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汉字的特点等方面 ,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 :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本文指出 ,通过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况 ,揭示了汉字的优越性 ,从而确立了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汉字的组成原理入手,通过对不同汉字的组成结构的探究,分析了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材质,窥见了不同时期传统服饰的款式特色,再现了传统服饰色彩搭配的内涵和对服饰配件的重视,指出了汉字文化与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各自独立的两大文化体系,但由于文化的互渗性,及传统对文化的统摄作用,汉字与传统服饰之间产生了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难以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语境下,汉字形体结构复杂、同音字多、汉字数量比较多等特点使得汉字教学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瓶颈:同时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当下汉字的科学化研究能对推动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外汉语字教学的文化观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坤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5):103-104,107
本文阐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及现代文化的相互影响,指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应从字形分析入手,以汉字"义"的学习带动形、音的学习,从而使留学生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习得汉字.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中华民族不可抛弃的文化瑰宝,它具有无穷的魅力与研究价值。汉字构型中的传统哲学意蕴:太极阴阳观,气的奥义及"天人合一",揭示汉字背后隐含的意义,体现了汉字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汉文化传承的纽带,汉字形体是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投影。研究汉文化必定离不开汉字。本文主要分析了汉字与汉文化的密切关系,首先从古汉字的构形上了解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其次以汉字为本体探究出汉字所衍生出的文化现象。通过汉字可了解到汉民族丰富的汉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7.
汉字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但没有被另一种文字体系所替换,反而表现出一定的生命力,数千年来在传承中国文化和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汉字较其他文字的特点、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关系以及汉字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四个方面来探讨汉字传承至今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成语大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火爆荧屏,让我们有机会去触摸经典,去感受汉字之美、汉语之美和中国文化之美,去汲取中华文化的营养。传统文化、传统知识历来是滋养、生发人类各项活动的不竭之源,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亦是如此。传统知识是从长期的经验发展而来,并且适应了当地文化和环境的知识、创新与实践,属于集体所有,多半通过各种形式代代传承。这些传承形式包括文字记载、故事、歌曲、传说、谚语、文化价值观、信仰、仪式、习惯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传统文化与城市的重构、整合相互关系的历史研究,从中发掘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指出传统文化格局的变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落后文化吸纳先进文化,促进城市形态的变更。在城市的重构、整合方面,旨在为现代的城市设计提供可鉴之路。  相似文献   

10.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本文从汉字的语音、结构、意义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汉字中蕴藏的平衡、和谐的特征,从而反映出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以和为贵的精神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文学人类学的核心问题是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的复杂关系。本文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兼顾无文字时代的文化大传统与有文字时代的小传统,从文化表述的讨论,引入文化编码的讨论,以鹗女神和蛙女神崇拜的图像叙事为例,将史前期的文物和图像视为一级编码,汉字为二级编码,汉字书写的早期经典为三级编码,此后的相关主题写作,直到莫言的《蛙》,统称N级编码。提示N级编码理论对于打通古今中外文学研究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如何通过新发现的大传统知识,重解小传统的文本。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骅 《科技资讯》2010,(16):251-252
近年来,有很多标志设计作品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笔者综合梳理将传统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总结归纳为:汉字书法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提炼与衍生;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蕴体现。  相似文献   

13.
张静 《科技信息》2012,(33):185+212-185,212
本文通过研究日文汉字的历史由来,及对日本社会文化诸领域的影响,从字形、字种、字音等方面对中日汉字的对比分析,对照其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中日汉字的特点和概况。得以指出日文汉字在中文汉字的基础上的演变与发展,从而认清汉字的发展方向及学习汉字的策略,借鉴两国汉字的优点,相互发展汉字及其所具有的文化。认清汉字在中日两国的历史作用、现实意义及汉字在日后发展的前景。除此之外,汉字虽在两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完善,但仍存在不足,所以汉字今后的发展将需要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汉字在中历史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 ;记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二、汉字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大的团结作用 :它是维系汉民族文化统一的纽带 ,它沟通古今不同时期 ,团结南北不同地方 ,起了政治统一的桥梁作用。三、汉字能不断适应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时代,汉字书写危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有必要在高校中进行"汉字二次教学"。根据影响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因素,结合裘锡圭"三书说"理论,对形声字、表意字、假借字进行不同模式的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增强传统文化修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陈永林 《江西科学》2012,30(6):834-837
阐述了文化认同与重构的概念,以赣南客家聚落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文化认同的缺失及其根源,探讨了文化景观的地方性重构。  相似文献   

17.
杨小兹 《科技信息》2009,(31):260-261
汉字本身就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在书写上讲究结构布局和章法,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艺术,并且还代表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资源宝藏,利用汉字的特点和产品的优点进行广告创意,能给广告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市场的催生,地方乡土传统文化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之中,乡土传统文化面临重构使命.旅游开发对乡土文化产业的推动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文化多样性是乡土文化旅游的生命之基.对乡土传统文化集体自豪感和集体羞耻感的文化自觉将决定乡土传统文化的重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应该在保持乡土传统文化原生化自豪的基础上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植入式在线课程《汉字与中国文化》的教学效果,采取的新举措有:梳理在线视频课程教学内容,理清阐释汉字文化的思路:形—构—用,讲清阐释汉字文化的方法,纠正在线课程中的错误,扩充在线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汉字文化的应用实例,重视课外活动:参观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大学校标作为高校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简称VI)的重要元素,是一种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作,这种创作可以承载大学的文化精神并透射大学的文化内涵。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汉字文化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渗透在大学校标文化中,这种渗透在我国现当代的大学校标与民族汉字的有机结合中仍旧以具有时代性的姿态着。以汉字为母体,结合装饰字、书法字和变形艺术字的表现形式可以设计出富有特色的大学校标,能够使大学校标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