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秀芝 《海峡科学》2000,(1):24-24,2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度"概念在自动控制,精密加工以及航天、军事领域里日益重要.精度分析是保证系统质量和系统功能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精度分析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在系统设计的初期,根据预定的指标对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误差分配,以便以最经济简便的手段达到系统的精度要求.其次是在系统的调试、改进阶段,通过精度分析找出影响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作为系统进一步改进的理论依据.最后,依据组成系统的各部分能够达到的精度指标,从理论上确定所设计系统的精度是否能够满足预定要求,并给出系统精度的理论值.下面,我们结合飞机武器投放系统,说明系统精度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齿轮参数激光周扫检测系统精度分析问题,应用拓扑分析方法与多体运动学理论建立了齿轮测量数学模型,把误差分析问题转化为坐标系变换问题,解决了通过传统的误差传递方法难以探究高复杂度系统检测精度的难题;通过数值仿真分别分析了12个单项误差源对该系统检测精度的影响,综合误差计算表明:基于目前的转台制造精度和激光检测水平,该系统检测精度可达0.003mm。  相似文献   

3.
零部件测绘及精度分析综合实验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测绘、精度设计及辅助查询三大功能模块.文章分别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测绘、精度设计和分析的技术方案,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技术查询系统组成,并以圆柱齿轮减速器为实验模型,利用综合实验系统组织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改进多传感器电子秤的计量精度及稳定性的实现方案。根据称重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测量精度情况,对系统中所用传感器作受力分析。通过对影响称重系统精度的性能指标因素的研究,改进称重系统结构,增强系统稳定性。讨论并分析多传感器系统非线性造成的原因,根据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应用动态补偿电路对多传感器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以硬件手段实现系统的优化,使电子秤称重系统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模糊系统的逼近精度及扩大基函数的选择范围,定义了论域的正规二次多项式模糊划分.在标准模糊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以正规二次多项式为基函数的一类模糊系统;通过采用数值分析中的余项与辅助函数方法,对该类模糊系统进行了逼近误差精度的理论分析,给出了从SISO到MISO的一阶和准二阶误差逼近精度公式;指出该系统逼近精度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物料配比系统中提前量辨识精确与否直接影响物料配比系统的配料精度,因此,提高提前量辨识精度是改进物料配比系统配料精度的前提.在分析了利用渐消记忆法进行提前量辨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rubbs准则法进行提前量辨识,然后对这2种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rubbs准则法进行提前量辨识的均方差远小于渐消记忆法辨识的均方差,并且可以有效剔除偶然误差,进而实现精确称量及提高配料精度.  相似文献   

7.
王钰  马新华 《科技信息》2011,(12):236-237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单片机系统的功能也日趋完善,其中,对于系统数据精度的要求尤为重要;系统能否适应各种环境,对系统的抗干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数据精度和系统抗干扰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系统仿真实验可以用来测试武器系统的性能,为了使得仿真测试正确可靠,需要对仿真的精度进行检测,时间序列建模分析是可行的方法。本文针对飞行模拟器仿真系统进行仿真系统的精度检测,首先对飞行模拟器输入与实际飞行系统相同的控制参数,比较两系统的输出飞行参数值,得到误差序列,然后对误差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建模,来检测仿真系统的精度并进行稳定性检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判断仿真系统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激光跟踪三维坐标测量是一种新型的大范围坐标测量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系统首先要经过标定,确定系统参数,然后才可以进行测量.因此,系统参数自标定的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为了分析误差起因,提高标定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标定方法,用激光干涉仪双直线法来标定测量系统的基点坐标,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该标定方法可提高激光跟踪系统基点坐标的标定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在全系统精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动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损失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的结果,建立了系统非均匀性分析的定量模型,给出各单元精度损失的不均匀性和不合理性;同时,按照系统等寿命设计原则,提出了动态系统均匀损失理论模型,用于指导系统进行均匀设计,使得系统内的各组成部分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同时失效或损坏,发挥生产资料的最大效率.这显然具有显著科学价值和实际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宜昌市1986-2015年夏季(6~8月)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利用模糊评判法和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模型,分析宜昌市夏季气候舒适度情况。结果表明:宜昌市6月份很舒适指数最高,不舒适指数最低,平均较热天数为18 d,气候舒适性较好;7月份不舒适指数最高,平均较热天数为19 d,气候舒适性比6月份较差;8月份不舒适指数低于7月份,平均较热天数为21 d,较热天数最多,3个月份的气候舒适性略有差异。在总体上宜昌市夏季气候是较舒适的,而气候不舒适性主要是高温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06-2015年武汉市逐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Shannon熵、Renyi熵和Tsallis熵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武汉市气温的变化特征;利用边际熵分析了月时间尺度气温变化特征,季节年代分配熵和年份年代分配熵分析气温年代(10a)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武汉市近110a2月的月均温最稳定,变异性最小;5月的月均温最不稳定,变异性最大.(2)武汉市近110a夏季均温在8个年代稳定性最差,变异性最大;春季均温在3个年代稳定性最差,变异性最大,5个年代稳定性最好,变异性最小.(3)武汉市近110a的年均温变异性呈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30年,未来10a武汉市年均温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图形的自动识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识别图形的重要判据是两图的特征重合率.本文对图形的基本要素之一———直线的相似判别进行了研究,霍夫变换方法常应用于图形判别和图像识别,霍夫变换是将图形空间的点根据某些约束条件拟合成线段,点可以用通过该点的线段集合来描述.本文最后利用了聚类方法中的最小距离法进行了两个图形特征相似性的判别,通过最小距离法可以进行图形正确与否的判别.  相似文献   

