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著名作家克劳德·麦凯在1940年写了一本描写住在纽约哈莱姆的黑人的苦难生活的书:《哈莱姆:黑人的首都》。在美国黑人心目中,哈莱姆也确是他们的“首都”。哈莱姆是在1658年荷兰人移民时建立的,那时候哈莱姆还只是一个农村。十九世纪后,哈莱姆就逐渐形成美国最大的黑人聚居区和美国最大的贫民窟。它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第110号大街到168号大  相似文献   

2.
项宏伟  枫月 《世界博览》2023,(10):58-61
<正>东哈莱姆区注射点毗邻格雷厄姆学校,跟幼儿园仅隔一条街道。由于站点并不是全天候开放,在晚上八点关闭后,附近就直接成了吸毒者们的“第二个家”。这不仅导致数百根针头被丢弃在地铁轨道和公交站台上,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人身安全问题。2021年11月30日,在纽约市长比尔·白思豪的支持下,“药物过量预防中心”在纽约曼哈顿正式开张。虽然名义上是一家医疗机构,但普通人在这里并不受欢迎,吸毒的瘾君子才是机构的重点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3.
哈林区(或译作哈莱姆区)位于纽约曼哈顿,是美国黑人聚居区,也是美国黑人流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被贫穷和犯罪困扰了数十年后,哈林区的复兴再次到来了。  相似文献   

4.
孙建峰 《世界博览》2014,(20):62-63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隐形城市》中说:城市,如同梦想,被欲望和恐惧构筑。在像纽约这样的世界大都市居住确实恐怖。虽然时代广场灯火辉煌,格林威治村绿树荫浓,哈莱姆区铺满石子的门廊和人行遒非常迷人,但纽约是美国住房消费负担最重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此文原载1981年5月30日《国际先驱论坛报》。文章讽刺挖苦了世界名城纽约。译者初读时,疑信参半:“纽约真是这样吗?”当时我正在国外,顺便将此文推荐给一位美国朋友,并请教他其中有多大真实性。这位美国朋友先打招呼说,“你问我美国的事,我可能会有所偏爱。”但他读完后,毫不犹豫地说,“这是真的!”对纽约,大家多少有所了解,但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文描述了其二的一面,读来饶有趣味,特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美国邮政     
美国参议院邮政委员会主席奥林·约翰斯顿有一天接到一分请帖,邀他主持查理斯顿附近一个码头的落成典礼。可是,请帖是七个月以前发出的,收到时,吉日早已过去,典礼当然无法参加。作为邮政委员会主席,只好啼笑皆非。美国邮政工作的混乱确是惊人。从今年1月起,美国“新闻周刊”在书信往来问题上做了一系列的试验,得出的结果是:人们每寄四封信,一定有一封被耽搁、出毛病。下面是一些例子:从纽约太晤士广场寄到纽约第五大街(相距两条胡同)三天收到;从加利福尼亚的柏罗·阿尔托寄到旧金山(相距三十一英里)四天收到;从马萨诸塞的霍利奥克寄到康(?)狄格的斯得腊福特(七十五英里)六天收到。这种糟糕的情况发生在美国是  相似文献   

7.
正百年前的一幅画作,它曾悬挂在多瑙河岸边华丽的古堡之中,也到过希特勒的官邸,后来更是成为一个家族上诉一个国家的症结点。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人事的变迁之后,它风采依旧。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沿着中央公园东面的一段,也被称为"博物馆大道"。此段是指第五大道从79街到110街,这里集中了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库帕·惠特国家设计博物馆、纽约城市博物馆、犹太博物馆、新博物馆等10家文博艺术机构,是纽约本地人和外来游客不可忽略的一段风景。  相似文献   

8.
华侨或外籍华人聚居城市的街或区,有的被称为“唐人街”。例如,美国的旧金山、纽约、华盛顿、费城、芝加哥、洛杉矶,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悉尼,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城市都有“唐人街”。我国唐代前期国势强盛,声誉远及国外。《明史·外国真腊传》  相似文献   

9.
在理清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传媒以及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之间的关系,结论指出:纽约都市的“主流文化”与格林威治村所代表的“非主流文化”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和现实见证了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在青年时代,我就听说耶路撒冷城内有一面“哭墙”,犹太教徒每逢节日都要到那里号淘大哭一番,哭二千年来亡国之苦。不久前,应纽约犹太人社区关系委员会之邀,笔者与一批美国人一起访问了以色列。在耶路撒冷逗留时适逢犹太人度安息日,城内西墙所见盛况,至今难忘。这次到以色列,从所见书面材料和导游的口头解说中,只知有“西墙”而没有“哭墙”。原来,“哭墙”是英国人的叫法,犹太人只称“西墙”,“哭墙”这一叫法对他们来说大概有些贬意吧。犹太人的安息日从星期五傍晚日落起一直到星期六天黑为止。星  相似文献   

11.
在温州历史上,“拦街福”是盛大的民俗活动。由于历史的原因,“拦街福”从50年代起就中断了。在新时期,从2002年开始到2010年,在政府的努力下,一共又办了5届,但这实际上是一种新“拦街福”。  相似文献   

