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张雨 《科技信息》2011,(24):I0308-I0308
本文通过剖析道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与道路景观设计、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指出道路平面、纵断面及平纵线形组合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从驾驶员的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了道路线形设计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并从多方面来阐述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了不合理的道路线形设计造成交通事故的过程并对道路线形设计中易忽视的细节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王苏林 《科技信息》2012,(3):271-271,244
从驾驶员心理角度,分析了道路交通中道路线形要素(直线、平曲线、竖曲线、横断面以及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了不良道路线形条件是如何诱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从驾驶员心理角度对道路线形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原公路线形对驾驶员肌电特性影响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高原公路线形对驾驶员肌电特性影响,寻求提高行车安全途径以及今后道路线形设计参考依据。通过在新疆帕米尔高原G314路段进行驾驶员行车试验,利用生物反馈仪提取受测驾驶员肌电信号,利用频域分析方法选取平均功率频率(MPF)作为测评指标,定量分析其在海拔与道路线形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颈部MPF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平曲线半径逐渐减小的路段上,驾驶员颈部MPF会减小,而纵坡度变化对MPF的影响并不显著;线形组合值增大会导致驾驶员颈部MPF减小;海拔与线形组合值共同影响下,驾驶员颈部MPF变化明显,海拔越高、线形组合值越大,驾驶员颈部MPF越小。  相似文献   

4.
王路  顾晶彪  黄伟 《科技信息》2010,(27):I0111-I0111,I0061
从道路平面、纵面以及平纵面组合几个方面对道路线形进行分析,研究影响道路行车安全的各种因素,并对影响行车安全的道路线形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提高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从视觉分析的角度出发,为保证行车安全,应尽可能让驾驶员清晰地看到由平面与纵断线形构成的道路线形.透视图的应用,可以发现视觉上的缺陷,修正不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道路因素与道路交通安全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的特点,从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与使用等方面分析了道路线形及其组合、道路路面、交通环境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关于现代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其锋 《科技信息》2010,(23):I0391-I0391,I0402
本文从道路特色设计、道路美学特色设计、道路线形设计、按照城市道路功能对其分类、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及道路设施设计这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进行道路设计评价以及分析道路环境影响驾驶员行为的机理,提出一个视觉车道模型,用于描述驾驶员眼中的道路特征信息. 视觉车道模型基于Catmull-Rom样条曲线建立,在CAD平台下自主开发了视觉车道模型软件,能自动进行设计道路视觉图像拟合;经大量实验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拟合任意形状的道路线形,并提取相关参数. 对视觉车道模型与道路三维几何信息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是进行道路设计一致性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交通安全的道路线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线形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围绕交通安全这一理念,研究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以及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与交通事故的关系,从而在道路线形设计中把握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0.
道路线形设计是从道路选线、定线开始,最终以平、纵、横面所组成的立体线形反映于驾驶员的视觉上。平、纵线形组合是指在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动力学要求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满足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连续、舒适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并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尽管平、纵线形设计均是按前述标准进行设计的,但若平、纵线组合不好,不仅有碍于其优点的发挥,而且会加剧两方面存在的缺点,造成行车上的危险,也就不可能获得最优的立体线形、平纵线形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1.
驾驶员心率和血压变动与山区公路曲线半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人、车、路的交通体系研究中,从医学和工学相结合的角度,以行车实验为依据,通过驾驶员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动规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道路线形构造同驾驶员心理压力和生理负担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定量的评价指标.以山区公路圆曲线线形构造要素的合理性和宜人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曲线半径与驾驶员心率血压变动的相关性,论证了最小曲线半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环境因素在道路线形设计中日益重要的情况,基于道路线形与景观配合设计的原则,提出了道路布线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相统一的思想.并进一步阐述了为达到二者和谐,在道路的平、纵线形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道路和地形与植被的融合以及道路绿化等方面应充分考虑的若干问题.通过工程实际运用分析和道路线形透视图分析等方法,阐明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驾驶视觉需求的山区公路平曲线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EMR-8B眼动仪,在平曲线半径连续变化的山区道路进行行车实验研究.以视点分布指数、水平视角变化均离系数、驾驶员注视强度等指标对不同平曲线条件下驾驶员的视觉需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小半径、小交角组合下路段行车时驾驶员接受到的道路信息量较大,驾驶员的视点及水平视角不能很好地适应线形组合变化,论证了小半径和小交角组合平面线形时平曲线半径应大于125m,道路中心转角应大于120°.  相似文献   

14.
道路线形是由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的空间立体线形形状,也就是道路中心线的空间描绘.线形设计不好,轻者乘客会感到不舒服.严重则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究其原因,道路设计规范只对某些技术指标,如: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纵坡坡度、坡长等分别做了规定,而对这些指标之间的组合以及特殊性考虑甚少,如果设计人员不从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上考虑,那么,设计出的道路就不会是一条好的道路.因为线形好的道路,应该首先保证车辆安全、迅速、舒适的行驶.本文对城市道路线形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作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曼 《江西科学》2010,28(2):243-244
提出道路交通复杂度分级的思路,对道路线形进行复杂度分级研究,并通过第二任务法测试驾驶员工作负荷的方式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为了研究改扩建道路线形和行车速度差对驾驶员心率变化的影响,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在改扩建道路中,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行车速度差成正相关性,当行车速度差达到28 km·h~(-1)时,驾驶员处于紧张状态;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道路弯坡比成负相关性,弯坡比小于50 m·%~(-1)时,驾驶员处于紧张状态.在施工路段中增加限速标志和减速设施,适当增大路段的曲线半径,可有效提高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矿区道路线形差异较大,运输矿产的车辆多,因此,不合理的矿区道路线经常引发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车辆的行驶过程是驾驶人通过对道路线形的观察、判断、预测、综合处理所获信息后对车辆做出适度操作,并根据车辆响应实时修正的闭环过程。在乘用车动力学分析及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借助CarSim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不同的矿区道路线形几何参数对矿山运输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获得道路线形几何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研究成果将为道路几何线形设计参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改善矿区交通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边线设计是多数公路设计者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为此分析道路边线线形变化规律,结合道路边线与中线的关系,探讨了公路弯道边线线形参数计算和边线线形设计的问题,推导出边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以往草原公路曲线段诱导标志设置时忽略驾驶员心生理状态问题,探讨在草原公路特殊线形条件下曲线段诱导标志个数对驾驶员脑电信号的影响,针对四段草原公路曲线指示标志,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集驾驶员的脑电信号,基于脑电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具体研究了驾驶员β波、(θ+α)/β指标与曲线指示标志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设诱导标志的曲线路段对驾驶员的初始影响程度不大,使得驾驶员在曲线段潜在驾驶危险程度增加;曲线段设置诱导标志与不设诱导标志对驾驶员β波、(θ+α)/β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随着诱导标志个数的增加,驾驶员获取的道路信息越充分,对驾驶员的心生理状态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20.
根据某一级公路设计阶段平、纵面线形的设计资料,在计算运行速度中考虑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000)中自由流速度的影响因素,对计算的运行速度进行折减,使得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运行速度值.该文运用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及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对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有效地发现设计中道路线形存在的问题,并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设计阶段中消除,从而完善了道路设计,提高了设计道路的安全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