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对原儿茶酸甲酯、正丁酯、正辛酯底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离解和漆酶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考察,测定了它们在pH=8.0时的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不为漆酶所喜爱的亲水性底物(原儿茶酸),经过适当疏水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反应性和提高漆酶的催化活性.ESR结果证明,这些底物的漆酶催化反应都经历了半醌自由基阴离子阶段;酯基的存在不能保证底物顺利地氧化成相应邻醌,用二苯乙二胺只能捕获到少量羟基化的邻醌  相似文献   

2.
用分光光度法对6个含叔丁基的儿茶酚类底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离解和漆酶催化氧化行为进行了考察,测定了它们的在PH8.0时的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叔丁基的疏水性较好地适应了漆酶对底物疏水程度的要求,使这类底物更容易为漆酶所包结;漆酶活性中心周期的酸性氨基酸残基中的羧基阴离子所提代的PH环境和质子转移作用,促进了这类底物的离解,使这类底物能在远低于基一级离解所需PH的环境中进行反应,速度常数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3.
漆酶的活性测定及催化单取代Fc—R氧化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二乙二醇单丁醚/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以二苯铁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湖北毛坝漆树漆酶的活性无副产物干扰,该方法简便,准确,易行,考察了漆树漆酶对29个单取代二茂铁衍生物和左旋多巴的催化氧化反应,发现了漆酶14个新的底物,并讨论了它们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静止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对3个儿茶酚胺底物的漆酶催化氧化行为进行了考察.ESR结果证明,这些底物在弱碱性条件下的漆酶催化反应经历了半醌自由基阴离子的阶段,Mg2+离子的存在,提高了邻苯半醌自由基的动力学稳定性.结果还表明,儿茶酚胺底物的漆酶催化氧化产物,结构十分复杂,用二苯乙二胺只能捕获到少量对位羟基化的邻醌.  相似文献   

5.
真菌漆酶的酶活测定及其在织物染料生物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漆酶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并阐述了漆酶在织物染料脱色中的应用。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按其主要来源分为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两大类。研究表明,漆酶可作用的底物范围广,它可应用于生漆的干燥的干燥成膜和毛发染色,纸浆生产中木质素的降解,废水处理,生物传感器,酶法免疫分析,有机合成,土壤的修复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以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4.0-6.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稀土金属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探讨了抑制特征,抑制位点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稀土金属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抑制属竞争性抑制过程。稀土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它 与漆酶活性中酸性氨基酸残基中的ω-羧基阴离子的配位相互作用实现的;在这种作用下,ω-羧基阴离子于对底物酸羟基的氢键或碱化催化作用补削弱,使酚羟基中  相似文献   

7.
漆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腐菌所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主要有3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漆酶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在白腐菌中普遍存在,也存在于少数低等真菌和植物中.漆酶多为酸性蛋白,含4个铜离子,形成3个活性区域;表面一些氨基酸被不同程度地糖基化.漆酶可催化的底物迭250种,铜离子结合区域在其催化氧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运用PCR技术cDNA文库技术,越来越多的漆酶基因被克隆,目前已克隆到的漆酶基因有大约20个.许多来源地基因都是以家族地形式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已研究的漆酶基因中都含有10个左右的内含子,这些内含子在活性域位置上有比较高的保守性.一些特珠序列存在与否决定了该酶的表达形式-诱导型或组合型.目前已有部分漆酶基因的异源表达获得成功.本文还介绍了漆酶在环境保护、造纸工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对近年来漆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以来源于变色栓菌的同工酶LacA、LacB、LacC,杂色云芝的同工酶Lcc1、Lcc2,以及细菌ARA等6种重组漆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它们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温度稳定性、pH稳定性、动力学常数Km,以及Cu2+对漆酶酶活的影响等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邻联甲苯胺为底物时,LacA、LacB、LacC、Lcc1、Lcc2、ARA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0、60、70、60、55和75 ℃; 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6种漆酶的最适反应pH分别为5.0、5.0、4.5、5.0、4.5、7.0。LacA在催化ABTS、愈创木酚、邻联甲苯胺、丁香醛连氮以及2,6-二甲基苯酚时,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5、70、60、20、65 ℃。此外,真菌漆酶在30~60 ℃,pH为2.5~7.0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稳定性,细菌来源的漆酶在80 ℃下保持60 min,在pH=7.0时保持6 h仍具有较高的酶活力。Cu2+对细菌漆酶的激活作用要明显高于真菌漆酶。同时,以ABTS为底物时,Km值最小,且不同来源漆酶的Km值相差不大。因此,6种不同来源的重组漆酶在催化同一种底物时,酶学特性存在着差异性,同一种重组漆酶在催化不同底物时,其酶学特性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蜜环菌胞外漆酶酶活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密环菌(Armillaria mellea)胞外漆酶(Laccase)的活力,分别以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丁香醛连氮、愈创木酚和邻联甲安为底物,比较了这4种底物对漆酸的敏感性,探讨了酶反应时间、温度、缓冲液及其pH值和底物与酶的用量等条件对漆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测酶条件可以确保漆酶活力的测定快速而准确。  相似文献   

10.
在厌氧条件下,用LKB-2107Batch微量热系统研究了在298.15K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漆树漆酶与5种底物的反应,测定了各反应的反应焓变△Hm米氏常数Km,酶底复合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G0复合物中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2,以及漆病对各种底物的催化活性EA.讨论了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各种酶底复合物的稳定性,底物官能团及其位置对酶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速率和非酶反应中自由基聚合形式  相似文献   

