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语言学、心理学的角度 ,力图探索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强调了语言能力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质 ,语言的习得对儿童今后智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这些规律来把握儿童语言能力获得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不同特点 ,以加强儿童语言学习的科学指导 ,达到开发儿童的智力 ,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幼儿说话能力培养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组部他,它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2-4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最关键时期。幼儿交往以语言为媒介,语言也是幼儿向家长、老师表达意思的纽带。交往从本质上说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与用途,2-4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幼儿语言教学大纲》也对语言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目标,它使幼儿教育者体会到: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幼儿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期儿童语言发展研究观点的最大变化是乔姆斯基(N.Chomsky)的先天语言能力说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联结观,从而带来西方发展心理语言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新进展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强调后期语言发展是儿童语言系统的重新组织与再认识过程;儿童语言的异常发展只是紊乱、迟滞的正常发展形式,积极探讨克服语言发展障碍的治疗与训练的对策;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跨文化验证并分析不同语言系统中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儿童语用技能的获得及其与认知、元认知发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语言能力是理想的语言使用对其母语的种种规则的了解和掌握。掌握语言能力本身并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日的,语言能力须在实际话语行为中得以运用和实现,转为一种交际能力。因此,设法把语言结构、语言运用和社会生活三有机结合起来便成为语言研究和教学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5.
李宇明的专著《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儿童语言学的理论与描述汉族儿童语言发展过程的著作,是中国儿童语言学的长成之作。作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从语言学角度初步构建了儿童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框架,详实地记录和解释了汉族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唐茂妮 《科技信息》2011,(14):166-167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是当前心理语言学中最令人振奋同时又最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之一。而自闭症儿童作为儿童中的特殊群体,其语言障碍问题是自闭症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自闭症的定义、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使用特征与其他发展领域相关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15年国外有关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障碍研究的新进展,以供国内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语言教学的理解和看法林林总总,远非一致。本文从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角度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对外语教学的良性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校和外语教师应创造一定的语言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认知结构,尽可能地使学生一身心活动起来,处于积极地接受语言信息的状态。通过儿童习得母语现象,通过交际教学法,运用到我们的外语教学中去,提高外语教与学的质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外语,掌握和运用外语。  相似文献   

9.
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高现场导游能力的关键是注重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文章从导游职业与语言的关系提出了用微格教学法构建导游语言训练体系,加强导游体态语训练的科学性,导游语言要突出民族性,运用音乐语言以增强趣味性等一系列导游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构想,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不同研究学派对儿童如何获得语言进行了深入、持久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语言获得的机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认为,从儿童语言获得的影响因素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本文从生物学、学习理论、语言学、认知主义、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五个侧面阐述了儿童语言获得的基本观点与研究进展,并对五种理论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1.
"双语或多语的语言环境引发儿童早期语言发展障碍甚至引起失语症"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儿童语言习得机制、儿童语言习得沉默期及儿童双语发展阶段的特点,儿童早期双语或多语的环境不会导致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和失语症。儿童语言习得是人类本身的奇迹,儿童双语甚至是多语的习得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有此天赋的语言习得潜力,儿童完全能够应付双语和多语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与幼儿交谈时,区角活动发现,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还是不够完整,有时甚至都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培养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种能说、会说、乐说、敢说的语言交往环境,同时要组织幼儿参与知种活动,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抓住一切教育契机,积极引导,耐心观察,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黄彦立 《科技信息》2011,(10):I0137-I0138
本文通过对2009年度国外学者在儿童语言习得领域具有代表性的7篇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简要介绍了在儿童语言习得能力、影响因素、习得途径方面的研究方法、内容、成果和启示,并指出了研究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声乐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4):165-166,172
着重从准确性、规范性和逻辑性和肢体语言四方面对声乐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做了论述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声乐教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用数学方式解释语言现象,向以索绪尔(D.Saus-sure)等开创的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心智主义(Mentalism)为理论基础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发起了挑战。乔姆斯基首次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指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语言能力。乔姆斯基的语言思想和研究方法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语言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语言学者在从事语言学的研究中不可忽视对乔姆斯基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杨景萍 《科技信息》2007,(25):155-155
本文列举了影响正常的语言使用者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之间差异的因素,分析了由于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使正常的语言使用者不能正确表达说话意思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避免失误的对策,以便提高正常的语言使用者的说话水平及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言磨蚀的研究旨在探究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长期以来国外英语教学界对此一直比较关注,最近语言磨蚀也引起了国内外语教学的重视。梳理了国内外学者从多个方面对“语蚀”的相关探讨和研究,通过对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理论的讨论,运用语蚀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学龄前儿童在我国缺乏外语语境的情况,认为要从小学英语的行为是值得质疑的。  相似文献   

18.
池春姬 《科技信息》2009,(12):97-97
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认识到研究语言习得和使用过程的重要性。心理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两个方面:第一,人是怎样获得语言的?这就是语言习7得的问题;第二,人是怎样使用语言的?这就是语言运用的问题。本文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试图通过阐述:1.语言习得与语言运用的基本观点;2.语言习得与语言运用的规律和程序;3.语言习得与语言运用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的内涵及其与语言的关系,说明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交融性,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接着阐述了英汉两种文化主要特点,帮助读者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产生、发展的不同文化背景。最后,本文主要从语用功能、语言结构,语义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汉英语言差异和其蕴涵的根本文化差异,以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人语言行为的导向作用。西方主导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和富有逻辑的理性思维,分别在语言运用和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得以体现;中国人思维的整体性、内敛性,也突出地表现在汉语的谴词造句中。  相似文献   

20.
教师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运用方法与技巧,一定要用得准确生动,恰到好处,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儿童品质和心理发展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灵活综合运用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使语言表达更加具有针对性、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