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装备经济信息交换价值最终将以货币媒介体现的事实,从纯经济学角度探讨装备经济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研究了基于装备经济信息商品特性的定价机制,从分析信息商品与物质商品的区分入手,应用定价公式对装备经济信息按信息商品的定价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均衡价格论和马克思供求论的比较研究,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建立新的供求论。这对我国价格体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的供求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同时,它又构成了劳动价值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讨论供求关系时,马克思总是以劳动创造价值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来探讨供求关系对商品的交换价值,从而对价格发生影响;在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中,供求论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供求理论,就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衡量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的研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他认为生产中消耗的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说商品的价值由所购得或支配的劳动决定,即他的劳动价值论具有二重性,他也在不断地思考、探索,但由于他阶级立场的限制,最终未能从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中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科技成果这种技术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及交换价值,并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各种可能途径。提出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正确方式。  相似文献   

5.
交换价值能否由使用价值来决定,价值是实体性范畴还是关系性范畴,劳动价值论是价值的一元论还是多元论,这三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文章从哲学方法论的维度提出了解读劳动价值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怎样确定价值规律的内容? 目前,国内发行的大多数政治经济学教材都把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述为这样两方面: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二是商品按照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这个结论的得出,依据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分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理论界通称的“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忽略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的社会需要一个部门生产某一种类商品总量应使用的必要劳动时间,即理论界通称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是不完全、或者说是不确切的。分析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是以单个商品为对象,在总供需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而现实生活中总供需平衡的现象并不常见。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考察资本  相似文献   

7.
市场价值范畴,是马克思价值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一个逻辑过程,而且也代表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记述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具体过程时,曾用大量篇幅论证了市场价值的形成。我认为这并不仅仅是在重申《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已经论述过的价值范畴,而是在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下,论述了商品经济发展和价值发展的一个新的过程和阶段。因此,市场价值是一个由价值范畴发展而来的,有别于价值的独立范畴。在我们的理论研究中,应给它以应有的地位。特别是在当前我们贯彻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实践中,正确认识市场价值范畴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为人所忽略,而其交换价值却越来越为人所赞赏和崇拜,商品具有了拜物教的性质;当文化被资本入侵成为一种商品,处于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并受价值规律支配,文化也就同样具有了拜物教性质,这种文化消费的并不是文化的审美价值,而是文化的交换价值;文化生产成为了资本家资本积累和追求增殖的工具,资本家利用这一工具实现了对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统治,由此,文化最终成为了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这种商品与一般的商品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真实价值只有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即劳动中才能体现出来。高校的教育过分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市场的需要,不能够伴随着市场需要的改变而做出调整,这样势必造成高校劳动力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价值和商品的观点分析高校劳动力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价值构成公式为基础,将函数分析法与价值理论相结合,通过数学推导证明马克思在《资本论》相关章节中关于劳动生产率、产出、要素投入以及生活水平等因素变化时,价值总量、单位产出价值量和劳动力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变动情况的论述的科学性,并进行了拓展,进一步分析了要素投入变化和生活水平变化时价值量的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甘肃科技纵横》2001,30(6):30-32
一、专利制度与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1.专利制度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它除具有商品经济特有的价值和交换价值特征外,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市场体系的形成,在更大的范围内交换商品.这种交换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2.
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我们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经济危机的直观现象是商品卖不出去,对这个简单的现象,马克思从商品交换、两大生产部类间的交换、平均利润率下降等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的理论阐释遵循着一个内在的逻辑线索,即从抽象的商品内在矛盾到经济危机的现实爆发。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当下的美国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政治经济学中"劳动资料"的概念用语和"生产资料"雷同,应改为"劳动设施"."货币"应定义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或一般等价物代表(即价值符号)的特殊商品"."剩余价值"则应定义为"由雇佣劳动者创造并实现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并由地主等参与瓜分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此外,"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应称为"个人独资企业"、"私人合伙企业"和"私有股份公司";"个体、私营经济"则应称为"私有经济"或"非公有经济".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的贫困》批判蒲鲁东关于分工与机器关系的错误观点开始,马克思注意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使用"比"机器本身"更为重要。到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将机器视为"固定资本",从资本的流通过程揭示出机器使用与资本增殖的内在一致性。进而,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从资本的生产过程回答了机器生产促进资本增殖的机制和控制工人劳动的实质,对前两个阶段遗留下的问题做出了合理解答。  相似文献   

15.
"价值"与"财富"两个范畴的关系梳理,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中必须涉及的重要论题。事实上,价值(交换价值)是市场经济生产方式中财富的社会形式。价值是以交换这种社会关系为中介,把劳动作为独立的社会范畴抽象出来的财富形式,它具有辩证性的历史规定。马克思讲"劳动创造价值"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是指以劳动中介和由此形成的财富的社会形式的生产和来源,而不等于总体上指称财富的来源以及其他财富形式的来源。只有坚持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才能把握市场经济生产中"价值"与财富的基本关系和规律,并透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编的《剩余价值率》一章谈到了“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他以20磅棉纱产品为例,描述了商品的价值构成:“可见,这20磅棉纱的总价值是依下列方式构成的:30先令棉纱价值=24先令(C) 3先令(V) 3先令(M)”.其中“一个量只代表生产资料中包含的劳动,或不变资本部分.另一个量只代表生产过程中加进的必要劳动,或可变资本部分.最后一个量的产品只代表同一过程中加进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构成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一科学理论深刻揭示了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统一体的商品生产的一般特征,成为他的“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石.然而,任何理论都只能是一定时代的“镜子”,都只能对客观世界作出近似的不完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理论是《资本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费了马克思毕生的心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及针对资本主义在全球蔓延过程中日益产生的金融危机进行了深人研究和系统分析,逐渐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对当今经济发展极具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中所分析的金融危机产生及形成原理与现实条件,提出如何维护金融安全,规避和防范金融危机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对策,对我国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存在是劳动价值论全部观点建立的现实前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样运用于对商品经济运行或市场经济体制规定性的研究。在建构社会和谐的视角下,必须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认识,辩证地分析和解决现阶段不和谐现象。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无论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是有关学术论文、专著),对商品使用价值重视不够。它们往往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不是商品学为理由,把对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排斥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事实上,仔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有关内容,就会发现,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剩余价值等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关系时,从来没有离开过对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尤其是在商品价值形成中使用价值起着特别重要的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关于商品货币理论、价值规律理论、资源配置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宏观调控理论作了系统的说明与论证,从而证实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