11.
漆树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Ⅻ):儿花酚胺氧化中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止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对3个儿花酚胺底物的漆酶催化氧化行为进行了考察。ESR结果表明,这些底物弱碱性条件下的漆酶催化反应经历了半醌自由基阴离子的阶段,Mg^2+离子的存在,提高了邻苯半醌自由基的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在静止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底物2,3-二氟基-5,6二卤氢醌的漆酶催化氧应,考察了底物离解与反应的关系,考察了半醌自由基的形成和衰减动力学,测定了不同pH条件下的表现反应速度常数、米氏常数、半醌自由基的形成速度常数和半醌自由基的衰减速度常数,探讨了环境对半醌自由基形成与衰减的影响,鉴定了反应最终产物的结构,结果证明:1)、底物的一级离解种是底物参与反应的必要形式;2)、半醌自由基阴离子是酶反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静电纺丝和偕胺肟化改性制备偕胺肟聚丙烯腈(AOPAN)纳米纤维膜,以戊二醛为偶联剂,其两端的醛基分别与AOPAN纳米纤维膜和漆酶上的氨基反应,进而固定化漆酶.研究了戊二醛交联条件与固定化漆酶的关系,同时测定了固定化漆酶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当戊二醛质量分数为5%、处理时间为10h时,固定漆酶效果最好.对游离漆酶与固定化漆酶进行酶促动力学分析发现,固定化漆酶与底物具有较好的亲和性.相对游离漆酶,固定化漆酶对温度和pH值的变化也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同时具备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重复使用能力.固定化漆酶在4℃下保存20d,酶相对活性保持在63.6%以上,固定化漆酶经重复使用10次,酶相对活性保持在65.7%以上.  相似文献   

14.
灵芝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灵芝(Ganoderma lucidum)漆酶经过Sephadex G-75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两步纯化,获得具有3个同工酶的组分,并且纯度提高了81倍,酶活回收率高达83.9%。以ABTS为底物,漆酶最适pH值是2.2~2.6,在pH值4.6~7.8范围内稳定;最适温度45℃,在低于45℃时较稳定。大部分金属离子、酸根离子对灵芝漆酶普遍有抑制作用,除盐可以提高漆酶活力。  相似文献   

15.
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4-二氯酚(2,4-DCP)和2,4,6-三氯酚(2,4,6-TCP)为代表,采用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结果表明:底物初始浓度为0.5 mmol/L,固定化漆酶投加量为7 g/L,反应3 h后DCP去除率可达95.3%,而反应2 h后TCP去除率可达99.6%.TCP和DCP去除过程可以用米氏方程描述,其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11.72和9.97 mmol/L,因此固定化漆酶对TCP的亲和力高于DCP,这导致了在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固定化酶投加量以及底物共存等因素变化后两者去除效果上的差异.连续48 h的运行数据和酶活损失表明固定化漆酶具有较好的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漆酶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总结了漆酶的生产、分离纯化过程及酶活测定方法,综述了漆酶的结构特征、催化氧化性质,介绍了漆酶在工业中的应用、尤其在环保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粗毛栓菌(Trametesgallica)在PAG培养基条件下摇瓶培养产生漆酶的情况进行了研究.15d左右达到产酶高峰,随后进入平台期.对15d产生的漆酶进行分离纯化.4L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DEAE SepharoseFastFlow柱层析和SephadexG 100柱层析,漆酶被纯化了36.9倍.经SDS PAGE验证为一条带,表观分子量约为60,000Da.纯化漆酶是一种含糖量6%的糖蛋白,且在605nm处具有蓝色漆酶Ⅰ型铜离子典型的吸收峰.以ABTS,DMP和愈创木酚为底物,反应的最适pH值分别为2.2,3.0和4.0;Km值分别为0.172×10-2,0.51,0.48mmol/L.以ABTS为底物,最适反应温度为70℃.在pH7~9处理24h,纯化漆酶仍保持较高活性.EDTA,卤素离子,NaCN和NaN3对酶活有抑制作用,其中NaN3是最强的抑制剂.纯化的蓝色漆酶不具有氨酸酶活性,但能够氧化非传统底物酚红.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测定灵芝漆酶活性的方法,探讨了酶反应温度、缓冲液及其pH值等条件对灵芝漆酶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BTS法测定灵芝漆酶活性的最佳条件为:以pH3的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溶液为反应溶液,反应温度65℃。  相似文献   

19.
利用NS51003漆酶对美国旧瓦愣纸箱(AOCC)浆进行生物酶改性,研究了漆酶用量对AOCC浆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下,即:浆料浓度5%;pH7;反应温度室温;反应时间1h;通空气时,漆酶最佳用量为16U/g。同时还发现,漆酶处理过程中加入介体(丁香酸甲酯MS)后,与单独用漆酶处理相比,AOCC浆的湿抗张强度和湿环压强度均得到进一步的明显提高,这说明介体MS对促进漆酶处理AOCC浆有显著的效果。对漆酶处理和空白的浆样与手抄片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表明,经过漆酶处理后,纤维表面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愈创木酚培养基为底物,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土壤朽木中筛选能够产漆酶的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进行复筛,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茵菌株。以漆酶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葵花粉发酵产漆酶条件:发酵培养基中硫酸铵0.025%,初始pH值5.5,接种量8%,装液量50mL,愈创木酚0.1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