12.
卡尔·范维克顿作为参与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位主要白人代表,对于哈莱姆文艺复兴走向高潮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其颇受争议的小说《黑鬼楼座》的发表,这一运动也达到了高潮。哈莱姆文艺复兴期间,黑人们从包括文学在内的各个方面极力推崇黑人的原始性,卡尔·范维克顿作为一名不被白人种族甚至自己父亲接受的同性恋作家,加入到了哈莱姆文艺复兴中,帮助黑人宣传黑人文化,在作品中体现黑人的原始性,从而推动他的黑人朋友们融入白人社区。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这把“双刃剑”的对立与统一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科技这把“双刃剑”具有一个显著特点——不对称性.正是种种不对称因素,才造成科学技术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深入分析表明,与其说科技是“双刃剑”,不如说人是“双刃剑”,它植根于人性的弱点和优点,不可根除.  相似文献   

14.
《苏南科技开发》2006,(5):32-32
北京: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创意产业的影视、出版等6个中心,多是自发形成后再由官方认可。上海:上海已经宣布启动18个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的目标是和伦敦、纽约、东京站在一起,成为“国际创意产业中心”。  相似文献   

15.
“全球文明”的大标题从《国家地理杂志》直打入眼。8月的封面是这样一张照片:一位身穿莎丽的印度妇女,她女儿坐在旁边,一款领口开得很低的性感紧身黑衣,塑料做的,这是今秋时装界最酷的材料。我在去纽约的飞机上翻看杂志,给足我旅行的灵感。全球文明,一个由大规模旅游和大规模交流方式创造的新说法,比“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说法更先锋。《国家地理杂志》不愧最具声望的旅行探险杂志,用这一期纵横天下,讨论因此会消逝的文化群落,讨论网络的威力(副标题是“从古代学者的莎草纸文稿到 E- “那么有关亚洲经济复苏的看法呢?”我又问。“对不起,”他继续喝酒。“我也不能说。我们这行对一般情况都当秘密处理,甚至对自己的家里人。特别是对自己的家里人。”没的说,我的小叔子相当有知识,这些知识给他赢得了相当可观的财富。不幸,他不能慈善到把财富平分给我。整个晚餐,他把话题放在周末安排上,说只盼着周末离开纽约。纽约周末好玩儿的地方很多,剧院、体育场、俱乐部……不过,一个星期金星球的压力也都集中在这里,到了周末,只想尽快逃出击。第二天,我租了辆车,离开纽约去海边,堵在出城的路上。我感觉,全球文明还没有完全光照于我。我猜想,纽约人也有同样感受?(作者网址:www.bookoo.com/zhangxinxin)World Affairs《世界知识》1999年第22期-39-  相似文献   

16.
以“V得C”述补结构短语的汉日对比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语言的结构、修辞、特定信息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在语义高度聚合时转换不可能性的一面,从而论证了“V得C”不可译性一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个废弃的兵营被一群社会“愤青”、激进艺术家和大麻瘾君子所占领,他们在那里安营扎寨,一住就是三十多年。这里民居造型五花八门,生活设施应有尽有,还有一条毒品街,但就是没有政府,因此“自由城”可谓名副其实。探奇者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人们想知道:“自由城”到底是哥本哈根的名胜还是污点?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社会模型和社会学研究的实验场。  相似文献   

18.
环球街趣     
本文将带领小朋友们到世界各地的“奇”街上免费“逛”一圈。超净街:瑞士苏黎世的巴河夫街,两旁种有200棵椴树,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这里禁止汽车通行,还专门雇人洗刷地面,街面上一尘不染。鲸骨街:太平洋沿岸的蒙特勒布城里,有  相似文献   

19.
圣保罗(Sao Paulo)是巴西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也是全国金融和工商业的中心。这个新兴城市现有人口三百五十万,市政计划在今后的二、三十年内赶上美国的纽约市,如果回顾近几年来发展的速度,也许这个目标还会提前达到哩。圣保罗省、市拥有大小工业企业两万六千多家,其中主要的有电力、电工器材、钢铁、制铝。有名的“考席巴”(CORSIPA:Compa-nia de Metallurgical Paulis-ta,圣保罗人冶金公司),是由国家和省、市私人投资合营的。正在建设中的钢铁厂年产量约一百万吨。巴西民族资本家德莫雷(Ermi-  相似文献   

20.
离开苏黎世,汽车向东南方行驶,不到两小时,就来到莱茵河边。一座灰白色的小桥横跨河上,我们的车子就停在桥中间一个高高竖起的金属牌旁边。金属牌的一面标着“瑞士联邦”;另一面,上方是一个由王冠和红、黄两色旗组成的徽记,下方是两个字母很多的德文字。我正纳闷,同行的朋友说:“列支郭士登公国,桥那边就是。”列支郭士登是欧洲四个袖珍国之一。以莱茵河与瑞士为界,但河两边既没有守卫,也没有关卡。我们驱车过桥,无须检验护照和签证。从瑞士到列支敦士登就这样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