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普遍认为介词"随"的用法始于先秦,事实上,"随"在西汉只是出现了个别类似于介词的用例。随着"随N+VP"句式的大量使用,"随"的动词义开始虚化,"随"逐渐由动词转化为介词:伴随动词发展为伴随介词,伴随介词进一步发展为经由介词和凭据介词;听从动词发展为任随介词,少部分发展为凭据介词。  相似文献   

2.
洪宇平 《科技信息》2011,(7):259-259
目下,"教育"一词已被滥用,不少论者人为臆造出了大量新概念,"挫折教育"成为其中的一种。挫折本无可规避,更不必刻意设置,儿童应在自然的状态中成长。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初步的讨论,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3.
水鬼渔夫型故事是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重要类型,"水鬼"与"渔夫"是这类故事的两个主角,因此被命名为"水鬼渔夫"型。事实上,在有的故事中,渔夫被铁匠所代替,形成一种与"水鬼渔夫"型相似的"水鬼铁匠型"故事,"水鬼铁匠"故事不但丰富了"水鬼渔夫"故事,而且对此类故事的命名也有一定的帮助,"水鬼铁匠"型故事还与中外鬼怕冷的故事相符。《生绡剪》中的"水鬼铁匠型"故事当是现在已知最早的"水鬼成城隍"类故事之一。  相似文献   

4.
犯罪构成在理论上存在这"法定说"与"理论说"的争议,"法定说"认为犯罪构成有着刑法的规定为依据,"理论说"认为犯罪构成是一种理论,不是法律条文。本文拟在分析了两种学说之后,提出了仅作为法律概念的犯罪构成,即犯罪构成不应该有属性,而仅是一个工具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周春霞  叶清 《科技信息》2010,(20):I0079-I0080
科学发展观是用以指导一切工作的核心思想,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发展"是不竭动力,"以人为本"是坚实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根本保障,"统筹兼顾"是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小易 《科技智囊》2010,(8):69-69
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先来看这一句的字面意思,"无有远近幽深",指《易经》对君子"将以有为、将以有行"的求问,"无有"就是一点都没有的意思;"远近"一方面可指空间距离的远近,另一方面也可指时间上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孙彩芹 《世界知识》2011,(10):57-59
一架直升机在头顶盘旋,"罕见事件"正在睡意正浓的阿伯塔巴德发生。飞机的噪声很讨厌,"直升飞机快滚开——在我亮出我的巨大苍蝇拍之前"。英国媒体5月2日报道,一名巴基斯坦IT顾问日前在微博上直播了美国特种部队击毙拉登的过程,因而迅速出名。  相似文献   

8.
罗振新 《科技信息》2010,(30):I0303-I0303
技工学校学生管理的重点不是管而是理,"理"字当头,"管"自然也在其中。面对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一个有更大变数的群体,搞好技工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与众不同的挑战性,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乎自身实际的办法,是技工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在"两种社会形态"的对比中我们看到,"消费难题"产生的根源、它的性质、它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不再是真正难题,"社会异化"的力量不断地消失,"消费"发挥着它正面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0.
裴琼  郝成淼 《科技信息》2010,(12):I0157-I0158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解读《典型美国佬》,"美国梦"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它掩盖了美国社会中社会经济存在严重不公的事实,当失去了初始的道德约束,"美国梦"已逐渐发展成为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践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农民工的需求不断扩大,"民工荒"以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我国农民工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角度分析"民工荒"现状,"民工荒"主要为结构荒,并分析局部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朴素、平实是鲁迅小说艺术又一个富有特色的风格特征。该风格表现为:"小"处着眼,"广"域取材,"俗"中见雅。其特征为:民俗性和时代性。素朴之美渊源植根于生活,成长于对中外作家作品的借鉴,成熟于鲁迅精神的思考和锤炼。  相似文献   

13.
"处处"和"到处"是一组容易被混淆使用的统括性范围副词,从句法和语义表现上看,它们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处处"的义项更多,句法功能也更丰富,"到处"使用的频率远远高于"处处",是"处处"的三倍之多。这与两个词对语体的选择有关,"处处"多用于书面语体,"到处"则广泛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体,同时也与两个词在历时层面发生的演化和分工有关。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空间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始源域向其他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思维过程。壮英方位词"上/下"在范围、社会地位和价值取向,"前/后"在时间、社会关系和事物排序,"里/外"在亲疏关系和心理情感等喻化思维中体现了类同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X男/女”词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X男/女"这一新兴词族越来越流行。"X"在构成成分上较自由,可以是单音节语素、词,也可以是短语;从语义来看,"X"主要用来陈述各种不同情状的人,但要有凸显或相异性才能进入这一结构,"X男/女"主要有隐/转喻、直接特征、仿拟构词这几种理据;该结构有独特的语用色彩,即结构上的不平衡使其有突出、醒目的作用,语气上则...  相似文献   

16.
李叔阳 《科技信息》2009,(31):J0229-J023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工艺已广泛的用于许多结构物的基础,直接承受着来自上部的固定荷载和使用荷载。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正常使用,"会给工程带来严重质量隐患,"所以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VP+他+N(数)"是否歧义的关键就在"他"是否虚指。当动词为一价时,"VP+他+N(数)"中的"他"虚指,整个结构不产生歧义;当动词为非一价时,"VP+他+P(数)"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就比较高。这时"他"的虚实情况还与N(数)的数量大小有关系。数量比较小时"他"表实指,数量超过认知恰适量越多,"他"就越容易虚指。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宁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较弱,而"宁愿"和"宁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则较强,这是此三个词语主要的区别。此外,"宁愿"和"宁肯"在表达意愿性的口气方面也有强弱差别,"宁愿"强于"宁肯"。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新问题,"人肉搜索"的出现让我们在网络世界里又一次遭遇了考验,"人肉搜索"事件正在向法律发起挑战。超过法律底线的人肉搜索行为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通过法律途径切实维护公民的隐私权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认知的作用下,"V+于+NP"结构式经过人们重新分析,便有了"V"与"于"之间跨层次的组合。受韵律节奏影响,"V+于"容易走上复合化的道路。复合化后的"X于"具有词化等级的不同,"于"的虚化也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和差异。从历时角度看,"于"经历着"介词→依附于其前的动词→词内成分→类词缀→词缀"这一动态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