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倩 《咸宁学院学报》2013,(9):109-110,127
本文尝试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宋代词人创作《洞仙歌》的格律用韵、嬗变轨迹等进行还原研究。通过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洞仙歌》词调体制具有多样性,其句法既有一定规律可循,又极富变化,表现力极强。其二,去声韵与平声韵的交错使用,使得《洞仙歌》的声律谐婉有度。其三,《洞仙歌》词调在唐代开始出现,在北宋时期昌盛繁荣,到南宋则呈现全面繁荣之势,它的发展历程恰与词史的发展步调相吻合。此外,《洞仙歌》词调演变过程反映出词体发展中的一系列规律性现象。  相似文献   

2.
宋词与歌妓     
词的兴起,是中国文学中诗乐结合的新创造。在其发展过程中.歌妓充当了重要的中介角色,她的作用在词的起源、词的实用和艺术功能,及词体本色的形成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明显反映。当代词学研究己开始触及歌妓问题.但较多地视之为燕乐背景中的一个外在因素,而忽略了歌妓之于词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规律所产生的内制力。本文拟以宋词为观照层面.探讨其与歌妓的关系.试以揭示歌妓对词的双重意义。宋词和歌妓之间.基本上存在着相依相存的关系。宋代是一个声妓繁华的社会。一方面,最高统治者对士大夫们采取削权政策,代之以优厚的俸禄,鼓励他们…  相似文献   

3.
宋代歌妓词是中国古代“女性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歌妓词的情感内涵主要有:对坚贞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家主的感激和对被愚弄的绝望等。宋代歌妓词在情感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真切动人。这些歌妓词人以她们独有的女性的视角、女性的笔触与那些男性词人一起共同构成了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宋词世界,对宋词的全面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綖的《诗余图谱》是词由音律向格律转变的定型之作,其中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其对于词调的探讨。该书不仅首创了词调三分法,而且对同调异名和一调多体等问题皆有开拓之功,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燕 《科技信息》2013,(23):160-160
姜夔,宋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词调音乐创作于公元1176~1201年。在他的词中,有反映爱国情绪和对金统治者压迫下的中原人民的同情的,如《扬州慢》等,而更多的是自伤身世、咏物酬唱与恋情相思之作,如《长亭怨慢》、《杏花天影》等。他的17首宋词调音乐,词体清空冷隽、高燕凝重,词乐协调,从容雅静。本文从创作背景开始到词乐的配合来着手研究宋姜夔的词调音乐。  相似文献   

6.
《双红豆词》是清末周天麟专集唐人诗句写成的一部集句词集。该集由《吴船曲》和《燕台曲》两部分组成,分别记载了词人在吴地、燕地与两位年轻女子的爱情悲剧。该集不仅是专写爱情的最早的一部集唐词集,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而且全部作品仅使用《菩萨蛮》一个词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文学史上,词以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既深深地吸引过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听众和读者,又为后世人们所肯定和传诵,被誉为文学史上的“一代之胜”。当我们提起词时往往想到的都是一些大家,其实歌妓词的创作也是别有特色和韵味的。歌妓地位低下却才华横溢,她们与唐宋文人士大夫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她们是较早的觉醒者,有强烈的悲愁和自主意识,她们也留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词,用真情和聪慧,展现了一副别样图景。  相似文献   

8.
袁克文最擅长的词牌为《浣溪沙》《蝶恋花》和《踏莎行》。这些作品声情谐美,七言感伤流便,四言雍容华贵,声音节奏与内容相得益彰,凸显了袁克文的风格。《洹上词》以北宋小令和晚唐诗为主要文学资源,以保守唯美的方式,沟通了古典传统与现代经验。  相似文献   

9.
《乌夜啼》之名最早见诸中古乐府,唐代教坊曲中亦有《乌夜啼》,其后唐宋词中出现了大量以《乌夜啼》为词牌的词。通过考察其本事,可以看出,词牌之《乌夜啼》是以唐教坊曲《乌夜啼》为近源,以中古乐府《乌夜啼》为远源,哀怨婉曲是其声情的基本特点。南唐李煜首创《乌夜啼》之后,两宋时期有四十八字左右《乌夜啼》和三十六字《乌夜啼》,后一种情况是以《相见欢》为词调,当视为《相见欢》的别称。北宋时期创作此调的词人除欧阳修以外,比较鲜见,然南宋逐步繁盛,陆游、卢祖皋等是其代表,而且往往一题多作,促进了《乌夜啼》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本校中文系1982年毕业生高喜田、寇琪二同志合编的《全宋词作者词调索引》,经过7年努力,已于1992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是在本校兼任教师、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涂宗涛先生直接指导下完成的,涂为该书写了《序》。该书分“作者索引”和“词调索引”两个部分,将《全宋词》和《全宋词补辑》中的全部作者和词调分别作出索引,注明所在页码。如同姓名作者则注明其籍贯,同  相似文献   

