分解释各种复杂的翻译行为,传统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已经无法适应广告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目的论确立了新的广告翻译原则,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广告翻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一些策略,以达到更好的翻译与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从目的论角度谈汉英广告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介绍和中文广告英译问题的深入分析,证明了目的论能灵活运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来很好地解决中文广告英译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起到了良好的翻译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问题,应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束缚,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予以解决,以实现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目的.具体表现在增译、缩译、编译和创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