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选录了东周至南朝梁约800年间130余位作家的诗文700余篇,分为37类。其中包括很多梁代以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对于梁以前的文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历代多家为之作注,在所有注本中以李善注影响最大、流传极广。千百年来,《文选》和李善注相互依存,注以文传,文以注显。《文选》李善注共六十卷,注释中大量使用"同""通"等术语,诸如"音义通"、"音义同"、"古字通"、"古字同"、"某某同"、"某某通"、"古今字通"、"古今字同"等详释汉字的形音义。我们通过梳理《文选》李善注中"同""通"术语,并对这些术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辨析与总结,进而揭示李善释《文选》时使用这些术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桂东南的大容山与容江是壮族命名的地名。本文以词义溯源方法,从地名起源、词语构成、含义、演变及分布情况等方面,揭示了"容"字的族属与音义,纠正了志书记载的错误。同时,指出了地名研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在研究桂东南历史文化时,地名研究不该缺位。  相似文献   

3.
声训方法的产生表明古人已经认识到音义之间的联系 ,“右文说”已经从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共时的孤立研究发展为纵向的研究 ,同源词的研究把对词的音义关系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词的音和义之间具有源和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华权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4):59-60,72
《一切经音义》高丽藏本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版本,但因版本流传情况错综复杂,其间诸多关系尚待理清。文章通过对诸版本避讳字及用字情况的比勘,提出《玄应音义》高丽刻本恐为宋本,《慧琳音义》高丽刻本恐为唐本等观点,对高丽藏本版本研究提供文字上的佐证,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玄应《一切经音义》是现存最早集释众经的佛经意义,存唐时佛经传本的原貌,为此拟就佛经音义的校勘以及吴越学者王国维、邵瑞彭、周祖谟和蒋礼鸿先生所校玄应《一切经音义》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汉字的形音义联系着手,利用数字化技术处理汉字结构及声律问题.从具有鲜明韵律特征的中国古典诗词韵部出发,选取平水韵中的平仄两种调类作为古音分类的参考依据,包括平声字共4719字,仄声字共6857字.利用像素重叠技术,叠加平水韵中所有的平、仄字至九宫格中,统计分析其字形差异,再通过形态分割提取对应构件进行语义分析.结合《说文解字》释义,本文发现,平声字与仄声字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部分显著差异,这是因为平声字更多地使用与动物义相关的构件.本文在数字化视域下,首次对汉字形音义相关性进行了宏观特征初探,为未来的汉字数字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释"唯(惟)"     
对形如"唯君图之"之中的"唯",各种古汉语字词典及教材对其词性元有定论,本文通过对《史记》进行穷尽性分析,认为此种"唯"乃动词,义为希望.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语言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音义关系的论述进行系统梳理,指出其任意性理论存在着就语言谈语言和割裂语言发展的历时性等不足之处,并从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环境的关系角度阐述语言符号音义关系的可释性。  相似文献   

9.
<一切经音义>解释佛经音义,所注反切和梵汉对音多依据当时实际读音,大致反映了汉至唐多层面的纷繁复杂的音义关系,为探明汉语语音古今演变轨迹或多或少提供了珍贵的线索,在音韵学和汉语史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孟子集注》注音的探源与分析发现,善格物致知的理学大师朱熹对前人的注音成果并非全盘照搬,在以《孟子音义》为蓝本的基础上,广采众说,对于《群经音辨》《孟子张氏音义》《孟子丁氏手音》《说文解字》《孟子陆氏注》等书的音读是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1.
<孟子音义>是宋代孙奭撰写的一部音义体专著,全书共有词条1199务,是孙奭在唐陆善经、丁公著、张镒三家注的基础上兼加已注而成,其音释方式主要有直音、如字、反切三种,其中反切有585条.分析其反切类目,对于理解音注的实际内容,对于分析音注的音系特点,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说"箐"     
“箐”字在现代各大型辞典中的注音、释义都不尽一致,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从辞典编纂的角度来探讨“箐”字的音义处理。并对“箐”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用法(用作地名、人名)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眼缘"最初义为"眼睛周边部位","缘"为"物之边缘"。近年来,"眼缘"频繁出现于各种相亲节目和媒体中,流行使用的词义则更多的是一种通过眼睛所看从而获得的一种感知,"缘"字的词素义由"物之边缘"转移到"机缘,缘分"。随着"眼缘"的流行,其使用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
刘璐 《甘肃科技》2005,21(10):226-228
日语中有许多汉字,但是只汉字的读音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下”字后接送假名的时候有以下不同的读法,其意义也有差别;另外,“下”字在熟语中的不同读法与意义,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逐一消化,逐一记忆,逐一攻克.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广南县是句町古国的中心地区。"句町"二字究竟如何读,自古以来众说纷纭。现一般人把"句町"误读为Gōu dīnɡ。从史料记载来看,"句町"应读作Qútǐnɡ。  相似文献   

16.
从《慧琳音义》的材料来看,尤韵与幽韵已经相混成一韵,形成重纽韵。但只有在牙喉音中有重纽两类的对立,而唇音中只有原来的幽韵字,为重纽B类,原尤韵唇音字按声母的语音条件已分化为侯韵与虞韵。由于韵图没有按照实际的语音情况将尤韵唇音字列到侯韵和虞韵中去,而是仍列在尤韵三等,为了节约一个图,幽韵唇音字虽为重纽B类,但在韵图中也被列在四等。  相似文献   

17.
《慧琳音义》是一部佛经音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又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辞书巨著。它对于今日的辞书编纂也很有裨益。本文以《汉语大字典》作为参照系,以丰富的例证从注音、释义、书证三个方面探讨《慧琳音义》对于汉语大型字书编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孟子音义》是宋代孙夷撰写的一部音义体专著,全书共有词条1199条,是孙夷在唐陆善经、丁公著、张镒三家注的基础上兼加已注而成,其音释方式主要有直音、如字、反切三种,其中直音有631条,分析其类目,对于理解音注的实际内容,对于分析音注的善絮特点,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原始语根假说是马秉义教授近30年来英汉对比研究工作的最重要成果。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理据性的,而非任意性的。原始语根是从最原始的拟声词中挑选出来的,应是一切语言的语根。对全世界的语言音义研究工作来说,原始语根假说都是具有启示作用的。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的音义象似性现象,可以用原始语根假说理论为指导进行对比联想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孟子音义》是宋代孙夷撰写的一部音义体专著,全书共有词条1199条,是孙爽在唐陆善经、丁公著、张镒三家注的基础上兼加己注而成,其音释方式主要有直音、如字、反切三种,其中直音有631条,涉及音变构词的有275条,分析其类目,对于理解音注的实际内容,对于分析音注的音系特点,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