14.
烟煤快速加氢热解,除获取轻质烃和甲烷等气,液产品外,还得到半焦,焦油和水,半焦中残留挥发分。在氢气氛中快速热解生成半焦中的挥发分低于氮气氛,残留挥发分的多少是衡量快速热解反应程度的标志。加氢热解后生成半焦的堆密度仅为原煤的1/3.5,活性半焦直接加氢反应生成甲烷是引起半焦密度减小的主要原因之一。轻质烃产率与焦油生成量有关,焦油加氢二次反应是轻质烃生成的主要途径。氢气氛中热解生成的水多于氮气氛,气相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油松蒸腾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对皇甫川流域主要乔木油松 ( Pinustabulaeformis) ,从蒸腾强度和土壤含水量两个方面 ,研究了其水分状况 .在研究中发现 :油松蒸腾日进程为双峰曲线 ,有蒸腾午休现象 ,水分状况较差时蒸腾日进程曲线到达波谷的时间比水分状况较好时大大提前 ;干旱条件下 ,蒸腾速率较低 ,一旦水分状况好转 ,仍可有较高的蒸腾速率 .以皇甫川流域目前种植状况 ,砒砂岩立地以 3× 1 m2密度种植油松为最佳选择 .  相似文献   

16.
沾化凹陷构造—热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镜质体反射率利用EASY%Ro动力学模型对济阳坳陷沾化凹陷进行热演化模拟,通过对沾化凹陷四个洼陷20口井的单井热史模拟分析了该区新生代的热演化状况.研究表明,沾化凹陷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其古地温是逐渐降低的,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地温梯度为3.8~4.8℃/100m,此后其地温梯度缓慢降低至现今的2.9~3.6℃/100m.并且其内部的各洼陷之间的热演化历史存在差异,在整个新生代演化历史中,埕北洼陷的平均古地温梯度最高,其次是孤南—孤东洼陷,桩西—五号桩地区最低,而渤南洼陷则介于它们之间.新生代以来,沾化凹陷岩浆活动(构造-热事件)十分强烈,且这种岩浆活动受基底断裂的控制.各洼陷热演化特征有一定的差异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构造部位并且受不同方向和不同发育时间的断裂控制而造成的,也即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三维光塑性方法,以聚碳酸酯为材料,模拟了具有流线型过渡型腔的扁挤压筒挤压整体铝壁板型材时的挤压变形,获得了三维塑性应变场。结果表明,挤压变形主要集中在流线型型腔内,扁挤压筒型腔内则为难变形区,两者的过渡处存在应变集中现象;变形区内未出现死区;挤压变形沿厚度方向基本成对称分布,有类似于拉拔(中间)、镦压(两侧)以及摩擦力影响(边缘)3个区域,且越到模口处对称性越好。模拟实验获得的应变场为扁挤压筒挤压的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某些特殊场合需要 ,研究了一种可隐蔽监视的CCD图像监视系统。在对图像监视系统的CCD摄像镜头研究中 ,设计出一种突破传统CCD摄像镜头的视场角局限、不需要旋转云台、结构短小轻便的小型针孔广角CCD摄像镜头 ,它更有利于隐蔽监控 ,还扩大了监视的视场范围。本系统还设计有微机图像处理自动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湄洲湾秀屿港是福建海岸重要的港口之一,港口发展需要了解湄洲湾海域的海流及悬沙分布变化特征.本研究对湄洲湾秀屿港进港航道3个站位进行周日连续水文、泥沙观测,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湄洲湾秀屿进港航道泥沙变化特征和运移特征.湄洲湾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流.由于受地形所制约,潮流为比较稳定的往复流.涨、落急时刻流速大,含沙量随之增大并形成于底层.由于湄洲湾无大径流输沙,周边海岸的侵蚀输沙影响也不大,海域悬沙量浓度主要取决于潮流掀沙.本调查区域悬沙的颗粒主要集中在0.004~0.063 mm,现场测定的海流流速与泥沙的启动流速相关,流速与泥沙的浓度基本是正相关关系.湄洲湾余流总趋势是表层向外,底层向内,在近湾顶的秀屿西北海区存在潮汐余流环流,断面净输沙量进大于出.  相似文献   

20.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经XRD对制得的粉体进行了表征.以溶胶-凝胶法制得的二氧化钛粉体,利用紫外光催化反应装置,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变化、催化剂投加量以及pH值、光催化时间对甲基红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初始浓度增加,甲基红的降解率降低;染料在强酸性环境中的降解好于碱性环境,酸性环境中更容易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去除率以及反应速率都大于碱性条件下的值.其中,当pH=3.0时,甲基红溶液在固定时间内的去除率最大;TiO2粉末投加量为0.7 g/L时,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脱色性能,经7 h光照,甲基红染料废水脱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