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耗散结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开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在介绍耗散结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力图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阐述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开放之路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耗散结构理论探讨教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具有普通的方法论意义。以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为依据,探讨教学改革,来说明教学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必要性。要求教学系统具有开放性,在非平衡机制下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促使学生思维的自组织。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具备耗散自组织特性。应运用耗散自组织理论的认识论重新审视高职教育管理体系,制定高职教育规划;建立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流畅的开放体系,引入负熵流;打破高职教育管理静止僵化状态,构建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加强组织交流,构筑信息流通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4.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具有普通的方法论意义,给人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来认识和改善复杂的开放系统。在介绍耗散结构理论后,借鉴其观点,指出通过开放实验室并引入负熵、营造实验室的非平衡态、构建实验室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有效掌握和利用实验室的随机涨落,促使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走向良性发展轨道,达到有序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一、应用复杂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解释滑坡现象的尝试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及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科学 ,共同揭示了物质系统变化过程中的可逆与不可逆、有序与无序及这种矛盾相互转化的机理和条件。同时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如何从平衡到不平衡、从对称到非对称、从稳定到不稳定的演化和反演化的规律[1]。耗散结构理论认为 ,一个系统从初始的混沌状态出发 ,具有自催化能力的单元之间的竞争 ,能够通过一系列非平衡不稳定产生功能组织 ,而且“系统在获得时间的、空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特定的干预 ,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滑坡产…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解析了研究生体育社团自组织发展生成的条件。系统的"开放性"是社团自组织发展生成的前提;系统"远离平衡态"是社团自组织发展的内在根源;"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是社团自组织发展生成的外在动力;"涨落"是实现社团自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马波  邱慧 《科技咨询导报》2007,(28):246-246
创造性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就运用自组织方法解决创造性教学中的问题作初步探讨。首先概述自组织有关理论,引入了两个自组织方法论,即耗散结构方法论和协同学方法论。分析了目前创造性教学工作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然后以自组织理论为指导,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为继续教育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全新视野。传统固态模式下存在诸多弊端的继续教育,必然会向新的有序化方向发展。文章以耗散结构理论为研究依据,结合继续教育发展的无序现状,对继续教育系统的开放性进行着重分析研究,揭示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继续教育发展问题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并试图建立继续教育有序化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鞍山式铁矿的地球化学自组织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地球化学自组织作用思想讨论了鞍山式铁矿床中条带状矿化图案的微观成因机理,认为它们是一种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的耗散结构,建立了成因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赵文桐先生提出的,将研究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结合起来叫耗散结构——协同学的方法,证明了稳恒电流产生的微观原因,是由于通电系统中各子系的协同作用的结果,这时系统会突变为熵产生为最小的宏观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11.
孙小红  黄兴利 《科技资讯》2006,(12):206-207
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从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分析了高校的自组织机制。通过对高校的状态分析,提出了运用系统的正负反馈机制来提高高校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复杂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解释滑坡现象的尝试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及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科学 ,共同揭示了物质系统变化过程中的可逆与不可逆、有序与无序及这种矛盾相互转化的机理和条件。同时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如何从平衡到不平衡、从对称到非对称、从稳定到不稳定的演化和反演化的规律[1].耗散结构理论认为 ,一个系统从初始的混沌状态出发 ,具有自催化能力的单元之间的竞争 ,能够通过一系列非平衡不稳定产生功能组织 ,而且“系统在获得时间的、空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特定的干预 ,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 ,滑坡的产生是由于物质分布的非均一性和重力的不稳定性而导致的位移。  相似文献   

13.
冯立明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59-162
耗散结构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论,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性质。在介绍耗散结构论方法论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个体道德发展“由谁推动”和“如何推动”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这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组织"理论支撑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组织”和“自组织”特点,按照“自组织”理论的要求,在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有“自组织”特点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非平衡体系的自组织现象。以I. Prigogine为代表的比利时学派在耗散结构理论建立的过程中广泛地应用数学中的分歧理论和随机理论导出了许多有实际应用的重要结果。本文的工作在于:1.纠正关于两个变数的均匀系讨论中的一个计算错误。2.阐述上述讨论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16.
文献情报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陆续诞生的一系列自组织理论,从科学上证实我们所处的自然界无论是整体还是个别具体系统其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不是外部特定指令的结果,而是自发的自我组织的过程。本文根据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分析文献情报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从根本上发展文献情报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为情报系统理论开辟一个新空间。  相似文献   

17.
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解读人类文明演化中的自组织现象,并用耗散结构理论所映射出的哲学思辨来探讨人类文明演化、发展的内在机制。人类文明的绵延发展,是一种复杂而又深奥的运动。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全人类应该承担起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通过多元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互相汲取营养,把人类厚重的文明不断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鞠远志 《科技信息》2010,(34):I0250-I0250
本文通过将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置于自组织理论视野之下,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对高校体育俱乐部进行管理的启示,以期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医疗科研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负熵增加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是理解开放系统演变的一把钥匙。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医疗科研系统的内涵、组成和作用原理,研究了耗散结构理论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与效能。  相似文献   

20.
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根本保证,是保障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以耗散结构理论为研究视角,指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教学管理队伍系统的耗散结构,提出建立开放的管理体系、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等,是不断提高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