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族小说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所叙故事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其情节母题包括"家族与性"两个方面,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意蕴包括本事意蕴与深层意蕴两个方面.家族小说文化特征主要是"怀旧"的精神文化特征,其审美特征主要是挽歌特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它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有的甚至是多卷本长篇小说.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家族小说的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历史、性"三个方面.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家族小说往往蕴涵了伦理文化、制度文化、风俗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绝秦书》用家族小说的框架来叙写1929年(民国十八年)发生在陕西的一场旱灾,与《温故一九四二》等其他写灾难的作品相比,《绝秦书》以家族小说模式叙写了灾难中人性的善良与崇高,这是它的特色,也是它的成功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徐元绍 《科技信息》2007,(23):248-248
一般言之,"父亲"在家族小说中是权威和传统的象征。然而在20世纪的家族小说中,"父亲"形象则经历了一个由"被告"、"败者"到"对话者"的嬗变过程。这一嬗变过程与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亦具有其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5.
墨白以颍河镇为背景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失语者"的形象,他们在物质与文化上的弱势地位是其"失语"的根源.物质的"失语"与文化的"失语"形成了共生与互动的内在机制.对"失语者"的塑造使墨白的小说具有锐利的批判精神,也使小说主体意识具有愤怒、压抑、无奈、反抗、逃离的复杂色彩.  相似文献   

6.
朱文带着强烈的反叛欲望走上文坛.朱文以"性"作为其小说叙事的出发点与轴心,旨在对性禁忌进行尖锐的挑战、对我们现行伦理道德进行挑战.作为"断裂"者,朱文寻求自由的愿望是强烈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其无力逃出现实文化挤压的心灵实质.朱文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在城市或城市之间四处游走的边缘人形象.  相似文献   

7.
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女性群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大部分以"国际题材"为创作主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叙述技巧上大胆突破常规,开拓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领域.亨利·詹姆斯小说代表作品中的女性群像按文化地域分,可以分为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欧化了的美国女性形象;按人物特性分类,可分为天真无知型女性、高雅型女性、表里不一型女性等.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小城镇叙事小说创作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的小城镇叙事小说创作基础上拓展与延伸。其拓展与延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描写内容的更新,包括"新增"叙事内容和"拓展"原有叙事内容。二是风格的拓展:丰富、延展了超逸风格,张扬、开拓了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蛮性"与"野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10.
家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不可避免的担负着很多社会功能,它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主要社会单位,同时,家族又具有其特定的行为规范,关系网络及其生活方式,表现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及功能。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家族也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张石山的家族文化小说就突出表现了青石沟这个大家族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内部结构 ,而且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打破了美与丑 ,文学与非文学 ,能指和所指的界限。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清晰可辨 ,而是既异中有同 ,也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2.
论新历史主义小说对传统历史小说的反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观的演变、人物在历史坐标中的变化、叙事角度的转变等方面结合具体的作品对新历史主义小说进行了论述。中国传统历史小说承载了太多的政治目的,成为国家机器服务的工具。而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出现是对传统历史小说的一种反动。它不过是从世俗角度虚构、叙事、言说历史,它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无意义,它恢复了小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在肯定新时期小说创作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直指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创作源泉的迷离、创作理念的迷乱、小说功能的迷蒙、作家人格定位的迷糊四个方面,阐述了转型时期出现的小说创作“综合症”。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Chitosan with two long side chains of N-alkyl group is an important amphiphilic material, which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amphiphilic N, N-dilauryl chitosan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The π-A isotherms of the products were measured in order to find some fundamental data for making self-assembled vesicles out of this kind of material. The LB film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N, N-dilauryl …  相似文献   

15.
“复调”原是音乐学术语,20世纪早期由巴赫金引入文艺理论领域,此后经由米兰·昆德拉的拓展与实践,发展出“现代复调理论”。相较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现代复调理论影响下的小说创作使复调更加形式化,而正是这种趋于形式化,流于文本层面的复调在昆德拉作品中更具有深层次的反讽意味。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颖的波纹薄壁圆形结构,采用数值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波纹截面形状对薄壁结构耐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外截面形状的波纹,波纹内截面形状的变化使吸能相差10%;外截面是矩形的不同内截面波纹结构的吸能性要高于外截面是圆形的不同内截面波纹结构,其中,外截面为矩形,而内截面为圆形的波纹结构具有最优的吸能性,比外截面为圆形,内截面为矩形的波纹结构的吸能性提高34.5%;波长对薄壁结构的耐撞性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波长为7.8 mm的波纹管具有较好的耐撞性;与无波纹结构的圆管相比,外截面为矩形,内截面为圆形的波纹薄壁管在不影响吸能的情况下,可以使峰值力降低50.8%.  相似文献   

17.
试论"乡土小说"向"农村小说"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期的“乡土小说”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小说”是有很大区别的。从经济形态之别和基本主题与题材转换,社会关系之别和基本场景与情节转换,价值体系之别和主要人物与主导风格转换这三方面论述“乡土小说”向“农村小说”转换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1921年《小说月报》以全新的内容和形式向旧文学宣战,它像一道巨大的分水岭将文学的"新"与"旧"截然分开。但是在中外文化碰撞交汇下,新文学创作者不能立刻摒弃旧有的文学观念,并因概念不清而对小说文体产生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