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玲  刘芳  侯亚萍 《甘肃科技》2012,(22):155-156
探讨了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和血压变化的影响。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社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行为和血糖变化。经社区护理干预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率、遵医嘱率、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率等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同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降低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选取某社区服务中心管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38例,对其进行随机编号,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行为形成率及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及压力管理等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D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提升社区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水平.方法在吉林市丰满区的11个社区内随机选取14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控制高血压知识讲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及血压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认知得分和健康相关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有效控制血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纪如芳  费月曙  朱小兰 《科技信息》2013,(25):465-465,486
目的:观察细节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南通学田社区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29名)和细节管理组(56名)。细节管理组:设立社区健康管理专员专岗,增进社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并为社区医生定期收集血压等相关信息并反馈;开发和应用社区管理信息平台和患者管理工具。日常管理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比较6个月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间干预前后的血压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细节干预是进行老年高血压患者二级预防的有效社区干预模式,有利于整个人群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观察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将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社区医疗机构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n=63例)与护理组(n=6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在此基础上的家庭访视护理。比较两组遵医用药行为、自我效能、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护理后,护理组遵医率92.06%较对照组的68.25%高(P0.05);两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健康调查简表(SF-36)与护理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护理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护理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护理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访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遵医用药行为,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显著提升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钱文彬  徐浩瑞 《科技资讯》2014,(36):201-20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态度及应对措施,检验运动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为以后的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干预和其他慢性病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长宁区社区50~7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运动干预,并严格的随访6个月,并记录这些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其他身体的情况的指标。结果干预组经过了6个月的运动干预,血压控制率有明显的下降,收缩压平均值明显下降,舒张压平均值明显下降。血压控制率、以及血压较运动干预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自身健康状况明显提高,对高血压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应对措施更加得当。结论科学的、有计划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在降低血压、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在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对高血压的应对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在开展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的时候,必须有专业指导队伍、完善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来全面提高运动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1年内收治的6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4.12%,对照组为73.5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并且良好的控制患者高血压,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洪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水平变化,以及其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抗洪救灾期间收治灾区单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8例,对其常规行生化指标检测并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对照组;比较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观察血压变异性(晨峰现象(MBPS)、血压变异(BPV))及血管僵硬度(脉压指数(PPI)、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中心动脉压(CAP)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变化情况.结果:2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洪灾及重建过程中均出现血压波动明显.结论:洪灾及灾后重建易在老年人群血压水平处于应激状态.应在常规内科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联合心理干预、疏导措施,能有效提高临床控制血压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参与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健康档案系统中的120个新发高血压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针灸、耳穴法、中医辨证食疗的中医护理技术,两组患者干预1年后,利用SPSS20.0软件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中医护理技术参与的干预模式在总有效率和降低血压方面,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对甘肃省平凉市中医骨伤医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情况及生活健康水平。所有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水平(P0.05),且患者生活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可对患者高血压治疗起到显著作用,可在控制患者血压同时改善患者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了信息化干预对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门诊治疗的1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干预,干预期6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情况。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41.87±9.78)mmHg、(85.77±4.43)mmHg,较对照组的(145.09±10.98)、(88.19±4.29)mmH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信息化干预能够提高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个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个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治疗依从性。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97.83%,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个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艳  王刚琴  张蕾 《甘肃科技纵横》2015,44(1):107-108,49
目的:探讨近年来延续性中医护理对轻中度出院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中医护理的广泛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70例兰州市安宁区长风医院(以下简称该院)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高血压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血压控制有效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中医护理在出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其特定的效果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补钙+止疼+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如心理疏导、生活方式指导、健康教育和防跌倒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股骨不同位置骨密度变化和随访一年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a=0.05.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股骨粗隆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其他部位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骨折1次与2次统计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股骨的骨密度、降低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的影响。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临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出院前常规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饮食行为及血糖指标。观察组患者饮食行为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BG、2h PBG、Hb 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合理水平,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评价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患者的影响。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中医院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患者80例,并将这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实验组采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观察、分析和比较两组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患者护理后的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实验组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患者经过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的护理后,刀口感染例数、肺部感染例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且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适合在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肖存霞 《甘肃科技》2022,(10):100-102
探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将在本院治疗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5例。其中常规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实验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动态血压控制水平、血压变异性及血压达标率。2组治疗6周、治疗12周24 h DBP、24 h SBP、d DBP、nSBP、n DBP、dSBP、24 h SBPV、24 h DBPV水平较治疗前依次降低(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6周、12周24h DBP、24 h SBP、d DBP、nSBP、n DBP、dSBP、24 h SBPV、24 h DBPV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血压达标率87.27%与常规组78.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更好降低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但是不影响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接受系统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遵医行为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的血糖生化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住院率。结果试验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且血糖控制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对控制病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对62例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病情、病程、血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以及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职业等情况进行初期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入院、出院记录对比,判断干预效果.结果 93%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服药等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90%高血压患者出院时血压达标.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值降低明显,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较强,值得在广大高原医疗卫生部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8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社区纳入健康管理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研究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为(4.8±0.3)mmol/L,餐后2h血糖为(7.5±1.1)mmol/L,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低(P0.05)。两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为(38.6±4.9)分,SDS评分为(36.8±5.2)分,与对照组的(48.2±6.1)分和(47.9±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24%和7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血压和血糖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