11.
冯延巳是晚唐五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有《阳春集》传世。其中收录的十四首《蝶恋花》词向来被词家认为最能代表冯延巳词的艺术成就,也是《蝶恋花》调较早且最有影响的作品。冯延巳《蝶恋花》词,在体制上确定并完善了《蝶恋花》调的正体,在内容上开拓了迥异于花间词作而又具有深刻思想的题材,在功能上增强了词的抒情言志功能并转变了词的抒情角度,在艺术上大量运用比兴寄托的抒情方式和使事用典的修辞手法,皆具有重要的词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风格、常用物象、抒情范式、词调等方面分析了南方地域文化对以《花间集》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的显著影响.认为这是晚唐五代以来中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黄明敏  吴金洪 《科技资讯》2012,(12):233-233
《圣经》是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最广、翻译文种最多的书籍,其影响范围不仅局限在宗教领域,也早已渗透到了政治领域。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论述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所体现的《圣经》语言。  相似文献   

14.
《玉台新咏》自明代较为广泛流传,其历代序跋多从正面论述《玉台新咏》的价值,人们把《玉台新咏》与《文选》做出比较,讨论《玉台新咏》是否"发乎情,止乎礼义",并又多肯定《玉台新咏》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作品的艺术性,对《玉台新咏》作品做出印象式、形象式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析了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的成就,指出这些词将农村题材带入北宋词坛,给词坛带来了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对词的题材,有开拓意义。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亦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这些在中国词史上苏轼是第一个卓有成绩的。同时,在艺术描写上也很有特色,很好地做到了情景交融。善于抓住特定情况下的景。抒发此时此地的情。善于运用平常的景表现朴素而又丰富深厚的情。在语言上也清丽自然,洗尽华靡见真淳。  相似文献   

16.
《方言》中的联绵词有两个来源,一是在东汉以前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已经使用的联绵词,一是首次见于扬雄《方言》中的联绵词。两类联绵词在记音上呈现出无音转关系和有音转关系两个特点。有音转关系的联绵词在《方言》中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通语与方言之间;二是属于同一个方言地域;三是分属于不同的方言地域。两类联绵词在语音结构上表现为叠韵联绵词居多和语音结构不太稳固的情况。两类联绵词所表记的基本上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中名词最多,并且标记自然万物的名词多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名词。  相似文献   

17.
《方言》中的联绵词有两个来源,一是在东汉以前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已经使用的联绵词,一是首次见于扬雄《方言》中的联绵词。两类联绵词在记音上呈现出无音转关系和有音转关系两个特点。有音转关系的联绵词在《方言》中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通语与方言之间;二是属于同一个方言地域;三是分属于不同的方言地域。两类联绵词在语音结构上表现为叠韵联绵词居多和语音结构不太稳固的情况。两类联绵词所表记的基本上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中名词最多,并且标记自然万物的名词多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名词。  相似文献   

18.
《古舟子咏》是柯勒律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诗人之一,柯勒律治的作品并不多,所以研究其最伟大的诗篇在中国的研究情况显得非常必要。拟对《古舟子咏》在我国近三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进行回顾,并参照西方的研究,分析我国研究的不足,进而探讨以后的走势。  相似文献   

19.
试图通过对美国无冕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雪夜林边停》及我国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这两首诗词中境界的比较,来探询创作过程中这两位诗(词)人与自己作品中意象的不同的审美距离,从而再现带有基督教信仰痕迹的《雪夜林边停》中的入世观及带有道教信仰色彩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中的出世观,进而对弗洛斯特与王国维这两位几乎是同时代但却处于不同国度的诗人的尘世理想的差异一窥端倪。  相似文献   

20.
《裂谷诗抄》系一本古体诗词集 (这里的“古体”是针对现代白话体诗而言 )。笔者对古体诗词研读不多 ,且深知写作之难 ,因而很少评论。蒙栾世生先生抬爱 ,多次嘱写评论 ,踌躇再三 ,只好强就。为不辱使命 ,我细读了集子中的 50 0余首诗词 ,发现确有佳作 ,颇有古典诗词韵味。按吟咏类型 ,作品可分为咏人、咏景、咏物、咏事、咏怀五大类 ,本文依次评述前三类 ,兼论及后二类。一、咏人有神韵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咏人之作 ,多以勾勒人物神韵著称。较早的如曹植的《白马篇》 ,诗中描写了“幽并游侠儿”“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勇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